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近代中日两国对待西学的不同态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九世纪中叶的亚洲,西方侵略者的炮火先后打开了中国和日本关闭的大门。炮声同时也震醒了中日两国的有志之士——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侵略者的强盗行径,而且还有一个先进强大的西方。为了反抗侵略,为了国家民族的生存兴盛,两国的有志之士开始了探索和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与此同时,中日两国在十九世纪下半期也开始了近代化的种种尝试。然而,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运动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结果。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近代中日两国对待西学的不同态度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日本佛教的本土化历程及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作为日本的外来宗教之一,于公元6世纪中叶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在经过几个世纪的消化吸收、改革创新之后,日本佛教终于在镰仓时代成功地完成了本土化的历程,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佛教--镰仓新佛教.  相似文献   

3.
董福祥评议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董福祥(1839—1908年)就是被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流推上了历史舞台,由农民起义首领跻身清廷名将之列,煊赫一时,声震中外。他的一生经历说明,他是这一畸形社会的产物,是清政府武员大吏的又一类典型的代表。剖析董福祥一生的功过是非,将有助于对晚清统治集团内部决策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扩大,它们对于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为外国侵略者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在中国开办了一些船舶修理厂、各种加工工厂和其他小规模的轻工业工厂。这些企业所需燃料,多半都由远洋运来,这当然不能适应侵略者的掠夺要求。同时,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扩大和加深,它们来往中国的商船和军舰日益增多。而“西国轮舶,往来中土,其费不资,一旦设有不给,轮船即不可行,贻误非轻。若中国有煤,则彼取资甚便。”因此,很早以来,它们就虎视眈眈  相似文献   

5.
前近代的日本的社会实态,与中世纪欧洲相似,与欧洲的封建制度的特征相似,日本的幕藩制是东洋版的封建制度。这是19世纪中叶以降旅日欧洲人、欧洲学者以及旅欧日本人的共同发现。  相似文献   

6.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华工的大量出国和被掠贩出口,在华侨史中构成了血泪斑斑的一页。当时的一首客家山歌反映了这种情况:“无食无着甚艰难,想来想去就过番。赤水黄沙家门远,去就容易转就难。” 把中国人象猪仔一样拐卖到国外去,在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发生了。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在给  相似文献   

7.
古代日本曾学习和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近代以来,它又吸收西方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得以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行列。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它并非“全盘西化”,而大体能够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予以吸收,而且仍注意继续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使两者协调、融合、并行不悖。一回顾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的德川时代(亦称江户时代,1603——1867),日本虽然长期推行“锁国”政策,但仍以长崎为窗口,同中国、荷兰开展贸易活动,使外来文化不断传入。具体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①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势力如葡萄牙、西  相似文献   

8.
在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笔下,曾经把十九世纪欧洲的某几个“大人物”比作中国的“孔夫子”。德国的阿尔诺德·卢格就是其中之一。卢格生于一八○二年,死于一八八○年,早年是一个青年黑格尔分子,资产阶级的激进派。十九世纪中叶,正当欧洲无产者向着资产阶级勇猛冲杀的时候,卢格追随机会主义者马志尼,于一八五○年六月,在伦敦纠集一小撮人,拼凑了一个“欧洲民主主义者中央委员会”,爬上了该组织五巨头之一的宝座,頑固地维护罪  相似文献   

9.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是今年5月举行的两广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35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外学者就这一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的大门被打开,资本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渗透,中国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一社会条件决定了近代中国人不可避免地要跟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发生关系。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革命也不例外。有些到会学者指出,“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在整个中国近代的中外关系史当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对于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来说,则是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在十分接近的时刻相继开启了各自的近代史历程。在此之前,中国古代哲学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系统中独自创造发展起来的,除了汉唐以降因印度佛教的传播与刺激,没有受到外来哲学的认真挑战。在哲学方面,日本民族显示出与在其他方面同样的特别善于摄取外来文化的特点。虽然中江兆民曾经说过,“我们日本没有哲学”,但是中国的儒学很早即已传入日本,中国佛学各宗如天台、华严、禅、净土以及法相唯识之学也纷纷在日本广为传播,特别是禅宗,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12世纪起,中国的朱子道  相似文献   

11.
中国资产阶级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批洋务派官僚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和加强自己的军阀派系力量,开始开办了若干军事工业。七十年代初,他们又采取“官办”和“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这都是一些带有浓厚封建性和一定买办性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民族资本经营的新式工业也逐渐出现。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数量比洋务派企业为多。到  相似文献   

12.
公元三世纪中叶,随着印度《佛说盂兰盆经》传入中国,目连救母故事开始在中国民间流传,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目连文化。中国化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至迟于公元七世纪中叶东传日本,从此便在日本广泛流传。中日两国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虽然在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民族习俗等不同,因此两国的目连文化存在着内容涵盖、艺术品类、历史走向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浅论中日早期近代化运动成败之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大举侵略东亚,中日两国都陷入了深深的民族危机之中。在民族危亡的严重时刻,中日两国的一部分人开始醒悟,他们向西方学习,谋求富国强兵,抗御外侮的途径,从而开始了充满痛苦然而却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近代化进程。日本的近代化运动始于“开国”前后的幕藩改革运动。三十、四十年代在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威胁时,日本各藩国统治者即着手从事军事方面的改革和奖励西学。开国后的五十年代,幕府进行了安政改革,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谓的西洋音乐,是指由欧洲人直接传入澳门及中国内地的欧洲音乐,包括乐曲与乐器。明中叶以后,西洋音乐随着欧洲商人与传教士的东来,传入中国。首先在澳门,并经澳门向中国内地进行传播。本文结合大量中西文材料,对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洋音乐在澳门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证,并得出了澳门是酉洋音乐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力东渐的殖民贸易浪潮日益强劲,19世纪中叶以来日本横滨被迫开港,成为欧美国家与亚洲进行贸易的重要基地。欧美国家开通的东亚航线把横滨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紧密联系起来,中国人由此开始移住横滨并逐渐形成了华侨社会。日本横滨的华侨社会为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中日友好往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戚其章的《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用新视角探索甲午战争历史的著作 ,是一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著作 ,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丰硕的成果。中国和日本接触到国际法 ,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中国早在鸦片战争中 ,林则徐在组织翻译一批西书时 ,就摘录了瑞士国际法学家滑达尔《万国法》中的一些内容 ,随后美国惠顿的国际法著作《万国公法》也译成中文。日本接触国际法在中国之后 ,是从中国介绍过去的。但两者对国际法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很不一样。中国认为国际法不过是“其地儒者所撰” ,而“…  相似文献   

17.
民粹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在俄国出现的一个带有浓厚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通过分析民粹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判断标准,发现在毛泽东的个人思想中确实存在民粹主义成分,且具体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早期。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基本上没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问世①.这是一个众所公认的事实.这是一种显然的学术贫困②.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撰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于中国古代道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自称为“名誉道家”;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日本著名科学家汤川秀树,在反思自...  相似文献   

20.
汤开建 《学术研究》2002,4(6):49-54
本文所谓的西洋音乐,是指由欧洲人直接传入澳门及中国内地的欧洲音乐,包括乐曲与乐器。明中叶以后,西洋音乐随着欧洲商人与传教士的东来,传入中国。首先在澳门,并经澳门向中国内地进行传播。本文结合大量中西文材料,对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洋音乐在澳门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证,并得出了澳门是西洋音乐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