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上游地区,是连通南亚次大陆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重要通道,沿着这条道路西北印度的犍陀罗佛教艺术传到了新疆及内地。本文从该地区的佛教岩画中挑选了三个本生故事,即与犍陀罗关系密切的母虎本生、尸毗王本生和精进力比丘本生,分别与新疆克孜尔石窟中同类题材的壁画进行了详细比较,进一步证明了此地是犍陀罗与新疆之间的艺术桥梁。该地区作为早期佛教传播的中转地,直到7世纪以前都没有建立固定的寺院,因此从犍陀罗传来的寺院佛教艺术,在这里被转移到了路边的岩石上。这些佛教岩画生动展示了在古代全球化背景下丝路沿线地区经历了深刻的文化嫁接,并结出了全球本土化的果实。  相似文献   

2.
公元11至13世纪上半叶是中亚伊斯兰化时期。7~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中亚西部呼罗珊和中亚腹地河中地区;10~11世纪,在喀喇汗和伽色尼两个王朝的推动下伊斯兰教向东、向南传播,今中国新疆西部、阿富汗中部和印度河流域的居民陆续皈依了伊斯兰教;11~13世纪,伊斯兰教深入到中亚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亚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文从物质文化、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剖析了伊斯兰教对中亚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郑南琴 《理论界》2005,(1):100-101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刑法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刑事立法和司法承认和采纳这一理论。但我国刑法学界对此鲜有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这一理论的刑法意义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特殊的内涵,它包括民族关系、政治地位、经济能力、文化信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的和谐。本文以这一内涵为基础,分析了民族地区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以及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所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最后,提出了面向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集体行动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博 《理论界》2006,(4):81-82
本文对当代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并讨论了该理论对宏观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以及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自二战以来,中东地区以其无可替代的地缘价值和石油资源,成为国际政治角力场,悠久而复杂的历史际遇与独有的宗教、民族、教派和部落以及资源禀赋,为其披上层层神秘的面纱.王联博士的新作<中东政治与社会>便以最简洁的数字条理介绍了中东地区的最本质的特征.本文介绍此书的基本架构和特色,并着力推介其提炼的当代中东研究的五个核心概念,以期进一步探求这一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喜马拉雅,这座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从西边的阿富汗向东一直延伸到缅甸和中国。在这块面积广大的陆地上,有着世界上十分荒凉,不适于人类居住,甚至难以涉入的一些区域。千百年来,有几个民族一直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这个地方在人种学和文化学上的差异,在艺术上也有所反映。喜马拉雅的文化传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克什米尔、尼泊尔和西藏这三大区域所受的地理因素的影响。其中,克什米尔和尼泊尔地处深山峡谷间,地域十分狭窄,但他们在文化上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其居住地区的范围。而西藏,则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区域,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中,它始终保有这一地区在文化上的支配地位,尤其是在西起印度河,东到布拉马普特拉河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性变革时期,本文对这一时期哈密人衣食住行进行描述,分析这一地区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影响与融合以及特殊地理位置构成哈密人生活面貌的别样性。  相似文献   

9.
郑阳 《理论界》2010,(8):121-122
本文详细介绍了埃及历史学家马涅托对犹太人出埃及这一事件的记述,分析了其中的反犹要素,并指出造成马涅托"恐犹症"的历史原因以及马涅托对古代世界反犹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在世界范围传播,曾经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伊斯兰教创立后阿拉伯人的武力扩张、征服和殖民,在一个多世纪中占踞了东起印度河,西临大西洋,北自中亚,南到撒哈拉沙漠的广袤地域,并进而由此向世界其它地区幅射。正是在此次传播浪潮背景下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包括新疆在内)的。第二次则是因成吉思汗蒙古骑兵的远征,  相似文献   

11.
《长恨歌》、《梧桐雨》和《长生殿》三部文学作品遵循了两大规律,即爱情与责任双线并行的文脉规律、爱情与责任双线汇聚生成结局规律。两者对立时悲剧发生,和解时成功团圆。而且这两个规律也通适于多数古代爱情作品。规律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自由爱情的享有者与责任自觉的担负者必须是同一主体。两大规律的发现,既昭示了古代自由爱情通向现代爱情的必由之路,也使我们对当下文学研究以及创作中把爱情或责任,尤其是前者绝对化的趋势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2.
《大唐西域记》汉译地名出现的逻字,一方面是西域语的音译,具有标音作用;另一方面,又包含意译因素,表示名称所指对象,处于自然天险的边缘,以高山大川等作为边界。这类名称涉及作为边界的西域邦国、城邑、山水,集中分布在南亚次大陆北端,以古代北印度、覩货逻故地居多。作为邦国、城邑、山水、边境的天险有葱岭、印度河、喜马拉雅山等,都是高山巨川。书中的逻字暗含边缘、遮拦两种意义,在词语义项演变链条中处于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三江并流区是我国多种类型贫困的重叠区,该区域是我国限制开发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平衡区。由于区域的特殊性,三江并流区的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率高、致贫因素复杂等因素贫困程度比较高。针对其致贫因素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通过采取培育制度安排、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乡村能人、发展乡镇经济等内生增长方式对该区域构建特色反贫困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园艺业在三峡库区移民高效生态农业中的战略意义。从三峡库区的实际出发 ,分析了库区园艺业发展的现状和难点、机遇和方向。指出了园艺业的发展不仅能给库区移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促进库区农业、环境、社会的持续发展 ,而且能确保三峡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长治久安。并针对目前库区园艺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库区高效化、生态化、产业化的园艺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西部地区宗教认同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几个典型宗教认同状况的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的个体普遍有宗教认同,并对其共同的特征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李喜霞 《兰州学刊》2011,(1):140-143
文章通过全面调查历史文献,针对现有研究未能给予关中水灾以充分重视的缺憾,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晚清关中地区水灾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晚清时期关中水灾频仍,呈周期性分布,且有不断加剧之势;水灾区域分布很不平衡,渭南地区最甚;然1852—1876水灾平缓年间,水灾旱灾交替出现,其交替期最初为十年左右,后转变为两年左右。究其原因,19世纪以来的西北地区气温进入寒冷时期是水灾出现的自然原因,而政治格局的动荡使水灾呈现更为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邵循正是20世纪我国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近代中外关系史是他最早得以成名的研究领域,也是他在建国后重点予以关注的领域.本文集中论述了他在这一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地域型政区管理的发展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仅停留在各类区域的管理实践层面上,尚缺乏统一的理论上指导。鉴于此状况,本文提出了"地域型政区管理学"的概念,并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础设施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本条件。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四川自贡,如何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在自贡市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自贡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自贡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措施,以期对自贡或类似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