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父爱昼无眠     
《北方人》2007,(8)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  相似文献   

2.
女友袖是自由撰稿人,给报纸杂志写文章,开情感专栏,擅风花雪月的爱情故事,文字婉约灵动,被很多恋爱中的女孩子喜欢。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自由撰稿人(或称自曲写作者)日益多了起来,听说在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同时,延续了数十年的不太合理的“专业作家”制度,也要逐步地取消,这些“专业作家”如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他们的名称将像国外一样由“职业作家”来取而代之。如此一来,这支“自由撰稿人”的队伍势必更加地庞大起来。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唐弢     
唐弢与鲁迅先生相识的媒介是《申报》副刊《自由谈》。《自由谈》在三十年代初的文坛上影响是很大的。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是绚丽多采,五光十色,相当热闹,相当活泼。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每天一篇属于议论性的杂感文章。它的撰稿人很广泛,真可谓是老、中、青三结合。其中主要的“台柱”是鲁迅和茅盾。他们一个用“何家幹”、“丁萌”、“干”、“游光”等笔名,一个用“玄”、“珠”、“郎损”,“仲方”等笔名每隔两三天写一篇,起到了擎旗引路的作用。一些老作家如叶圣陶、陈望道、夏丏尊等纷纷响应,一些左翼青年作家如艾芜、叶紫、何谷天、草明、彭家煌等也纷纷撰稿。当时才二十岁的唐弢也是《自由谈》的主要撰稿人。由于这个关系“不久便认识也在《自由谈》写稿的鲁迅,得到向他请教相学习的机会。”(《中国现代作家传略·唐弢自传》)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见闻     
《纽约时报》的自由摄影撰稿人吉尔伯森自2002年起一直在伊拉克游历,拍摄了一系列战争题材的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6.
克林顿访华以后,一位美国自由撰稿人访问在印度“难民营”中的西藏藏民生活情况,笔者据有关资料撰写了此文  相似文献   

7.
阿达是我的一个哥们儿,也是个自由撰稿人,早先在一家报馆做事,因为写了一篇令某些人头疼的报道,从此就走上了一条很残酷的生存之路——没有记者证、没有新闻发布会、没有红包,当然也失去了国家媒体记者各种丰厚的福利,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卖文为生者。好在阿达这人勤快,也吃得苦,没有他不敢去的地方,也没有他不敢写的题材,自然,这是他成名以前的事了。自从国内一家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8.
杨尚君的经历听起来很有些传奇色彩:从中学教师辞职做起了杂志编辑,又由杂志编辑做起了自由撰稿人,随后异想天开地开起了全国第一家专业卡通漫画公司。6年后的今天,她的“小樱桃漫画”系列丛书发行总量超过1700万份,仅注册读者就拥有300万人,其动漫产品还打入韩日等动漫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成为民族动漫品牌进军国际的一面旗帜。而她也成为身家数千万的成功女性。  相似文献   

9.
一个贫苦的农村女孩患了重病,好心人帮忙设法筹集捐款。一个省报资深记者去采访女孩,回来写了一篇真实的报道。文章没见报,只在网站登了,几乎没有反响。一个自由撰稿人帮女孩编了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某杂志发了,引来不少社会捐款。这是发生在笔者身边真实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正即使在8月中旬,加拿大北极圈的淳伯雷海湾也是一片荒凉的。小飞机降落在雪地上,伊莎贝尔·格若克钻出机舱,第一次近距离打量这个目的地,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和摄影师,她将在这个冰冷、潮湿、刮风不断的地方待上半个月,跟科研人员一起寻找独角鲸。猎物的学名叫独角鲸,在希腊语里是"独牙、独角"的意  相似文献   

11.
王小波其人其文存在明显的“逃离”意向,表现为小说中逃离和生存中逃离。小说中逃离主要指小说人物的逃离和小说叙事的逃离;而生存中逃离则着重从其自由撰稿人身份来考察对体制的选离,边缘处沉默则是对中心的逃离。逃离的起点是无趣,逃离的终点是诗意。在诗意放逐的时代,王小波的选择更显现其可贵性。  相似文献   

12.
赵本山看门     
冰山 《可乐》2011,(6):21-21
徐正超认识赵本山之前,是一个自由撰稿人。2004年,他为辽宁电视台撰写了两个小品剧本,尽管最终没被采用,但他的灵气引起了赵本山的注意。2005年5月,赵本山把他请到本山传媒集团任编剧。2005年12月,徐正超被委以重任——为"刘老根大舞台"的情景剧《今日升堂》写脚本。也许是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13.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显得有些空旷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向父亲提出要带他去医院看看,因为他这个年龄段的人嗜睡,没准儿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自己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生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第二天,我睡到…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刘书宏,网名老蛋。一个女儿的父亲、兼自由撰稿人、记录片拍摄者、广告人、素食者。天涯社区天涯杂谈版主,撰写有《祖国啊,我只是摆个小摊》、《中、港、台、美关于老妪摔掉门牙的新闻报道》等。出版有《你不就是希望我快乐吗》等。  相似文献   

15.
作为"自由撰稿人"作家,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深受文学生产场域和政治权力场域的制约。但鲁迅并非被动接受这些场域关系的限制,而是积极主动地应对它们,为自己的卖文为生和无畏抗争争取最大的言说空间。鲁迅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的大量杂文,就是他积极应对场域限制的产物。主动适应报纸的风格和版面需要,自觉调整杂文的内容与风格,并在政府当局的文网之下机智言说,让鲁迅的"自由谈"杂文深受读者欢迎,引领一时文风,在为鲁迅赢得了高额稿费的同时,也让其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宣扬。  相似文献   

16.
厦门时期的鲁迅:穿越学院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到厦门大学的初衷是从事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在厦门他以"学术"释闷.鲁迅在厦门大学期间所感到的寂寞和孤独,不仅仅是因为与许广平分隔两地,还因为他的文化思想与当时的学院文化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和矛盾.通过厦门和广州两个时期的亲身体验,他对当时的学院文化感到严重的失望,这是他后来离开学院派、成为自由撰稿人的主要原因,也是他同左翼作家结盟,开始新的文化斗争历程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吴为是被南方报刊发放的稿酬比内地高许多吸引来的,他的目的就是要做一名自由撰稿人。这些年,他在全国的大报小刊发表了60多万字的作品,虽然没有申请加入作家协会,也有资格吃写作这行饭。他风风火火来到珠江三角的邑城,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租好了一间低矮而潮湿的房子,白天大部分时间泡在图书馆,晚上就趴在那张简陋的床上开始做起生计来。  相似文献   

18.
我从小梦想把写文章当成我的事业。五年前我23岁时,梦想成真,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整日写稿、编稿。可是一年以前,我辞职了,做起了自由撰稿人。从此每天在家里读书、看电视、码字、做清洁,接送妻子上下班。 这样的生活,从一个层面看来,算得上自我驾驭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轨迹的自我局限。那是种海天仍在,却无一  相似文献   

19.
自由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却五花八门.哈耶克在对几种常见的被人们冠以自由的术语,如政治自由、内在自由、物质自由、行动自由等,逐一进行分析和澄清后,指出它们或是自由的延伸,或是自由的条件,或是对自由的比喻使用,而非"本真"意义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仅出自个体处于一种不受他人肆意干涉或强制的状态.哈耶克将自由从诸多变异中"还原"到它的"本真"状态,指出变异和虚假的"自由"最终很有可能导致对人们的压制和奴役.他对"本真"自由和虚假"自由"、自由和自由权的区分,对于人们深刻理解自由的含义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文的功能和写作语境决定了它对公文撰稿人个性的约束和限制。个性与公文写作之间的冲突在内容上表现为情感冲突、认识冲突和表达方式冲突;在形式上有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冲突。其成因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和公文撰稿人的个人素质相关。公文撰稿人作为一种社会职业角色,可以通过一定的心理调整与学养的养成来缓和、消解这些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