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陆林枫 《南方论刊》2006,(12):79-80
《武汉晚报》是党报集团领导下的市民都市报,既是党报也是都市报。它始终坚持“为百姓谋利益”的宗旨,与此相呼应,《武汉晚报》的副刊栏目也体现了晚报这一服务性的社会特点。同时,它的副刊编辑思想遵循了当前“报纸大副刊”的思路,在保留文艺副刊的前提下,向读者提供各种生活信息、消费信息、文化信息等等,为武汉地区市民更好地生活出谋划策,解疑答惑。1.实现品牌优势、开展大型活动《武汉晚报》的副刊栏目中,有些栏目是具有品牌优势的,晚报充分利用这些副刊品牌优势为市民生活服务,开展大型活动,实现副刊的品牌定位。如“田巧萍导医”栏目…  相似文献   

2.
王吉鹏  孙丽凤 《殷都学刊》2009,30(1):104-106
前期的<中央日报>副刊是很有特色的进步副刊,对其鲁迅是持有支持的态度,在孙伏园的中介下鲁迅与这一副刊发生了一些关系.鲁迅在1927年2月在香港的两篇讲演稿<无声之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分别于3月23日、5月11日在<中央日报>副刊得以完全地与公众见面.在讲演中鲁迅对中国旧文化进行一以贯之地剖析并对港英当局进行了强有力批判.此外<中央日报>副刊发表的<鲁迅先生脱离广东中大>一文,引起了一场鲁迅与顾颉刚之间的风波.  相似文献   

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上海报纸副刊由于受到营业化思潮的影响,副刊整体在思想趣味和文化品格上呈现出媚俗化的不良倾向。《时事新报》副刊《报馀丛载》就是在这种历史生态和演变逻辑的影响下首倡黑幕文化。黑幕文化的恶性发展在破坏社会文化生态的同时,也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弄潮儿、进步读者乃至北洋政府的普遍批判和制裁。《时事新报》为了挽回危局,在研究系张东荪等人的带领下,创办了我国现代第一个学术性文化副刊——《学灯》,裁撤了以黑幕文化为特色的《报馀丛载》。这不但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壮大,已经渗透到了报纸文艺副刊,而且也反映出研究系知识分子在新的文化潮流下应时而变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4.
副刊在我国报界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897年11月我国报业史上第一个副刊《消闲报》(《字林沪报》副刊)问世以来,它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一百年的历程中,五四时期的副刊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页。应该说,副刊在报界的真正崛起,始于五四时期,而这与当时著名的四大副刊——报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时事新报阳u刊样灯》、《京报》副刊的成功是分不开的。这四大著名副刊尽管政治倾向各异,办报宗旨、侧重内容不同,但都能感应时代潮流,锐意改革创新,一改过去副刊不受重视的附属地位,在报界风靡一时,开创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报纸副刊的文化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丽云 《南方论刊》2012,(4):82-83,81
网络媒体的兴起冲击着传统媒体的生存,报纸副刊更面临着去留困境,曾经占有报纸半边天的文学副刊,从过去的主流文化认知演变成今天的"消性小品",再加上新闻的渗透甚至取代,使副刊的文化品位缺失,本文探讨的是互联网时代报纸副刊如何体现其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 ,副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面貌 ,副刊的多样化成为一种趋势。副刊的类型、可读性和功能等相关的问题 ,需要报纸编辑和理论工作者关注、探讨 ,以使报纸这种传统的大众媒介保持生机和活力 ,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考察文艺副刊对新文学运动的推动作用是近来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民国四大副刊之一《京报副刊》有关青年题材的小说来历史地考察文化、文学生态相对于“五四”文化的延续性和异质性,尤其是借助于小说文本的细读来认识发展变化中的青年题材的创作倾向和思想新变。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副刊衰微并再度沦为可有可无的“报屁股”的时代。那些曾经吸引过、激动过无数读者的副刊早已成为历史,在图书馆、档案室中渐渐发黄。在风花雪月畅行无阻、以铺天盖地之势抢占了几乎所有报纸的版面之后,旨在滋养精神、激浊扬清的副刊注定了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当《湘声报》“文化·沧桑”副刊第一次在我的面前出现时,我的眼前一亮,一张小报的副刊竟有这样高贵的精神气质,有着我们久违了的“五四”的流风余韵,足以让天下副刊竞折腰,也让人更加怀想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照亮过无数青年灵魂的“四大副刊”、《申报》“自由谈”等。与那…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副刊衰微并再度沦为可有可无的"报屁股"的时代.那些曾经吸引过、激动过无数读者的副刊早已成为历史,在图书馆、档案室中渐渐发黄.在风花雪月畅行无阻、以铺天盖地之势抢占了几乎所有报纸的版面之后,旨在滋养精神、激浊扬清的副刊注定了难以找到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0.
文艺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久以来,“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副刊作为一块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文学园地,相较于纯文学期刊,它在弘扬主旋律,高举文学大旗,凸现文学艺术的同时,直面社会人生,直接间接地干预生活,反映时代,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但近年来,报纸副刊在日益市场化的经济大潮中显得有些被动。关于报纸副刊是否走向市场,是否新闻化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文化日益商业化的今天,报业竞争的大潮也波及到了报纸副刊。报纸副刊为什么要面向市场?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质的同时面向市场?…  相似文献   

11.
《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它们在“五四”新文化传播潮流及其新式副刊发展历史上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报纸的不断发展,副刊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四大副刊所体现出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当前的报纸副刊提供一些借鉴。今天的报纸副刊应该责无旁贷地去表现时代精神,同时要保持创新的意识,这是新世纪赋予报纸副刊的使命,也是新世纪报纸副刊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改革《晨报》副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甫 《学术界》2002,(4):245-254
李大钊对《晨报》副刊进行改革 ,打破副刊的传统风格 ,把其改造成为传播五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公共空间”。它以不同于时潮的稳健风格着力于思想文化启蒙 ,为现代副刊提供了一个新发展的方向。李大钊所开创的“晨副”启蒙传统为此后的“晨副”发展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13.
张涛甫 《江淮论坛》2004,(2):137-142
孙伏园执编的"晨报副刊"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影响甚巨.这与他独特的办刊思想以及杰出的编辑才能密不可分.多元化的办刊思路使得"晨报副刊"成为时代精英的表演舞台,并能最大限度地包容各种声音.孙伏园努力在学理和趣味之间,宏大叙事和普通常识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4.
谈地方党报副刊的结合意识叶玉生我国的地方党报,仅以地、市级党报而言,其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这类报纸,均有副刊,其内容涵盖之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说是无所不包。其形式,亦是五彩缤纷,百态千姿。它有些类似大众、通俗文化类刊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和媒体发展的多元化,报纸副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闻版的领地不断扩张,而副刊版面不断萎缩,影响越来越小.面对挑战,报纸副刊如何从后台昂首走上前台扮演重要角色?茂名晚报作了大胆尝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现代报纸与文学联姻的结晶是文艺副刊这一"新生儿"。报纸文艺副刊作为新的文学载体,不仅为近现代中国文学提供了稳固的阵地,发表了难以用数字统计的文艺作品,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地引导、支配、规范、制约着文学发展的方向,推动和加速了文学思潮、流派、风格、文体的演变和成熟;报纸文艺副刊作为连接大众的媒介,传播便捷,辐射广泛,为作家与作家、作家与读者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他们始终保持着近距离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肖幼玮 《天府新论》2006,(Z1):252-254
在传统纸媒体特别是报纸中,副刊和正刊(报纸的主体部分———新闻、评论等)一起,在发布信息、宣传政策、引导舆论、传播知识、发展文化、陶冶情操、服务大众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不可或缺,使报纸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新闻传媒和文化领域占有  相似文献   

18.
范力 《理论界》2012,(6):163-164
文学副刊是报纸结构性变革中的历史包袱,还是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和发展力量的宝库?报纸副刊是彻底摒弃或打破传统的纯文学办刊模式,还是在原有的模式上调整办刊方向,强化内容的新闻性、适时性,这个问题的核心说到底就是报纸副刊是应该主"新",(主打新闻性),还是应该主"文"(主打文艺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台湾报业及副刊发展特色将台湾报纸副刊发展脉络划分为四个时期:台湾报纸副刊的起源与融合,台湾报纸副刊的重建与稳定,台湾报纸副刊的转型与发展,台湾报纸副刊的困境与突破。副刊在其发展历程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从报屁股发展成值得一看的版面,继而又发展成报业竞争之决胜地,而今则沦为困难坚守的阵地——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台湾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20.
郭武群 《江淮论坛》2007,12(4):143-146
现代传媒与文学联姻诞生了报纸文艺副刊.民国报纸文艺副刊成为发表名家名作、开展文学论争、发现和培养新生代作家、产生文学流派、介绍外国文学、传播文学信息的重要阵地,毫不夸张地说它支撑起新文学的半壁河山.由于诸多知名作家加盟文艺副刊,提高了文艺副刊的品位,使民国报纸文艺副刊呈现出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文艺副刊的出现也引发了创作主体、文学观念、文体等一系列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