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及现代性的产物现代主义等概念进行了梳理,对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作了细致的考查,以便廓清对现代性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铁省林 《东岳论丛》2008,29(1):141-143
社会批判理论之所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其特有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现代性言说,为批判和改造现实社会提供了一种规范性方案。傅永军教授新近出版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一书的价值不仅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现代性言说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而且指出了这种现代性言说所具有的可普适的规范潜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主义小说彰显了审美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的批判张力,时间是这一张力中两者交锋的核心要素,因而,时间这一要素的探讨关系着对现代主义小说美学本质的认识。文章以时间为切入点,探析现代主义小说的时间特质——断裂的时间、冻结的时间、瞬间,继而揭示现代主义小说如何通过时间来实现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诘问、批判与超越。断裂的时间是对启蒙现代性物化时间的直接否定,冻结的时间是主体对抗物化时间过程中自主性问题的探讨,而瞬间则是主体对物化时间的克服与超越。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维尔默的现代性美学理论既得益于对法兰克福学派前辈理论家的审慎反思,也是对当代文化语境的积极回应。从真理与模仿、启蒙与大众以及现代与后现代的辩证关系等三个方面来考察,维尔默的现代性美学理论不仅是理解其后形而上学现代性理论的重要维度,也代表了批判理论在美学问题上的最新成果。从积极的方面看,维尔默拓展了批判理论的新思路,为批判理论在当代语境下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设想;从消极的方面看,他对于现实的妥协远远超过了其前辈,乌托邦的视界永远消失了。  相似文献   

5.
早期批判理论视阈中的政治哲学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如果不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上有所欠缺,而且可能会忽略掉许多在政治哲学史上具有理论界标意义的问题。早期批判理论是在检思现代性政治危机中来释放其政治哲学的思想意蕴的:一方面,通过确立不同于传统理论的学思传统,批判理论在初创阶段就通达到政治哲学的理论界域中;另一方面,转向对启蒙的全面声讨之后,批判理论以一种更为激进的方式表达了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叙事,但由于理性根基的缺失,政治哲学的思想底蕴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流放。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作为来自欧洲的观念,在历史上不断得到反思,主要存在两类反思的理路一类可称之为“泛审美现代性”,以波德莱尔为起点,中经齐美尔,直到福柯那里结束,他们面对现代性皆持一种“审美批判”的态度;另一类可称之为“批判启蒙现代性”,也就是在批判启蒙基础上来实现启蒙的“现代性”思想,它以韦伯为起点,直接穿越了从阿多诺到哈贝马斯的法兰克福学派两代哲学家。实际上,人们可以在这两种“反思现代性”之间“执两用中”,从而构建一种崭新的“全面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的“全面性”,就体现在“以审美中和主体性”、“以审美中介纵向理性”、“以审美平衡文化分化”、“以审美规划社会尺度”,从而走向一种“主体间性的交往原则”、“横向理性—感性的图景”、“文化间性的对话主义”和“新感性—理性社会”的通途。  相似文献   

7.
面对现代性的种种危机,有的学者断言现代性将要终结,有的提出现代性需要重写。现代性并不会终结,相反,它在续写着自身。续写是对现代性的完善和拓展。续写的必要性在于现代性的现实和精神层面发展不均衡,现代性仍需发挥启蒙和解放功能,这为现代性提供了巨大的续写空间。续写的可能性在于审美现代性批判为其提供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8.
文化散文:在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之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散文的崛起是文学史上一次值得称颂的坚守和选择,面对思想深度的平面化与理性思辨精神的弱化,以及审美感知的钝化和诗情诗意的沦陷,它左右出击,既保持了文学的尊严与独立性,也在某种意义上充实并提升了国民精神的现代性品格.审美与启蒙之间这种现代性张力的获取,使得文化散文从根本上奠定了自身不可取代的文学史价值.然而,当世纪之交以来的文化散文越来越走向一种矫情和媚俗之时,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张力锐减,虽然它也许仍然拥有足够的读者,但已经失去了深层的文学动力和充分的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9.
10.
现代性是包含张力的文化现象 ,从历史分期或精神实质来说 ,现代性可分为启蒙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 ,前者是对社会现代化的肯定和呼吁 ,后者是对现代化进程的批判和反思。审美现代性对我们的美学文学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审美现代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罗骞 《东南学术》2007,(1):97-104
本文认为,现代性批判视角的引入对于马克思思想阐释具有阅读范式转换的基本意义,它有利于解决马克思思想阐释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就主题、性质、意义、发展、结构等基本方面重构马克思的思想肖像.文章就如何以现代性批判为视角重新阐释马克思思想提供了大致的思路和基本构想,通过对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和内在结构总体的重构,指出,只有在一种比较研究的视角中才能揭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奠基性意义和内在限度,从而辩证地有效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浩 《东南学术》2007,(1):91-96
本文追问马克思哲学终结观的意蕴及其终结哲学的内在动力,考察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所表现的哲学批判、政治批判和实践批判三个层面,论述了马克思的哲学终结观与现代性批判话语的内在关联及其对解读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作为崛起于后封建的欧洲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最突出的本质属性是其价值的两重性:解放和异化的混合物。现代性的结构性矛盾和缺陷及其引发的现代性危机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就受到了启蒙现代性所开启的批判反思传统的质疑。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把启蒙现代性中所蕴含的批判精神改造为实践的批判精神,并运用这一批判武器对资本现代性及其所造成的现代性危机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以寻求超越现代性的合理路径。在人类面临现代性困境和危机的今天,高扬马克思的批判精神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全球发展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真切理解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必须祛除历史的三重遮蔽。马克思生活于现代世界的开端,对以资本全球化为主体的现代性分析具有双重向度:一方面,马克思从历史观的高度对启蒙运动以来的一切现代性根基、特征和形态特别是自由主体化思想和理性批判精神作出积极肯定;另一方面,又在变革世界的实践的否定辩证法基础上提出批判现代性的解构向度,从而为后现代思想家所推崇。随着新旧全球化时代大转换,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的关系随着历史关联的变化而变化。在马克思之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列宁、斯大林、新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邓小平等等都在现代性问题上作出过许多思考。在全球后现代性背景中的当代中国,其发展的本质理念应当是既不同于马克思和韦伯时期的经典现代性,也不同于后现代,甚至不是吉登斯的“反思现代性”或第二次现代性,而是一种以后现代引导的现代性,即新现代性。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性。  相似文献   

15.
车玉玲 《文史哲》2007,(3):80-85
在形而上学不可避免的衰落时代,如何拯救形而上学,并为形而上学寻找新的合法性基础,是解决现代性困境的一个根本途径。后形而上学的交往理性彻底摒弃了绝对主义,主张后形而上学的基础只能是在不断流动的、暂时的“共识”之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完全走出了对于这种“基础”的迷恋,试图建构新经典形而上学,以此克服现代性带来的两个主要难题:失乡与自然的工具化。而新宗教主张的对于人自身“神圣性”的唤起则与形而上学具有同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现代散文主体性理论的形成,与文学现代性中激进的“反传统”、“人的文学”及“国民性”问题的探讨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概念的基本理解,并尝试从文化思想角度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表征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特别是在此语境下对“人”的理解作了新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社会性别理论与主流社会学理论相融合的路径考察社会性别理论的逻辑,从政治权力、社会地位、功能和财富以及文化三条线索展开对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旨在揭示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中的现代性图景。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经典时期的三大社会学传统采取吉登斯所谓单一动力的模式来把握现代性,即采用一种整体性的宏大视角,将社会结构与系统作为描述的对象.20世纪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使得文化从社会研究的边缘,跃升为主流位置.这种社会学的文化转向,意味着采用文化视角解读现代性的可能性,然而早在19世纪,处于社会学边缘位置的西美尔便是这种文化转向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由于放弃了超越性的终极价值层面,现代性的社会理想凝固化为实托邦,成为"单一的现代性",隐藏着"现代性之隐忧"。走出这种现代性困境,需要突破意识形态框架,在现代性与乌托邦的相互关联中,使现代性成为"一项尚未完成的规划"。一方面,从乌托邦维度开启现代性的诊断与治疗,享受现代化的积极成果,试图走出困境和出路;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性语境中的普世价值,乌托邦思想本身从目的转向过程,形成人类实践活动中的"辩证乌托邦"观念,发挥乌托邦观念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