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突出反映的一个社会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必然原因和它对农村建设可以发挥的作用都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通过SWOT分析发现,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既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但是在没有外界力量的支持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要想获得成功有很大的困难.调查研究表明,构建一个由金融支持体系、创业辅导体系、创业机会集成体系、创业服务体系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率能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了农村社会的"空心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激发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是实现乡村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人特征、经济环境、政府政策、基础设施、创业融资环境以及创业教育培训六个维度,深入挖掘河北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稀缺的资金和人力资本,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空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融资难、政策支持不足、组织化程度低和经营环境差等问题,需要健全融资体系、出台税费优惠政策、构建创业平台和优化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4.
推动绿色创业、实施绿色新政,是各国政府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普遍策略。绿色创业是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活动,具有风险性、可持续性、产业生态性及创新性等特征。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是指返乡农民工以利润为驱动,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过程。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有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推动技术创新、缓解就业压力。当前,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面临绿色创业政策不够健全、绿色创业培训不够完善、绿色创业资金支持匮乏、绿色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大众化创业的进程。要解决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存在的问题,就必须用新发展理念武装返乡农民工头脑,健全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各项政策,加强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绿色创业培训,拓宽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融资渠道以及建立有效的返乡农民工绿色创业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5.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最主要问题。本文基于福建省龙岩市的调研数据,从融资渠道、融资可获得性、融资成本、融资效率等4个方面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的行为特征,进而从创业者年龄、创业者最高文化程度、创业年限、经营规模、行业类型、地区分布、社会资本情况等7个方面对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创业者年龄与融资成功率呈现明显的反向关系;创业者最高文化程度与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成功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随着创业年限和经营规模的增加,返乡农民工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成功率逐步提高,而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融资成功率却趋于下降;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行为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地区差异性;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行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超过半数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与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不同,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在城市里进行创业,他们创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赚钱,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实现自身价值、达到身心自由,这也是他们创业的主要动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面临很多困难,在当前重视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应该制定一些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尽快完成市民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西部地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推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贷款难、用地难、技术水平低、创业环境差等问题日益突出.政府要强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宏观指导,优化创业环境,健全创业引导、辅导和激励机制,在税费减免、金融信贷、建设用地、创业服务等方面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0个县1000个村的1720名返乡创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发现,现阶段我国返乡创业农民工呈现出地位相对更高、亲友创业普遍、互联网涉入程度低等生存状态。创办企业呈现出企业存活率高、创建方式单一、企业业务多与创业者原打工经历相关等发展现状。农民工返乡创业目前主要存在资金支持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经营环境严峻等问题。在当前背景下,要通过农村创业商事改革、加强创业培训、加强农村信贷支持、鼓励差异化竞争、理顺村企关系等方式来进一步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曾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特殊贡献的农民工正面临着出路选择。近些年出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农民工由生存诉求向发展诉求转变和递进的必然现象,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民工是富有潜力而又处于弱势的创业群体,需要建立完善的外部支持体系推动其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多个新生代创业农民工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动机、创业模式、创业资源获得、创业绩效、创业环境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描述,并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认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增加政府扶持力度、加强对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的扶持是目前政府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向,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发展不仅包括职业的发展,也包括能力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过程。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面临着观念、能力、制度、身份、文化等多方面的障碍,为此,要积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自我发展机制、政府推进机制、市场推动机制、社会支持机制、城乡互动机制和城市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返乡的理性分析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经济结构调整和惠农政策的影响是导致2008年下半年以来农民工大量返乡的主要因素。农民工的返乡引发了其收入的减少、子女的上学困难,返乡后的农民工难以适应农村的生存和生活,农民工返乡后给基层政府的治理带来困境。农民工返乡背后所反映的是农民工技能的缺失、农民工创业政策的不完善、土地流转还存在政策上的缺陷、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深化等问题。建议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完善社保制度,使更多的农民工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权益;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门槛;采取一些措施消除返乡农民工可能带来的一些治安方面的隐患;规范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39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较少,主观幸福感也较低,为"相对不满意"。不同性别、婚姻、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其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已婚者、80后、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者、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者,这类人群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其他类人群;女性、已婚者,这类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他类人群。同时,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性别、婚姻是预测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显著有效变量。为此,建议企业应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交往;社区应完善公共服务,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支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应不断学习,提升利用社会支持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特大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流动有其内在根源与特定路径,职业分类、生活方式与代际分化促使其形成不同于初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融入意愿,其流动路径的形成源自于其城乡生活经验的内在身体化,而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于"流动性"所带来的地域文化差异体验与"新家乡"情感意识的自我建构。新生代农民工治理策略在于分类考察不同职业打工者的日常生活,研究其社会融入的意愿动机、生活经历、群体组织以及社会交往等,在此基础上探寻如何重塑城市社会信任体系与文化价值观念认同,从而对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的福利政策、文化生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联条件与协调作用重新予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人才困境的成因,提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是解决该困境的主要力量之一,进而给出提升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赵蓉  王振亚 《学术探索》2013,(12):115-118
从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代际变化,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父辈们不同,他们希望能更好地融人城市,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就业、保险、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平等待遇。因此,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出发,寻找出其利益诉求的新变化及困境,从而探索由国家、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团体所共同组建的多方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主体意识逐步觉醒,他们开始寻求自由、平等的发展机会,期望身份认同,具有强烈的公共参与意识和权利表达诉求。为此,需根据其权利诉愿的特性作出理性的回应.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在理念上实现农民工身份的转换,即从农民工向公民转变。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真正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和平等的公民权利;畅通底层与精英问的流通机制,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的机会均等;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结构力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平等分享发展利益;优化权利救济制度,构筑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诉求的理性平台。  相似文献   

18.
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新思路,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成为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河南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情况,运用社会资本理论解释说明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农村的影响。发现新型城镇化在微观层面通过产业带动,促使农民工返乡临近就业,显著地缓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中观层面上通过拉近、扩展、强化邻里关系,增强了乡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信任、互惠和规范作用;宏观层面上通过空间集聚,大大增加了居民的公共领域及其利益交叉,进而增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这是结合社会热点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全新运用,丰富深刻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作用,揭示了新型城镇化对中国乡村社会的重构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帮助政府发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和漏洞,完善制度等,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现阶段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表现在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半截子城镇化,真正提高人的城镇化,等等。从整体上来说,城乡一体化建设既要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社保问题及其他新出现的问题,又要通过财税、用工、体制等各项改革,重点解决城镇的承载力与产业支撑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考察人口流动问题,就是坚持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来观察现实,是研究我国农民工回流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人口学、经济学分别从人口迁移、劳动力配置的视角出发来研究人口流动问题,却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农民工回流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户籍制度障碍、政府的政策效应、城镇和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等是农民工回流的外部社会原因,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别、健康状况、技能和家庭事件等是农民工回流的个体原因,农民工回流即是这两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在社会个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回流是农民工自主性的一种体现。虽然城乡户籍制度的二元区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工的回流,但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以及农民工对现实的考量才是回流产生的根本原因。主动回流与被动回流给农村社区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如何将这种农民工回流的能量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动力与智力,需要制度扶持和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