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峰明  牛变秀 《学术界》2005,26(6):98-111
"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同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第三产业发展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系问题,是劳动价值论争论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没有给以科学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对主张"拓展"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含义和适用范围的"拓展论"提出质疑,并以马克思的原典理论为依据,阐明(1)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时代不容忽视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从正面系统、直接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2)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看,一小部分服务劳动因其生产物质产品而在"可能性"上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绝大多数服务劳动因其中耗费的服务劳动力商品和其他物质商品而具有价值,但本身则不创造价值.一切服务劳动和服务产品,只要它们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就必然是"物质的",或者说是物质的东西所具有的.服务产品的商品特征和价值规定,与其中的非物质内容比如它的政治的、精神文化的内容,与它的文学的、艺术的、科学的规定没有任何关系.(3)要正确认识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必须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劳动体系".社会生产的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劳动的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同时这些劳动又密切相联,彼此不可或缺.不创造价值的劳动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着就是剥削劳动.  相似文献   

2.
<正> 为农民服务是为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为农民生活服务的简称。对为农服务是否应该实行等价有偿原则,有必要作出科学回答。服务具有特殊使用价值。其使用价值同其它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无本质区别。这个观点,马克思在1861年8月至1864年6月,先后阐述过两次。他说:“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珠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他又指出:“服务只是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普通的货物商品,服务商品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上,服务商品的价值决定、实现和价值转移也与货物商品有较大的差异.我们以新时期服务贸易的发展为背景,运用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当代服务商品国际价值的决定和实现的特点,并对服务商品的国际价值转形及价值转移情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归结出对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促进服务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信息财产是指固定于一定的载体之上、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信息.信息财产是一种新类型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法律上的确定性和独立性,是一种独立的财产形式.目前,信息财产却处于权利空白地带:既不能受到物权法保护,又不能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在此背景下,美国UCI-TA确立了信息财产权法律制度.信息财产权的客体是信息财产,权利内容是权利人对特定信息财产的独占使用权.美国UCTTA对信息财产权及其转让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在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信息财产权应适用或准用民法关于物权的一般规定.信息财产权与物权和知识产权构成信息社会财产权的三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刘荣材 《兰州学刊》2006,1(1):143-146
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需要进行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按营利性把服务业分为非营利性服务部门和营利性服务部门;按服务提供方式把服务业分为公共服务部门和私人服务部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营利性和私人服务部门的资本循环公式。利用所得出的公式,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资本循环理论,本文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营利性服务部门和私人服务部门的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
钱津 《中州学刊》2008,1(3):26-30
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首先需要深化对劳动的认识.根据马克思的定义,人类劳动是具有整体性的.这种整体性的客观存在表明,劳动是人和自然的统一,人的方面表现为劳动主体,自然的方面表现为劳动客体,劳动只能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的统一,凡是劳动成果都必定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统一作用的结果.从劳动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重新认识劳动、劳动二重性、商品二重性、价值规律等基本概念,由此实现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创新.  相似文献   

7.
技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智力劳动产品.技术商品的构成一般包括实体和载体两部分.技术商品实体是指技术商品的实质性内容,或者说是人类智力劳动的凝结体;技术商品载体,则是指体现技术商品的物质形式.比如一件关于机械制造方面的发明,这个发明本身为技术商品的实质性内容,而体现这个发明的有关资料,比如图纸、录相以及已制成的样品性机械设备等,即为技术商品的载体.技术商品和科学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用来交换的,物化在一定载体上的以某种形态独立存在的社会智能产品.而作为科学技术却可以独立于载体之外,以无形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之中.另外,科学技术还并不一定是可以用来作为交换的对象,而是随某项科  相似文献   

8.
服务劳动创造价值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郭小鲁 《江汉论坛》2001,48(1):35-37
服务劳动的内容一般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过去通常是在生产活动之外人们自行或相互之间完成的生活内容。随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服务也社会化了。由于一切服务活动都从属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因此,它们只具有交换价值,而服务劳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学界关于第三产业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讨论中,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由于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体是价值的载体.而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不生产物质产品.所以不创造价值;如果承认第三产业的劳动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就抛弃了马克思的价值定义.简言之.只有以“物质产品”(应称实物产品)为凝结对象的劳动才可能创造价值.我认为、这种把劳动是否“实物化”当作判断是否创造价值的“试金石”的观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中看.都是难以成立的.为什么“实物化”不能作为创造价值的试金石呢?我在“马克思关于非实物使用价值充当价值承担者的思想探讨”(载《当代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一文中作过分析,现从另外的角度再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本体研究——以符号学和符号哲学理论为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本体是知识产权研究领域中最基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知识产权本体研究存在着本质分析进路、客体分析进路、哲学分析进路三种研究途径,应当综合采用此三种研究进路。从本质分析进路上看,知识产权是一种符号财产权;从客体分析进路上看,知识产权是对特定符号的支配权;从哲学分析进路上看,知识产权是一种符号世界中的财产权。总之,知识产权是一种符号产权,既保护符号形式,也保护符号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几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某些部门应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出现了所谓“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似乎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创造的,而是由机器人生产出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企图以此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从而否定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自动化生产体系的出现,能够改变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一、生产的自动化与创造价值的劳动无关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商品的这个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对此,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生产的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使用只是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劳动生产力只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而与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无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  相似文献   

12.
关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非物质生产领域生产无形商品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旨在确立一种判断标准或基本原则,即不管是物质生产领域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凡是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价值,不生产商品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这里的关键是要承认非物质生产领域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是商品——无形商品。  相似文献   

13.
奖金的本质     
奖金与工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根据劳动者给予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支付。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反映的是定额内的劳动,后者反映的是超额劳动。奖金是工资的补充形式,能更好地贯彻和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奖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劳动者为社会多提供超额劳动。超额劳动是奖金存在的前提,也是衡量奖金数量多寡的一把尺子。一个劳动者,是否应该获得以及获得多少奖金,只能以其是否提供了超额劳动以及提供的多少为依据;对一个企业该不该发奖金,发放多少奖金也只能以这个企业是否超额完成了计划,以及提供了多少超额劳动为准绳。离开了对超额劳动的奖励,奖金也就失去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有一种意见认为,奖金的本质在于奖励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干劲、责任心和创造性。否。这是实行奖金的目的,而不是奖金的本质。这种意见的不妥之处.就在于把实行奖金的目的和奖金的本质混淆了。  相似文献   

14.
与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自然法论者)把财产权理解为人所天生固有的自然权利,以及黑格尔为代表的法哲学家主张财产权是一种奠基于契约论之上的法权理论不同,马克思把财产权理解为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发展的一种"妨碍"。在他看来,"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关系"意味着人们(包括资本家)不再把彼此作为完整的"类存在"来看待,而是当作相互利用和获取利益的工具来对待。马克思与洛克和黑格尔等在财产权问题理解上的这种分歧,主要根源于他们对财产权之本质的认识,以及他们对其历史性限度是否自觉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始终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与现实场域,但马克思绝非是将劳动主体与资本主体进行机械的二元对立,而是经历了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出发,在建立了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之后,完成以资本逻辑为统摄来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视角转换。通过对劳动、劳动能力与劳动力的区分,劳动力商品成为从劳动价值论到剩余价值论的理论中介。一方面,生产过程中的劳动主体在资本逻辑的总体分析框架下成为商品、生产商品、消费商品,在创造使用价值与失去交换价值的矛盾中逐渐消解;另一方面,因资本具有普遍趋势与特殊限制的内在矛盾,在资本逻辑的矛盾本质与内在界限中,劳动主体的历史性、生产性、实践性与革命性得以重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马恩全集》第26卷1册435页)  相似文献   

17.
市委、市政府曾明确提出,构建大庆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积极创建文明城市.这就要求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营造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为大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政府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集中体现在是否能够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上,通过优质的服务,塑造一个执政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政府若要积极营造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就需要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对政府的职能转换进行有益的探索,以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对政府行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郑怡然 《江汉论坛》2007,23(2):27-31
人们普遍认同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但是,不少人对劳动二重性的实际理解与应用存在误区,最主要的误解是把抽象劳动看成是生产领域中"创造"商品价值的一种独立的劳动形态,是一种作为出发点的劳动;与此同时,只关注抽象劳动的质而忽视了量的问题.其实抽象劳动只是劳动在交换领域中表现为商品价值的一种形式,其质与量都是作为出发点的个人劳动转化变成的结果,它并不是生产领域中的独立形态的出发点的劳动.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直接涉及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陈秀华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具有商品性质(见《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85年第10期).本人对此有相反的看法,提出来与陈秀华同志商榷.一究竟什么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条件是否消失?这是弄清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商品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知识财产权不属于传统马克思哲学的固有主题。若把知识财产权主题化,马克思哲学既要批判一种与共有知识相对立的思想方式,又要充实作为由“智能发动机”或网络滋生出的分享理念。以著作权为例,在知识财产权领域,黑格尔的人格知识财产权理念提供了一个被视为批判个人主义知识财产权的抽象本质的视角。黑格尔主张人格的完善是思考知识财产权和作者权的基础。马克思则拨开黑格尔把“知识”当作“自我意识”存在的思想迷雾,一窥知识财产法哲学的意识形态要义。马克思聚焦于知识的社会主义因素的议题,并重新唤起知识劳动异化理论的当代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