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对传统文学中美女描写进行大量的系统的探索与研究 ,尤其对美有时代标准 ,外形的正面描写 ,外形的效果描写等取得辉煌成果。天地间的灵秀 ,造物者的杰作 ,人类的女性可跻身其中 ,女性作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在各艺术门类中 ,独据重要地位 ,文学 ,音乐 ,雕塑 ,绘画等艺术的发展历史 ,无不如此。他们都不遗余力的歌颂 ,塑造女性形象 ,可谓各门类艺术永恒的题材 ,并与时前进 ,是世界的普遍规律 ,我国的传统文学发展过程亦说明了这一规律。现在我们把钱钟书先生揭示中国传统文学在此领域中的成就 ,依次介绍如下。《诗经》是… 相似文献
2.
认识和解决人生矛盾的一本好书─—读《绵延人生路─—人生学初探》郑楚宣时下不少人尤其青年朋友感叹人生是一本大书,不易念好。言下之意,不外是说人生很多矛盾不好认识、不好解决。有感于此,我建议大家拜读张伯钦教授等撰写的《绵延人生路──人生学初探》(广东高等...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文学究竟有哪些不同于西方文学的民族特点?我们拿什么来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学交流?王齐洲先生的著作《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月版)对上述问题作了解答。作者关于“呼唤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口号的提出以及对文学民族性的探寻并不是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故作高调,而是切切实实从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与反思,从对中国文学史学科体系的总结与批判,从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透彻分析中来展开讨论的。作者认为,中国文学研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虽成就卓著,但… 相似文献
5.
音乐中的力度是指人对音乐感受到的强弱程度,它是耷乐表现的四种要素之一,无论是原始创作,还是二度创作(演唱,演奏),掌握和运用好音乐力度,对于准确地表达音乐形象至关重要。这个问题也许有人认为是老声常谈,但在原始创作和二度创作中,节拍、旋律进行方向时值的处理以及连奏记号等方面所产生的力度变化,往往容易被忽视,看了朱季贤若的《松花江的歌》(歌曲写作分析范例),笔者认为在原始创作这一环节上处理得很好,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及非重音,在音乐中形成的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节拍,节拍是通过… 相似文献
6.
1998年是戊戌变法100周年。余英时先生就此发表了(戊戌政变今读)一文。①余先生自述,“所论间有以今释昔之处,……既非附会,更无所谓影射。读者幸勿误会。”落笔伊始,先声明“此地无银”,似是余先生的一贯文风。其实,有无附会影射,读者自会作出判断,本不必多费口舌。鄙见以为,余先生既已声明这不是“研究性的史学论文”,当杂文来读,则有无附会影射都不打紧,但对余先生据以立论的若干“史事”的真实性,却不无疑问,故就史论史,草成此文,愿就正于余先生。一、慈搭垂帘听政是根据“家法”吗?‘余先生说:“慈筹在戊戌旧历八… 相似文献
7.
武汉大学出版社最近郑重推出吴仲炎新著《新视角—一史志改革纵横谈》,这部书展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晚年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探索地方史志改革的踪迹及其自强不息、创新奋进的精神。早在13年前全国地方党史工诈应运初兴、草创摸索之际,他以敏锐的政治胆识和唯物辩证的思维,明确提出并反复阐述了“两个并举”(史与志并举,建国前与建国后并举)的方针及“两个结合”(资料征集与编研相结合,专门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法。很快得到了中央党史部门及各地方党史工诈者的青睐和重视,产生了较好的影响。这部书反映了作者实践、探… 相似文献
8.
《上海年鉴》编辑部在第一部年鉴的“编后记”中表达心语:“《上海年鉴》的编纂是没有穷期的,对年鉴编纂工作的探索,也是没有穷期的。”在这以后的五部年鉴正是以这种探索精神编就的。笔者试图通过对《上海年鉴(1996)》、《上海年鉴(2000)》和《上海年鉴 相似文献
9.
一部优秀的地方史─—读《简明安徽通史》杨国宜《简明安徽通史》读后,觉得优点颇多,比我预期想象的还好,确实是一部资料翔实、观点明晰、体例严谨的地方史好教材。这部地方史的好,首先在于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弘扬爱国主义、服务省情教育为己任。”这样旗帜鲜明地提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经济理论界,吴易风教授是既精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精通西方经济学的“两通”经济学家。新近出版的《当前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是他在这一知识背景下长期对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思考成果的集录。通读这一著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领悟力和对西方经济学的敏锐透视力。在书中,吴易风依据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把握,就“经济学家为什么不能团结在一个旗帜下”提出了中肯的看法。他赞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青年博士崔之元的问题提的好,即“在数学基础理论中,我… 相似文献
11.
让科学评价永葆公正─—读《科学价值系统论》鲁品越科学的本性是客观公正,科学评价必须永葆公正!这是正直的科学家们异口同声的呼唤,也是今日中国科学发展之必需。科学活动中的公正是什么?当今国内外的科学活动存在着哪些问题与弊端?其发生原因与机制如何?应当建立... 相似文献
12.
探赜索隐钩沉致远—喜读《离骚探赜》有感□李华张来芳先生的《离骚探赜》一书,于1997年1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学术界的一件鼓舞人心的喜事,也是楚辞学研坛上所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它标志着《离骚》研究向多层次、多视角的深入发展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尽管文化快餐或快餐式的文化已十分行时,连不少资深学者都乐此不疲,但对学术品位执着追求的,还是大有人在,我所认识的曾庆榴君可算是这样的一个人。80年代在武汉召开的一次民国史学术讨论会上,我听过他的发言,他当时所捧出的“餐品”得到的评价可谓不菲,包括我的导师王宗华先生在内都认为他那篇关于“迎江”的论文是颇有见地的。但此后多年,未见他多出成果。这或许有工作方面的原因,但我相信与他的治学态度有关。他执意走的是前辈学者所走过的那条诚实的求学之路,格守言必有据、审慎为文的原则,而不一味贪多求快。最近,曾庆榴所… 相似文献
14.
突破“五老峰”的新超越─—读《黑眼睛天使》熊大材1983年杨佩瑾同志提出突破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五老峰”的主张。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创作经验和教训,深刻认识到,老题材、老故事、老典型、老主题、老手法,“五个老如同‘五老峰’,横阻着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新之... 相似文献
15.
返归人的生命形态─—读《美学与两性文化》杨君议平策的学术专著《美学与两性文化》,作为春风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泛美学丛书”之一,进行了自觉的探索。具体说来,该书有三个主要特色,其一,找到了一种美学切入生命现实的新视角。一般认为,美离不开人,美学即人学... 相似文献
16.
解开中国的斯芬克思之谜─—读《通向繁荣的道路》阮正福“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曾经是无可置疑的命题,一个铁的定律。但“二战”以来历史发展的事实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放大了。历... 相似文献
17.
认识论研究的新视野─—读陈新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来建础华东师大哲学系陈新汉副教授专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站在人类自由的高度,突破了传统认识论仅从认知来研究的旧框架,从认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体制的确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行情瞬息万变,稍纵即逝,因而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重要。无论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还是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开拓,还是把农业推向市场,都离不开信息引导。作为现代政府,如果再像以往那样实行经验型的决策,显然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努力实施科学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9.
叶青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17世纪法国理性主义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与法国的封建主义君主专制国家的发展相呼应的。作为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的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侧重于阐述理性作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主观存在以及“善于判断和辨别真假的能力”。①这种理性能力对于文艺复兴时期遗留下来的个人主义极端发展的倾向,起了调整和平衡的作用,并进而成为规范文学创作思想的国家理性。最后,这种国家理性已发展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体现在文艺创作上“就是要求作品的主人公克制个人情欲、履行公民义务、拥护中央王权,以达到巩固和加强统一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及阻隔─—读长篇小说《陪读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作家王周生的长篇小说《陪读夫人》描述了蒋卓君为了帮助在美国读博士学位的丈夫廖沈谋生、交学费,带了儿子住进美国中高层次的一个家庭为人保姆的经历和感受、两个国家的不同家庭,有着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小说主要通过两位女主人思想感情上的格格不久,时时发生的碰撞,细腻地刻划了人物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心态的变化,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给人们带来的新问题、新观念、新思考、新变化。中西文化是在完全不同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小说通过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