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中亚独联体国家内部发展较快的欧亚经济共同体、中亚合作组织、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及其自由贸易区、统一经济空间协议与四国自由贸易区、中西亚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亚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经济一体化组织。  相似文献   

2.
2016年6月14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一欧亚经济联盟合作高层智库论坛在哈尔滨召开。论坛围绕"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来自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人士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6,(5):16-24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自古以来就是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以复兴草原丝绸之路,构建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相适应的文化产业走廊为目标,按照中蒙俄三国共同批准的《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的要求,实行规划引领、文化旅游先行、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搭建投融资平台、新媒体传播平台以及大项目带动战略,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个层面协同推动,充分挖掘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资源价值,通过资源整合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使三国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蒙古国"草原之路"、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中形成更加紧密合作的东北亚文化竞争高地,实践意义重大,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独联体地区出现了多个次区域性经济组织,可划分为由俄罗斯主导的俄白联盟、欧亚经济共同体、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和非俄罗斯主导的古阿姆民主与发展组织、中亚经济共同体.这些次区域性组织多处于变化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组织成员的不断变化,组织之间的重叠、合并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爬坡过坎,区域一体化面临挑战,美欧国家自顾不暇,中国正在成为推动、引领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主要力量。"一带一路"集中体现了中国重构全球化的思路和方案,是中国引领区域化的平台和路径。"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引擎传导区域化联发动力,五大联通发掘区域化原始动力,合作对接激发区域化内生动力,技术创新挖掘区域化潜在动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对全球化的优化重构功能、对区域化的拉动引领作用将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6.
沿袭至今的全球经济体系由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形塑,这是"一带一路"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状况和历史基础。目前,"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的金融支持面临两大问题:从中国视角看,多数项目采用美元贷款,人民币的循环与周转不足以支持走出去的产业资本的循环与再生产;从沿线国家视角看,"亚投行"与"丝路基金"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融资缺口。这表明:一方面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产品贸易和工程建设中采用人民币结算已成为推进"一带一路"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所有沿线国家(甚至更多国家)合作共建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已成为推动"一带一路"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7.
赵英臣 《人文杂志》2020,(11):65-71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也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本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终结者",相反,疫情之后的全球化将深入调整,各国在继续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更多考虑安全因素,世界经济本土化、区域化趋势将进一步加深,国家作为经济安全防护基本单位和核心主体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经济民族主义"在未来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会更突出。中国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供高品质市场需求保障;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做实做深"一带一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来看,"一带一路"规划和行动的形成是必然的。从国内经济形势看,人口结构的变化,有支付能力消费需求的不足和相对收缩,生产过剩、传统工业化到了末期,到了产业和资金"走出去"的阶段;从国际经济的历史和目前格局看,发达国家产业和资本都先后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过转移和输出,这是全球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客观趋势,而美国奉行贸易投资主义政策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博弈,加上日本、韩国与中国经济结构相当程度上的同质化,使得中国选择西向的"一带一路"经济开放。而从国际经济关系看,"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正处在不同阶段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之中。需要帮助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形成,需要不同层次产业的引进,需要外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的输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是满足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需要,合作互利,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有益行动。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四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21,(11):57-67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开放、包容、共赢的特征,是新时期我国推动构建面向欧亚、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新战略。当前我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与"一带一路"沿线各东道国的国际投资合作不断取得突破。基于东道国视域阐述"一带一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影响机制,建立GMM模型分析OFDI演变的影响机制与效应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一带一路"OFDI的形成机制不仅受中国与东道国总体交往的联系紧密性影响,东道国经济禀赋条件与制度质量环境也非常重要。为高质量提升我国"一带一路"OFDI的投资效应,需进一步强化政府间全方位战略合作机制,优化投资空间布局,创新合作型投资模式,提高"一带一路"OFDI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具有重大意义,而其谋划与运作,应当以经济建设为重心,不宜使之承载国家的政治战略。现代社会经济的运行,日益依赖于金融业的支持,必须建立"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撑机制,"亚投行"与"丝路基金"的设立,起到两大支柱作用,再配合其他投融资的部署,即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政治状况、经济关系都很复杂,应对策略是着力打消各方的疑虑,努力与沿线国家以及已经存在的国际组织、经济组织,谋求互利共赢的合作,发挥中国的优势,搞好国内的统筹和布局,形成中国外向经济力量的完善组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内应以郑州为关键节点,利用已有的铁路枢纽,连接各大海港,带动铁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使更广大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青海在更高平台、更大范围内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参与全球经贸合作创造了难得的有利条件,是当前青海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切入点。青海要紧紧围绕"五通"要求,加强沟通协调,以建设国际通道、口岸,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强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项目推动青海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普遍意识到全球化进程受阻的现状以及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中的地位。2009年世界银行从"距离、密度、分割"等经济地理学视角研究世界经济地理的重塑问题。"一带一路"怎样借助大推动理论助推全球发展价值并从"距离、密度、分割"的动力机制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带动全球发展价值提升,是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问题。在后危机时代新常态经济下,"一带一路"作为亚洲生产网络的重要战略组成,同北美生产网络、欧洲生产网络类似,有助推区域生产网络发展、壮大的"动力机制"。有望形成普遍大规模投资,促进经济"密度"规模溢出效应发挥,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缩短了世界主要区域的经济"距离",沿线国家普遍发展与一体化减少"分割"问题,使该区域成为助推全球发展价值提升的新动力中心。"一带一路"推动亚太地区生产网络的优化升级、实施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普遍进行大规模投资,助推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是当今全球化"破冰"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有益探索,有助于推动世界旅游格局的重塑。在此背景下,国际旅游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合作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助于形成区域旅游发展的放大效应。作为"一带一路"旅游中枢及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各沿线城市具有发展活力且合作空间广阔。因此,有必要深刻认识国际旅游合作的重要意义,在旅游格局变化中积极借助发展新机遇,努力发挥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特殊优势,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发挥协同效应。沿线城市要在合作平台搭建、旅游城市网络构建、旅游产品合作开发、旅游市场共同开拓、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开展切实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节点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以期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勇  张辉 《北方论丛》2021,(6):43-54
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关于中巴伊阿(中国、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经济走廊构建的探索提上日程.这条经济走廊作为对现有经济走廊在区位、发展战略方面的补充,具备打破南亚-西亚地区地缘安全困局、推动中国—南亚—西亚合作与发展的潜力;这条经济走廊作为贯通"一带一路"南向经济走廊的纽带,也有潜力成为"2.0"版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替补;这条经济走廊的构想不仅基于中国与巴伊阿三国双边贸易关系稳定、投资和项目合作不断深化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而且也是对巴伊阿三国希望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回应;四国之间总体稳定、持续向好的双边关系及多边关系为中巴伊阿经济走廊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撑条件.当然,中巴伊阿经济走廊也面临诸多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与G20框架具有相通的理念、相近的立场以及相关的合作领域,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融入G20框架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两者融合将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治理水平提升带来巨大机遇,但同时也会面临诸如诉求相异的国家间协调困难、G20机制因缺乏约束力而执行力不足等挑战。作为2016年G20峰会的主席国,中国应加强与各国的沟通和协调,努力争取G20成员国的认同和支持,加快G20机制化建设的步伐,加强各方金融合作,提高金融风险抵御能力,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纳入G20框架。  相似文献   

17.
李金华 《东南学术》2021,(5):108-119
实现对外经济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业较为集中,且影响力不断增大;中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年来,一些国家加强了对外国投资的审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随之面临更加严格的限制.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也是对外劳务合作业务量较大的地区;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的目的 国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助推了中国的脱贫攻坚.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建设、一般建筑、通信工程建设等领域,地域上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未来,中国对外经济合作要提升国际供应链的市场份额,构建现代跨国产业体系;加强外派劳务资源市场的培育,推动对外劳务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发挥行业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全产业链优势,形成中国建设品牌方阵;优化对外经济合作环境,进一步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胡海峰  窦斌 《人文杂志》2020,(10):30-39
"一带一路"是连接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途径,继续加强"一带一路"共建合作,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恢复和包容性增长。本文通过梳理"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欠发达,且地区差异较大。跨境投融资规则的构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进而提出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规则的顶层设计构想,即通过构建政府间的成本分摊和收益共享机制、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投资合作机制、国际资本参与合作的长效保障机制、跨境基建的定价和补偿机制、区域性风险预警防范和调控机制、投融资方的争端处理机制、跨境金融体系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协同机制等方式,打造"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补齐区域基础设施短板,改善落后国家的基建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区域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完善,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不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长期坚持非集团化对外经济政策的东亚国家也开始调整其原有的政策取向,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先后加入到了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列。然而,中、日、韩三个东北亚国家的政策调整并未成为推动东北亚制度性的经济合作的积极因素,到目前为止,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仍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究竟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呈现何种演变趋势,以东盟为主导的东亚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东北亚地区主要经济体的中国应该如何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等,都是学术界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王胜今教授主持的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东北振兴研究"课题组一直从事上述问题的研究工作,本刊将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发表,以期推动有关问题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东岳论丛》2017,(9):117-124
自古以来,中国与中南半岛关系密切。近几年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基于中国与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构想,中国与中南半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在铁路与港口建设、能源、通信设施联通和技术合作等领域先后达成多项合作成果。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市场中,鉴于目前中南半岛在交通、信息通信技术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巨大需求缺口,同时中国的资本输出、产能输出、海外工程承包、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等供给侧因素的影响,可以预期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与中南半岛仍具有坚实而必要的合作基础。"互联互通"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在"一带一路"发展新时期双边都值得期待的合作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