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9年日本众议院大选以来,普天间问题成为搅动当前日本政局动荡的焦点.民主党提出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主张,尝试着摆脱不对等的日美同盟关系.其结果,一方面普天间问题使执政的民主党不得不回归理性和现实,另一方面导致民主党与社民党分裂、冲绳县与中央政府对立,使民主党陷入被动应对的尴尬境地.另外,日本本土与当地行业间的竞争、知事和地方议会的选举、私有土地的归还等日本国内因素,使普天间问题的解决处于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2.
陈波 《太平洋学报》2010,18(10):50-55
近期,由美日核密约以及日本内阁更迭引出的冲绳问题再次成为两国媒体上的热点。"二战"以来,对冲绳的争夺反映出日美同盟关系由"不对等"向"对等"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而历史形成并延续下来的冲绳"民间—官方"模式既提供了一扇解读日本国内政治的窗口,也成为观测日美同盟关系走向的风向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日、美学者提出的日美关系存在两个周期的论点作出自己的诠释 ,认为 :以 1 91 1年为界 ,2 0 0余年的日美关系经历了从平等到不平等的两个周期 ,每个周期分为平等、过渡、不平等、准平等四个时期。 2 1世纪初叶的日美关系可定位为准平等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 ,日美关系的平等化趋势将进一步发展。这意味着日本将“普通国家”化。日美关系在 2 1世纪之内将进入第三个平等竞争时期。随着这一时期的到来 ,日美间的利害冲突势将增大。  相似文献   

4.
张勇 《日本学刊》2012,(3):27-34,158
美国的外压及日本国内政治力学,使得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持续政治化,也为该问题的最终解决提出了严峻挑战,即日美双方很难达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只能找到相对的利益汇合点。普天间搬迁之路仍不平坦,日美同盟亦将因此经受考验。现阶段,强化同盟关系依然是两国追求的目标,日美正在寻求切实可行的普天间基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日美同盟不仅没有终结,反而在强化。得以强化的日美同盟,显示出了新的特征,其原因涉及谋求同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与同盟运行成本的最小化、同盟国相互约束的强化、同盟参与国际和国内需求的强化以及同盟过去的收益产生对未来收益的预期等。在实现中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日美同盟的强化是中国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美日行政协定》是构成战后美日同盟关系及决定走向的重要文本,无论是协定内容中的每一项规定,还是协定草拟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反映出美国决策机构关于“美军驻日条件”的认知及美日同盟关系的定位。尽管处于“美军驻日条件”界定主导地位的美国军方,始终将日本看作是一个被征服的国家,没有作为一个对等盟国来看待,体现出战胜国对战败国应享有的绝对优越驻留条件。但是,在日本着力实施亲美的协调主义外交的强大攻势下,迫于来自美国国务院的压力,基于远东冷战局势的变化,从美日“良好政治关系”维护视角考量,美国军方不得不从坚决反对日方关于“美军驻日条件”的修改意见,转而做出让步。迄今,该协定维系着美日同盟关系,但“美军驻日条件”始终使日本处于“非正常国家”地位,制约了日本作为主权国家所应享有的对驻日美军的控制性权利。  相似文献   

7.
刘江永 《日本学刊》2002,2(5):132-148
美国对日政策历来是为其本国安全利益和全球战略服务的。它不是静止不变的 ,而是随着历史条件和利害关系的变化而调整变化的。抗战初期美国曾对日采取绥靖政策 ,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不仅给中国等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的民族灾难 ,也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利益。日美矛盾激化 ,使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对日宣战 ,促进了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美伙伴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龙 《日本学刊》2003,1(2):63-77
过去 4 0余年的日美伙伴关系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由 2 0世纪 6 0年代初建立经济伙伴关系 ,到 70年代中期建立政治伙伴关系 ,再到 90年代致力于建立军事伙伴关系。迄今为止 ,日美发展伙伴关系的历史进程尚未结束。至少在 2 0 10年以前 ,日美关系将继续向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东亚新格局与中日美关系国际研讨会设定了三个议题,集中研讨中日美三边关系以及与之关联的东亚格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从中美日的角度对日本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对未来中日美三边关系的基本态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对东亚合作与新格局的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九一一”事件以来,日美同盟与美韩同盟出现较大差异性。对美军全球部署调整中两同盟的军事功能进行比较可见:在美国亚太战略中,日美同盟地位中心化、美韩同盟地位边缘化;对两同盟在应对“朝鲜威胁”中的行为进行比较可见:在地区安全难题中,日美同盟手段军事化,美韩同盟手段政治化;对两同盟与中国、印度、俄罗斯的关系态势进行比较可知:在大国政治博弈中,日美同盟紧密化,美韩同盟离心化。  相似文献   

11.
民主党执政后的政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党执政后锐意推行政治主导路线,致使日本沿袭多年的官僚主导统治结构受到强烈冲击。但由于官僚系统的抵制及民主党的先天缺陷,这场旨在打破官僚主导体制的攻势逐渐减弱,在某些领域甚至有所后退。东日本大地震后,政府的赈灾不利更凸显了民主党执政团队在驾驭官僚队伍方面的失败。这一轮政官博弈最终以民主党放弃其竞选公约中的部分承诺为代价,形成了一种脆弱的妥协。  相似文献   

12.
丁兆中  谈家水 《社科纵横》2008,23(3):121-123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直至1972年美、日两国分别与中国全面改善双边关系前,美国和日本在东亚结成同盟共同遏制中国.宝岛台湾成为美日两国政府实施反华战略的砝码.这段时期美日两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阻挠海峡两岸走向统一,成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13.
由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恐慌程度,波及的范围,所引发的全球性问题都是空前的.它影响着国际社会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国际秩序、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日美同盟关系的转型与走向.本文试以全球金融危机为切入点,来分析日美同盟关系在新形势下的再强化与转型,进而从日美同盟关系的变化来揭示其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东亚新格局与中日美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5.
冲绳问题的复杂因素及其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绳问题的复杂性主要由两个因素构成,即被吞并被牺牲的历史记忆和战后至今的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冲绳问题的本质是日本的国家定位以及如何实现国家定位的问题。日本近代帝国主义扩张道路给冲绳留下了历史伤痕,战后冲绳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日美军事同盟下的基地而转化为复杂敏感的政治问题。冲绳问题背后所讲述的是近现代东亚国际秩序的变迁以及日本在这个变迁中的国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自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对外积极追求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并强化同盟体系,加之盟友日本的全力“迎合”,导致新一轮美日同盟的强化凸显意识形态议题色彩。在双边关系层面,美日两国通过强调意识形态一致性,提出基于共同意识形态的目标及推动意识形态化合作,试图将意识形态因素“内化”于同盟“肌体”。在与伙伴(盟友)间关系层面,美日两国欲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并构建多边合作规则,依据战略利益处理意识形态分歧。在应对竞争对手层面,美日两国通过对中国国际形象实施“污名化”,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并实施制裁,已达成对华发动意识形态攻势的政策协调共识。在拜登执政后美日同盟的强化过程中,意识形态既是目标又是手段,且具有极强的工具性价值,其实质是要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以及美日两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7.
朱颖 《日本学刊》2007,(3):47-59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占世界的40%。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崛起并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背景下,日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两国经贸关系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90年代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和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出现改变了日美两国的关注焦点等。日美经贸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处理日美经贸关系有双边和多边渠道,但建立日美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两国经贸关系的第三个渠道。中国应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8.
李广民 《日本学刊》2005,1(6):70-82
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发表涉台《共同声明》,再次使美日同盟涉台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美日同盟涉台最要害的是“远东条款”,从日本政府对“远东条款”一再解释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美日同盟涉台条款的演进轨迹,即无论美日与中国的关系如何,美日对中国做出什么承诺,“远东”包括“台湾”始终是日本官方的“统一见解”。《周边事态法》、《有事法》虽对美日同盟适应范围有所调整,但其在涉台方面并无丝毫松动。美日同盟涉台条款明显违背中美、中日在台湾问题上业已达成的共识,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对国际法义务和国际信义的亵渎。它阻碍了我国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更是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19.
经贸摩擦与大国崛起--日美经济战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勇明  贺平 《日本学刊》2006,7(3):99-110
中国已进入战略性贸易摩擦期。20世纪后半叶的日美经济战与入世后中美经贸摩擦具有较大相似性。本文系统回顾了日美经贸摩擦中“贸易摩擦———汇率摩擦———体制摩擦”的发展演变轨迹,厘清了三者的内在递进关系,并分析了入世后中国对外特别是对美经贸摩擦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战略性贸易摩擦是正在崛起中的经济大国与现有国际体系和国际主导国之间在经贸领域冲突博弈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结合对日美经贸摩擦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对比分析,简要概括这一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