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明贤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1)
伴随全球化的持续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伊斯兰法的衍新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回应来自西方法律及世俗法律的挑战,实现伊斯兰法的衍新,建立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新型伊斯兰法律体系,乃当今穆斯林民族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对伊斯兰法因时而变、因地而宜的一般理论扼要阐释基础上,论述了当代伊斯兰思想家关于伊斯兰法衍新的主张,分析了当今伊斯兰法衍新道路中面临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敏敬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87-90,95
公元 7~ 10世纪中期 ,是伊斯兰法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伊斯兰法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为穆斯林帝国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 ,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促使阿拉伯帝国出现全面繁荣。但 10世纪以后 ,由于“创制大门”关闭 ,伊斯兰法开始走向僵化封闭 ,与现实严重脱离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是造成穆斯林世界普遍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伊斯兰法的兴与衰 ,是穆斯林世界兴衰的重要衡量标尺。 相似文献
3.
马玉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9,(1)
《古兰经》规定了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信仰基础,是伊斯兰法最根本的立法依据和最主要的法律渊源。伊斯兰法是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原则制度和规范的总和。它不仅是伊斯兰学说的概括与总结,同时也是伊斯兰的基本社会意识形态和穆斯林生活方式的最典型体现。伊斯兰教再度兴起,为伊斯兰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机遇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5-79
阿拉伯帝国的政教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政治和宗教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的,由开始时完全的政教合一逐步转向了一种特殊方式的政教分离,而在这种关系下影响的法律也由传统的习惯法与宗教法的合体转向世俗法,后来又回归宗教法,最终完全被宗教法取代而陷入停滞。 相似文献
5.
钮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159-163
欧盟在中东实施的民主治理从动因到成效多异于美国,考察基督教社会与伊斯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交融与冲突便显得尤为必要。基督教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民主与人权的价值,而伊斯兰社会则透出浓浓的伊斯兰教色彩,理解伊斯兰教为基础的伊斯兰核心价值观以及伊斯兰教与民主、人权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欧洲还是中东都难以将其核心价值观的所有部分普世化,在没有主导的国际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欧洲与中东的相互尊重为国际交往提供了较为经典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法与伊斯兰教法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经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3):39-41
伊斯兰法与伊斯兰教法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伊斯兰教这一现实的社会基础。尽管伊斯兰法和伊斯兰教法都以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精神为原则 ,它们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相近之处 ,但它们是一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简单地说 ,伊斯兰教法是伊斯兰法的主要内容 ,它只是伊斯兰法的一部分 ;伊斯兰教法的内容都可以归属于伊斯兰法 ,而伊斯兰法的内容却并非仅能归属于伊斯兰教法 ,它们二者间具有一种包容关系 相似文献
7.
纳比尔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1):11-15,49
本文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角度介绍了伊斯兰社会与其城市间客观及非客观的联系,反映了伊斯兰城市的大体的格局框架与风貌.另外,还对伊斯兰城市的共性作了一定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妇女观的社会性别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锦霞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30-33
伊斯兰教妇女观,在主体方面体现了"男女相生"、"性别和谐"的观念,凸现了妇女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但是,建立在封建父系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伊斯兰教的妇女观也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在实际生活中,男尊女卑、男权至上的意识仍占伊斯兰教妇女观的主导地位。用社会性别理论对伊斯兰教的妇女观进行分析,对研究伊斯兰教以及改善穆斯林妇女的境遇,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耿龙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06-109
圣训作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及圣门弟子阐释《古兰经》和实践伊斯兰教的言行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功能。通过这一功能的发挥,庞大复杂又极具宗教色彩的伊斯兰法终成为了一个高度紧密、有机联系、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妇女观的社会性别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锦霞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6)
伊斯兰教妇女观,在主体方面体现了"男女相生"、"性别和谐"的观念,凸现了妇女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但是,建立在封建父系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伊斯兰教的妇女观也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在实际生活中,男尊女卑、男权至上的意识仍占伊斯兰教妇女观的主导地位。用社会性别理论对伊斯兰教的妇女观进行分析,对研究伊斯兰教以及改善穆斯林妇女的境遇,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当代伊斯兰阿拉伯思想界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和组织行为,因此,用西方对哲学一词的意义来谈伊斯兰阿拉伯哲学是不可能的,纯理论的思辩哲学在阿拉伯世界只有有限的普及程度,但其思想意识仍然体现着与现代化相联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思想家们思考的问题,主要是传统社会和政治秩序崩溃所造成的社会脱节,由于生活方式的多变,造成统治思想的多向、文化结构的多元、思维方式的多维。 相似文献
12.
韩建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4)
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革命后的伊朗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带有回归传统、反资本倾向、国家全面介入和分化严重等基本特征.这种状况完全不符合伊斯兰革命的最初理想,并最终危及到伊斯兰政权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刘奕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8-103
20世纪世界变革的冲击波,已使堡垒最为坚固的伊斯兰法迈向了自身改革的里程,西方化、现代化、世俗化与复兴伊斯兰法的趋向构成当代伊斯兰法发展的主要特点.在改革中,大多数伊斯兰国家选择一条中间道路,使现实的伊斯兰法既不与西方世俗法体系完全挂钩,也不与旧的宗教法制度彻底决裂,而是在跟随物质文明与维护信仰不变方面达成了妥协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吕耀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4):94-99
伊斯兰人权的研究,日益成为国际性热点。西方学者、国外穆斯林学者皆著书立说,表达对伊斯兰人权的观点和看法。学者们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涉及伊斯兰与人权,伊斯兰人权与国际人权原则的关系,伊斯兰权利学说以及穆斯林妇女的权利等内容。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伊斯兰人权理论发展的总趋势是努力与现代国际人权规则的精神相趋同,其理论深度也在不断增加。随着现代伊斯兰人权理论研究的深入,促使穆斯林学者重新审视传统伦理道德和伊斯兰法。 相似文献
15.
马明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80-85
伊斯兰法的创制是一既传统又现代的问题.随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这一问题再度被提起,有关伊斯兰法的创制大门的关闭与敞开,及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作用等相关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文从伊斯兰法创制的概念与特征、依据与范围、价值选择及创制大门的关闭与否四方面阐析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玉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0,(1):25-31
伊斯兰法文化是伊斯兰学说的缩影,是伊斯兰法规定的典型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体现了伊斯兰教的精髓与核心。中国法文化是以儒家经典为法源的封建法律制度的总称,中华法系源远流长,诸法合体,体系独特。伊斯兰法文化与中国法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种法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人文精神不同;体现的文化氛围与哲学思想不同;体现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不同;体现的体例与结构不同;体现的法的价值、功能与效益不同。 相似文献
17.
刘雁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4)
为了考察影响中东国家法律现代化的因素,采用实证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欧陆法对土耳其和埃及法律现代化的影响,认为土耳其和埃及民法典均大量借鉴和移植了欧陆民法的制度和规定,采取本国法与外来法相结合的法律改革模式,开辟了中东国家法律现代化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法复兴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伊斯兰世界一些国家宣布废除原有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重新要求恢复传统的伊斯兰法,所呈现出的不同于以往的法律改革现象。分析原因,既有伊斯兰教特性及伊斯兰复兴思潮等时代背景因素,也有具体的经济、政治及法律原因。从理性分析的角度,大多数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制度均是传统伊斯兰法与西方法律制度融合的产物,伊斯兰法复兴难以撼动中东法律现今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9.
霍文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17-19
对1300多年前阿拉伯半岛人民的宗教与信仰、道德与风尚、语言与文学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阐述了伊斯兰伦理道德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加快转型以及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社会组织逐步兴起,影响作用日益扩大。在社会矛盾凸显期,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社会组织为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互动,提供了组织平台,成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践社会良性治理的重要载体,弥补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缺陷。本文简要概括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客观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依据,并阐述了社会组织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