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是药三分毒,降糖药同样如此,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因为有些药物用药不当,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疗效,反而会产生相当危险的不良反应。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效降糖药。在各种口服降糖药物中,有些降糖药降血糖作用快而强,适合于轻中度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而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胰岛素拮抗激素减少,糖异生功能降低,加之老年糖尿病常并发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及胰岛素清除能力下降,尤其是血糖不太高的老年人,若过量服用这类长效降糖药,会引起低血糖反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轻者出现心慌、大汗、乏力、饥饿难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死亡等后果。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自主神经损害,低血糖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发现低血糖时,有可能为时已晚,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老年糖尿病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多以并发症为其首发症状,胃麻痹便是常见并发症状之一。这是因为糖尿病人体内血糖升高,糖代谢加强过多地消耗维生素民,造成维生素B;的缺乏,进而导致神经营养阻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影响胃动力,引起胃麻痹。在50岁以上的隐匿性糖尿病人中,胃麻痹的表现往往是仅有的症状,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有重要价值。糖尿病性胃麻痹造成的消化吸收障碍,还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和贫血,继而加重糖尿病病情。要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性胃麻痹,关键在于及早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其次,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B;…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胃张力降低、胃蠕动减慢,继而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学科里对此有一个术语叫"胃轻瘫"。胃轻瘫发病较为隐蔽,症状多不典型,其临床症状又容易与其他疾病(尤其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因此,常常被漏诊。在我国,大约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胃轻瘫,尤其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间,黑龙江省医院儿科肺炎患者明显增多,而有一部分孩子表现为只发热不咳嗽、只咳嗽不发热的不典型肺炎症状。医生提醒家长朋友,孩子久咳不逾,要当心肺炎。  相似文献   

5.
钟阳 《老人世界》2013,(3):49-49
生活中,名目繁多的药物使不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有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渴望通过更换药物,寻找到灵丹妙药来根治糖尿病。结果愿望不但没有实现,还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调治新知文建不少人都熟悉,“吃得多、喝水多、小便多、体重减少”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然而,新的警报提醒我们;一、糖尿病的发生率近年不断上升;二、患糖尿病后,“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减少;三、尿糖化验正常、空腹血糖却高。因此,必须提醒人们,尤其是老年...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逐渐成为困扰老年朋友的一大难题,除了众所周知的“三多一少”症状表现: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如果不能控制好血糖,严重的还会引起中风、心肌梗死、失明、尿毒症、足部坏疽溃烂等多种并发症。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不足1%,而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9200万,与此同时,中国大约有1亿人血糖不正常,这些人便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其中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受损)人群约6000万左右,当中每年又有10%即600万人,发展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江波 《老年人》2012,(7):53
李大爷最近有点呼吸困难,总是提不起精神,也不想吃东西,以为是伤风感冒所致,没太在意,只在个体诊所开了两副中药吃。两天后,李大爷的病情开始恶化,出现尿失禁、精神恍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参与急救的医学专家告诉李大爷,他患的是肺炎。很多老年肺炎患者刚开始发病时缺乏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很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据文献报道,老年人肺炎漏诊率约为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中患糖尿病的比率要比中青年人的高出3~6倍。近年在上海市某社区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为男性21.53%,女性17.34%。重庆市的调查结果也与此类似,几乎是每5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可是,这些人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的却不到一半。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很多病人并无明显症状,即使有些口干、夜尿多的症状,也当作老年虚弱所致。而糖尿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早诊断、早用药控制血糖,这是改善预后的必要条件。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自己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查血糖。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  相似文献   

10.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易患各种慢性疾病。由于慢性病一般都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等特点,再加之老年人本身的生理、心理老化特征,使得老年慢性疾病呈现出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病程长、病程重、恢复慢、并发症多、对治疗反应差等特点。老年慢性疾病又进一步导致老年人机体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1.
永亮 《老年世界》2010,(22):36-36
现在,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小孩也有的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有几个典型的症状,即多吃、多喝、多尿、消瘦,俗称“三多一少”。糖尿病形成的原因至少有两个,一个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以及饮酒过度等。二是情志郁结。现在的人,不但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更大。在工作上要有业绩,要与同事和领导处好关系;在生活上,  相似文献   

12.
张家庆 《老年人》2004,(4):57-5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虽好发于20~40岁女性,但老年人的发病率也占到了10%~15%,可见不容忽视。而特别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老年甲亢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以某个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或首发症状,从而掩盖了甲亢原有的症状。其中,以心血管症状为突出表现者,约占老年甲亢的2/3,不少老年甲亢病人首先在心血管门诊就诊,被误诊为心血管疾病者不少。此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甲亢病人,缺少怕热、多汗、易饥、烦躁等高代谢症状,常表现出心慌、心悸、胸闷、憋气、无力等心脏病症状,且活动后加重。一般常伴有心跳不…  相似文献   

13.
张瑞林 《老年世界》2008,(19):32-32
除了需要完全胃肠外营养,以及患有营养不良型脂肪肝和药物中毒所致的脂肪肝等病人不适合运动外,绝大多数的肥胖性、酒精性、合并Ⅱ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营养过剩性脂肪肝患者,均需要通过运动增加能量的消耗,以减肥降脂。运动降脂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不少糖尿病人都误认为多饮、多尿的症状是由于喝水过多所引起的,因此只要少喝水,就可以控制多饮、多尿的症状,于是就盲目地控制饮水量。哈医大四院内分泌科主任成志峰说,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糖尿病患者多饮水,实际上是对体内失水的补充,而且还有改善血运、促进循环、加强代谢及消除酮体等作用,是对人体失水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所以糖尿病患者不但不能限制饮水,还应适当多饮水。  相似文献   

15.
胡海 《老年世界》2007,(24):40-40
冬天来了,天气干燥气温下降,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威胁着许多老年人。这些特殊老年群体如何安全过冬?  相似文献   

16.
胡海 《老年世界》2008,(4):42-42
冬天来了,天气干燥气温下降,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威胁着许多老年人。这些特殊老年群体如何安全过冬?  相似文献   

17.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现有17.22亿人感染了结核病菌,每年有900万人死于结核病。在我国,近年来的临床统计表明,肺结核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老年肺结核可以是原发性感染,也可以是青、中年期就患病但没有治愈而迁延至老年期。老年肺结核起病隐匿,症状轻微且常不典型,通常所说的结核中毒症状例如低热、面颊潮红、盗汗等,在老年患者身上不一定都具备。症状与病情轻重不相吻合,有时肺内结核病变已经很严重了,但病人仍只表现出咳嗽、吐痰或痰中带血等一般慢性呼吸道疾病所共有的症状。按理说…  相似文献   

18.
水木云 《老年世界》2014,(16):39-39
人到老年,常常在不经意间患上不同程度的老年孤独症。其常见症状是:心情抑郁,整日郁郁寡欢;离群索居,不愿意和外界交往;内心空虚失落,缺乏对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人到老了多慈祥.但有些老年朋友动起怒来.丝毫不逊色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很有可能与以下一些疾病有关。甲亢患者身体各系统的功能均可能亢进。出现心慌、心率加快等症状,容易暴躁。服用甲亢平等药物,可有效控制甲亢症状。  相似文献   

20.
罗学宏 《老年人》2007,(2):54-55
一、防流感 流感对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最为严重。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流感不仅可能加速原有疾病的恶化,而且容易引发肺炎、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直接威胁老年人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