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近代开滦煤矿在其生产经营繁荣的背后,矿难却是频发不断、难以遏止,矿难造成的惨重伤亡更是让人触目惊心.矿难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导致矿工伤亡.因此,近代开滦煤矿针对矿难实施了救助及治理,但从总体上说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2.
政府为遏制矿难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并没有达到根本目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矿难的根源是采矿权人追求超额利润的冒险性.以法律制度规范采矿权价格,从根本上遏制超额利润,是遏制矿难频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绝大多数的矿难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其中安全投入不足、行政监管不力、产权制度不完善、矿工权利保障机制不健全、外部监督薄弱、责任追究不到位等制度性因素尤为突出。针对我国矿难频发的现状,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矿难防控体系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矿难。作为矿难防控的法律措施之一,刑法在矿难防控体系中处于最后手段地位.在矿难防控中应当起到规范、保护、补偿和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西是煤炭大省,又是矿难频发的省份,发生矿难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为了遏制矿难的发生,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非常必要。我国目前的行政首长问责制还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已有规定没有得到落实等弊端,我省应从完善行政问责的制度、转变政府角色、完善矿难发生的事前防范机制、严格各级官员在矿难预防中的行政责任方面来完善矿难预防中的行政首长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矿难防控刑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难防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刑法措施作为防控矿难的最后手段和措施,在矿难防控体系中应当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规范功能和保护功能。我国现行矿难防控刑法机制在刑法结构、功能、适用中存在诸多不足。为了形成良性的矿难防控刑法机制,必须通过增设新罪、实现刑法与行政法的良好衔接,增设过失危险犯罪,增加单位犯罪主体,丰富刑罚种类等方式完善矿难相关犯罪的立法,通过理顺刑法运作过程、改进刑事司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打造矿难治理的准备构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对矿业行业的具体要求。矿难因为涉及到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导致矿难频发的重要原因在于矿难治理的准备机制不足,因此治理矿难频发关键要立足“3R”,即“备战、反应、关联”,打造矿难治理的准备构成体系,建立、健全我国矿难治理的长效准备机制。  相似文献   

7.
柯瑞芬 《中南论坛》2007,2(1):92-95
近些年来,中国屡屡发生煤矿安全事故,“矿难”成了中国人心中最沉重、最悲凉的一个词汇。中国远高于国外的矿难死亡率,要求我们思考矿难频繁发生的原因。为了能够了解矿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大限度地减少矿难伤亡率,本文用经济学上的产权理论来分析矿难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居住在没有煤矿的城市,但我一直关注着矿难事件,因为矿藏是国家的财富,矿难中罹难的是我们的同胞,矿难频发已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影响。我相信,一切有良知有同情心的人都会对矿难寄于关心,而不是冷若冰霜。近年来, 矿难事故接二连三,特别是去年10 月份以来,煤矿特大事故连连发生, 春节期间辽宁省孙家湾煤矿的爆炸声更是震撼人心。这是近50年来最大的事故,死亡214人。在和平环境,这是令人惊心的数字。  相似文献   

9.
劳动权利、义务异化是异化劳动不道德性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马克思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矿难问题的两大伦理维度。在马克思看来,矿工劳动权利,尤其是健康、安全权严重缺失是矿难的实质所在;资本家草菅人命是造成矿难的根本成因;资产阶级政府不作为或消极作为是造成矿难的重要原因。马克思劳动权利、义务观启示我们,防治矿难,克服异化劳动是根本要求;健全完善机器设备,积极发展大型煤业集团,加强“安全民主”建设,扫除不道德煤矿资本的权力靠山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矿难治理对策:一种劳动经济学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难频发已成为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毒瘤”,必须加以根本性的解决。运用劳动经济学的享乐工资模型分析中小煤矿矿难事故问题,指出矿工的特定劳动供给行为和矿主基于利润最大化的劳动需求行为共同构成了矿难事故的成因及条件。因此,治理矿难必须从调整矿工的劳动供给行为与矿主的劳动需求行为两个方面入手,即在享乐主义工资模型动态化的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治理对策,方能达到治本的目的。这些治理对策包括改善社会整体就业环境、提高矿工整体薪酬水平、逐步提高矿难死亡赔偿标准等。  相似文献   

11.
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珍 《南都学坛》2004,24(5):85-86
奥尼尔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悲剧 ,在深受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等传统悲剧影响的同时 ,又在许多方面做了大胆的改变和突破。在悲剧成因上 ,他的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不能简单说是天命或性格造成的 ,而是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悲剧 ;在悲剧主人公选择上 ,他突破了传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神、国王、大将、王子或者公主的事实 ,塑造了众多的普通人 ;在剧作主题上 ,他的悲剧主题更为错综复杂 ,人物性格更为矛盾多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某些长篇小说中,女性悲剧呈现出群体性的特征。《红楼梦》主要塑造了青年女性的群体悲剧,充分表现出对青年女性的普遍同情与普遍崇尚;《水浒传》在祸水观念下展现了女性祸人祸己的群体悲剧;《金瓶梅》展现了女性群体在性追求与物质追求下的本我膨胀与自我迷失;《醒世姻缘传》则揭示出悍妇群体表面的强悍与本质的弱势。这些女性群体悲剧的审美特征表现为:群体悲剧中的悲剧人物必定具有群体性,而其生命力又在于个体悲剧的互补;群体悲剧的审美价值来自个体悲剧的叠加,又必定超越这种叠加;伦理社会是群体悲剧的土壤,群体悲剧必然导致对伦理观念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是其文艺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熟和发展主要体现在致拉萨尔的回信中。马恩将悲剧置于历史的时空维度之中,其悲剧观带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用马恩的悲剧观解读中国古典悲剧,展现了唯物主义美学思想的多角度折射与多层次理解。马恩的悲剧观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的一种前景性理念。  相似文献   

14.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在明清小说中,尤其是几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巨著中,作者通过悲剧冲突的描写和悲剧成因的揭示,突出表现了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进而达到批判黑暗社会现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古希腊著名悲剧 ,剧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 ,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传统评论坚持认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结局是由于他性格中带有悲剧性缺陷 ,本文抛弃了这一观点 ,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并证明俄狄浦斯王是无罪的  相似文献   

16.
民初言情小说的悲剧可分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 ;其悲剧意识渗透在作品的艺术氛围和故事结局之中 ;民初言情小说悲剧意识的产生既与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美学追求有关 ,又是当时特定的社会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悲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生存的悲剧意识则是贯穿文学的一个经典主题.余华是一位充满悲剧精神的作家,而对作品的荒诞和非理性化处理是他表现生存悲剧意识的有力手法.余华的代表作《活着》,传达出强烈的人类生存悲剧意识与荒诞境遇,并且试图以道家式的"忘"来消解人类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18.
《奥瑟罗》的基本主题是具有深刻社会内容的爱情悲剧。爱情冲突和争权冲突紧密交织地构成了这部悲剧的集中而尖锐的悲剧冲突。《奥瑟罗》的悲剧性集中地表现在善良无辜的苔丝狄蒙娜的冤死上。主要的凶手是伊阿古,伊阿古是导致奥瑟罗与苔丝狄蒙娜爱情悲剧和两人惨死的主要根源。苔丝狄蒙娜追求的是自由而真挚的爱情,苔丝狄蒙娜的追求和毁灭具有深刻的反封建的意义。奥瑟罗和伊阿古——这是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两个方面:资产阶级人性文明的理想和资产阶级反人性的野蛮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1979年至2008年的普利策奖特稿奖作品以悲剧报道为主,具有鲜明的悲剧审美特色:注重表现悲剧中闪亮的人性光辉;悲剧报道的目的在于激发受众心灵深处的悲悯性、悲愤性和悲壮性;传达出一种沉思之美。普利策奖特稿的作者大都是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面对社会悲剧,能以强烈的悲剧审美意识加以报道。普利策新闻奖评奖委员会将这样的作品推上普利策新闻奖的领奖台,反映了普利策新闻奖评奖委员对新闻工作者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种赞赏和认可。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客观文化的规模不断膨胀,力量越加雄厚,渐渐发展成一种人类难以控制与把握的力量,漠视人类的情感、压制人类的自由、打击人类的权利与尊严,造成了"生活悲剧"。在这种背景下,追索"生活悲剧"的根源,控析"生活悲剧"的实质,以及指出解决"生活悲剧"的方法,为人类的幸福生活立下正确的路标,便成为人类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