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供应链视角系统考察了上游行业垄断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该结论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负面效应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及资本配置不足的企业;机制检验进一步指出,上游垄断会通过阻碍下游企业的创新活动这一渠道来抑制其生产率的提高。上述结果表明,忽视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会低估“上游垄断、下游竞争”市场格局对企业生产率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因此,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应打破上游行业的垄断局面、巩固深化下游行业市场化改革,以激发市场活力和促进上下游行业间互动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技术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的障碍是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鲜有相关的经验研究.本文在技术外溢背景下设计了检验技术转化障碍的研究框架,发现了国有企业的研发效率只有非国有企业的一半,但是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都存在技术转化障碍,因此技术转化障碍问题并非国企特殊的难题,而是一个一般性的难题.另外,本文还发现国企研发并不存在所谓的技术外溢,相反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活动却存在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有四个发生渠道:市场竞争、技术示范与模仿、人力资本流动和产业关联,它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东道国企业技术进步.FDI技术外溢的实质是模仿创新,它使技术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得以发挥.但是,技术外溢是有条件的.如果东道国不具备相应条件,这些渠道不仅不会起作用,反而会抑制本土企业技术进步.因此,东道国政府应当对外资有所规制而不是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6—2015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海关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从上下游产业关联视角探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内和行业间前向关联渠道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行业间后向关联渠道机器人应用对企业产品质量变动不存在显著影响;各渠道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企业所有制类型和行业要素密集度密切相关,其中同行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仅体现在食品和饮料业以及木材和家具业,对纺织和服装业的产品质量升级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工业机器人应用存在资源再配置效应,行业内和行业间前向关联渠道机器人应用对核心产品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FDI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主要基于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且不同类型的行业在能源消耗模式、外资进入程度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在这种背景下,从行业角度分析FDI影响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传导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中国投入产出表构建FDI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指标,利用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影响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三种传导渠道,以便得到不同传导渠道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FDI影响中国工业能源强度最可能在水平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两种渠道,但两种渠道产生的作用相反,外资水平关联效应能够降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而外资后向关联效应是负面的,外资前向关联效应不显著。同时本文的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6.
FDI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吸引和引导FDI的发展一直以来受到理论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利用中间产品质量提高型内生增长模型及2005—2009年北京工业部门中29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北京整个工业部门以及按技术含量划分的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个行业的外溢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由于技术含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对于中高和中低技术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技术外溢效应,同时内资企业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CH-LP技术溢出分析框架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Driscoll-Kraay方法、工具变量法、差分广义矩估计和分段估计等方法同时分析了自主研发和4种开放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以及市场化程度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自主研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其他各种开放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各种开放渠道产生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出口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降低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国有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作为反映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指标时发现:在国有企业占经济比重较低时,国有企业占比的上升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当国有企业占经济比重较高时,继续提高国有企业的比重反而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出口技术复杂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微观数据,探究了制造业上游垄断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在控制内生性和改变测度方法之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制造业上游垄断对混合贸易企业、本土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及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西部地区企业、劳动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抑制作用.此外,技术创新、企业进入退出是制造业上游垄断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两个重要渠道.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过程中要重视上游行业市场化改革,打破制造业上游垄断,助力"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相似文献   

9.
可以运用集群理论的分析工具,分析集群区域MNE的技术外溢现象。集群区域MNE技术外溢能够通过竞争激励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网络扩散效应等途径得以实现;同时,它也受到集群类型、集群所处阶段、MNE子公司独立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更好地利用MNE的技术外溢效应,应从加大教育投入、提升集群企业研发能力等多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我国34个工业行业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不同行业间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FDI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溢出效果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FDI总体上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到国有企业,这种溢出效应却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说明FDI对我国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正面溢出效应主要被其中的私营企业所吸收,国有企业并没有获得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