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殖民时期英属印度教派矛盾的加剧导致了穆斯林民族主义的兴起,巴基斯坦国家思想的提出是这场运动的产物。以阿赫默德汗的"穆斯林民族论"、伊克巴尔的"穆斯林国家论"和真纳的"两个民族、两个国家论"为思想基础和主要流派的"两个民族"理论是巴基斯坦立国运动的三大理论来源。作为英国落实"退出印度"政策的关键性步骤之一,《蒙巴顿方案》最终确认了成立巴基斯坦自治领的政治原则,"两个民族"理论实现了从早期穆斯林思想家的一种政治理想到建立穆斯林民族国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以语法隐喻理论作为框架,科技英语为语料,试图澄清名词化的外延和内涵,讨论名词化隐喻的两大类型"过程(process)名词化隐喻"和"属性(attribute)名词化隐喻"如何指导科技英语汉译,介绍了名词化隐喻指导下的EST汉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找出科技英语中的名词化结构的表达习惯,为科技英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像本书序言中所说,此书不是一本历史,也不是一本自传,而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对历史事件的一些回忆,既然如此,在阅读本书之前,读者应该对作者有个大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李方桂先生及其高足柯蔚南教授的合著《古代西藏碑文研究》,可以说是从语言文献学角度对古代吐蕃藏文碑铭研究方面最为重要的著述。最先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为英文版。由于刊行于台湾,大陆许多学术同行很难看到这部著作。汉译此书出版确有必要。译者早有整理出版李方桂先生著述的夙愿,因此早就与李林德教授取得联系,希望能授权出版李方桂先生著述。李林德教授与家属商量后,很快就(于2002年)给予了令人鼓舞的答复。2003年3月,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将本书汉译纳入了当年的科研项目,由我来具体完成。全书汉译工作主要是我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期间(2003-2004)完成的,完成后译者曾经请原书作者之一柯蔚南教授校订过一次,并赐中译本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书汉译工作开始以后,2004年2月,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决定合作编辑、翻译、整理出版《李方桂全集》。这本书就自然列入计划,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用繁体字本作为《李方桂全集》第9卷出版。不过,在此之前,承蒙《西藏民族学院学报》慨允摘刊,让读者先睹为快,此举实在令人高兴和感佩。在此译者谨代表自己,也斗胆冒昧地代表广大读者对学报同仁深表谢意。至于译文中在所难免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当由译者负责,希望读者多多指出,以便今后再版时更正。  相似文献   

5.
巴尔蒂斯坦位于巴基斯坦的北部,与我国新疆毗邻。这一地区历史上与我国关系密切,曾以"大勃律"、"巴勒提"等名出现于我国史书中,当地人称这里为"巴尔蒂域"(Baltiyul)即“巴尔蒂人之地”,  相似文献   

6.
《辽代社会史研究》是日本学者岛田正郎撰写的研究契丹、辽代历史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出版于昭和二十七年(公元1952年),发行量较小.昭和五十三年(公元1978年),因日本学界契丹史研究的需要,作者在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以后再版了此书,受到包括日本学界的世界各国契丹、辽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在不长的时间内,再版书亦基本售空.2007年,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何天明翻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译本也与读者见面.这有助于我国研究界更为全面地了解岛田正郎的学术观点,促进契丹史、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滇云历年传》是一部较有价值的历史著作,本文作者认为它的优长之处在于:1、纲举目张,简明扼要;2、是撰者的“一家之言”;3、全书强烈而鲜明地贬抑分裂,褒扬统一;4、保存了一些珍贵的史料。可惜此书一直未断句标点,又多鲁鱼亥豕之讹。标点此书,是本文作者少年时期即已萌生的愿望,半个世纪过去了,仍矢志不移,1983年后正式投入这项工作。经过几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宿愿。随着此项校点工作的完成,不少关于此书标点断句上的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廓清了书中的一些讹误。我们热情期待着这部《滇云历年传》校点本的早日问世,为我国古籍整理事业再添新花。  相似文献   

8.
1979年第3期《北方论丛》上发表的《石兄和曹雪芹》(作者戴不凡)一文,极力为其关于《红楼梦》是“曹雪芹在石兄旧稿《风月宝鉴》基础上巧手新裁改写成书的”观点辩护,竟把甲戍本首回开始介绍甄士隐(即“真事隐”)时的朱眉,主观武断地断读为: 能解者方有酸辛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然后加以发挥,说什么:“‘哭成此书’缺乏主语”,“‘哭成此书’的主语明是石兄,如非抄胥所漏,必  相似文献   

9.
《西域研究》2013,(1):97
此书的作者是著名的苏联突厥学家C.E.马洛夫(1880~1957年)的学生Д.И.吉洪诺夫,俄文本出版于1966年。汉文译者为姬增禄。汉文版作为《新疆通史》项目"翻译丛书"之一种,由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公开出版发行。《十至十四世纪回鹘王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汉文版的"前言"由《新疆通史》编撰委员会撰写,译者的"译后记"置于书的末尾。汉文版保留了原书由作者的老师Л.П.波塔波夫担任责任编辑所写的"简介"和作者的"序"。此书由"引言"、十一章正文、"结论"、"增补"和"附录"组成。"引言:问题的经过"是作者Д.И.吉洪诺夫对回鹘史及  相似文献   

10.
姚达兑 《阴山学刊》2010,23(3):38-44
《梼杌萃编》历来被埋没在故纸堆中,不受重视。近年有陈平原将其放在谴责、狭邪两类小说中讨论,王德威将其放在"梼杌"所具有的史鉴和"溢恶"两方面进行探讨,但都未对此书作整体性分析。此书继承了两大小说类型后,有意对其优缺点进行继承规避。其中,最突出的但被忽视的是此书对滥恶溢淫倾向规避的叙述。钱锡宝熟知官场,故能避免滥恶,反而在叙述中多有怜悯。钱氏对滥恶溢淫规避的表现,是将叙述由官场转向私域来探讨,一边规避,一边借以呼唤"真性情"。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到经济学家苏星的又一本经济文集:《计划·市场·价格》(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深感得益非浅。收入此书的是作者在1978—1982年期间所写的十三篇论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集中地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当前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周介吾  董雪 《理论界》2013,(2):22-24
"医药分开"是近年来医疗改革过程中的热门话题。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医药分开的意义、问题、国内外发展过程及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分析,讨论"医药分开"的政策在我国当下的意义,探索其可能实现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元人杨蠫所著《山居新语》一书,为研究元代历史文化较具参考价值的著作。学者!洪德曾论及此书之价值(!洪德、李军:《元代文学文献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114页)。此书于1956年即由德国历史学家傅海波译为德文,出版于威斯巴登。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余大钧的点校本,为学术界利用此书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本人在阅读点校本过程中,发现其中数处标点犹有未安,不揣谫陋,撰成此篇,以备学术界参考,并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科技的日益进步对于科技英语的翻译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发展最快、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的航空航天科技英语来说,对其进行深入的翻译研究至关重要.以Flying the Big Jets一书中波音777-200飞行实例(英航213:从伦敦到波士顿)的汉译本为例,详细地分析了卡特福德翻译范畴转换理论在航空航天科技英语汉译中的运用,为今后航空航天科技英语汉译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晨阳先生撰著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最近面世。此书由动笔到最终出版,历时七八年,可谓是一部倾注着作者心血的辛勤力作。周立升教授在此书序中指出,“该书内容丰富,评析中肯,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发前人所未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认为作者所进行的研究“具有开拓的意义”。这一评价不是虚誉。据我所知,凡是读过此书者大都有类似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一本有新意的哲学著作──评介《物质、意识、场》王步贵《物质、意识、场》──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沉思一书,已由上海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9月出版发行。作者任恢忠,"专职林业,痴迷哲学","本书系作者三十年业余研究的成果"。仅从上述简...  相似文献   

17.
上海图书馆收藏一部完整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本文通过对此书的部分卷帙与中华书局排印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相比勘,得出此本较上述二本更接近《永乐大典》原收录本的观点.这对于破除《四库全书》本的迷信,以及恢复此书原貌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之"情"可谓意蕴深远。贾宝玉的情感以"情不情"为特征,是一个包含了"色欲"与"纯情"的情感世界,寄寓了作者"情"的理想。黛玉之"情情"与宝钗之"情时"分别代表了宝玉的两种情感诉求而不可兼得。"兼美"钗黛的秦可卿作为贾宝玉的知"情"之人,是作者将两种情感糅合在一起的一个尝试。饱含着作者审美理想的秦可卿早早地退出舞台,为小说的结局奠定了悲剧的基调。  相似文献   

19.
《书影》,明末清初人周亮工撰。此人才学超群而仕途多舛,崇祯年间曾官御史;明亡,南奔投福王;清兵南下,即降清,历任福建左布政使、户部右侍郎、江南布政司参政、江南江安督粮道等职,然宦海沉浮,屡遭牢狱之灾,最终因被劾去职,卒于康熙十一年。顺治十六年,作者因事系狱,《书影》即作于囹圄之中。及出狱,曾于康熙六年将此书付梓金陵;康熙十年,有感而自毁其版;此书印数不多,数十年后,世间已少见流传,其子周在延四处搜访旧本,于雍正二年得人资助重刻,大概于雍正三年刻成,此书始得重新流行于世。乾隆三十七年《四库全书》开…  相似文献   

20.
读《中国园林艺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杰  蔡同庆 《学术界》2002,(4):271-274
《中国园林艺术论》全书五章是丝丝入扣、生气灌注的有机整体 ,作者用“文学钥匙”开启了园林艺术殿堂的大门 :将园林与文学内容联系起来考察 ,揭示园林的文学化倾向、将园林与文人的人格精神相联系 ,探讨了文人心性情趣与园林的关系、用文学研究的方法带入了园林艺术的研究。此书不仅是一本有关园林艺术的学术著作 ,也是一次有关世道人心的、充满着对于人的终极关怀的发言 ,是试图为当代人类建立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人性化的物质空间与精神家园的一种设计。但此书对物化于园林中的文人情怀也缺乏一种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