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和特定范围内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性或同一性,但一旦超出特定范围,二者之间就有不可忽视的质的差异和区别。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从属于地域文化,而游牧文化则从属于经济文化;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的分布与草原地带的分布则不尽相同;从其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从其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相似文献   

2.
傅千吉先生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5年第3期撰文认为:甘青川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是汉藏文化活跃地带,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历史上称为康巴藏区和安多藏区,这里不仅拥有游牧经济文化类型,还有农业、半农半牧、半农半林等多种经济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3.
《新疆社科论坛》2009,(3):F0003-F0003
身为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仲高先生是为数不多的研究西域文化的本土学者,同时,他还致力于新疆旅游文化研究。仲高先生提出的有关西域文化的界定、类型、特征的理论,以及对西域文化与东西方文化关系,西域史前文化中的彩陶、岩画、石人、鹿石功能问题,西域文化史论,西域文化的深层结构的研究和新疆旅游文化的研究都具有学术前瞻性和开创性,其研究成果已经被学术界公认。  相似文献   

4.
在历代屯垦戍边策略持续推动下,西域一直实行双轨制。即政治上郡县制与羁縻制双轨运行,最后建立行省;经济上,绿洲农耕经济与草原游牧经济并行不悖,最后农业文明全面取代游牧文明;文化上,中原汉语文教育(包括官学与私塾)与胡语文教育共生共荣,最后华夏汉语文教育全面告捷。双轨制是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边疆地区的成功典范,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得更为出色圆满,求得西域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1980年以来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文化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澍  马啸 《西域研究》2008,(2):116-124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文化是与古代中原农耕文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采用文化类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方法.成果体现在基本概念的厘定、游牧民族的历史与社会、游牧经济、宗教与习俗、游牧生态环境观等方面,对其加以梳理总结,有利于该问题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西方学者关于游牧文化起源研究的简要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期西方学者对于游牧文化起源的解释通常是围绕将游牧作为渐进式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展开 ,近年来西方学者则倾向于游牧出于混合经济 ,认为游牧专门化的动因包括自然条件变化、人口压力 (以及相应的农业扩张、都市发展和聚落扩展 )、工艺专门化、贸易联系、政治环境、迁徙等方面 ,其中Khazanov对于欧亚草原及沙漠 (半沙漠 )地区、近东地区、中东地区、非洲大陆、欧亚北部地区和亚洲内陆高原游牧业起源情况的总结代表了西方学者近期的整体性认识。本文首先对这些情况进行介绍 ,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学者在游牧起源问题研究上的基本取向进行了评述 ,并且指出了其在中国游牧业起源研究问题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域萨满论     
西域萨满论刘宾自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建立在"万物有灵论"(泛灵论)基础上,以巫术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形成了。它最早产生于我国东北边疆和西伯利亚的森林和游牧部族中,随着游牧文化的移动而被带到西域。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整个北方草原地带和...  相似文献   

8.
游牧文化自秦汉起就以其独特性而成为我国三大经济文化区之一。它不受上层文化章法、图式的影响 ,无拘无束 ,是人类智力、艺术才能和本性的自然流露 ,是集功用与审美为一体的艺术创造。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处处体现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洽、和谐、一体 ,草原上的点点蒙古包与散落的羊群是游牧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生活意境 ,也是游牧文化与自然环境融会贯通的典型写照。正是在这诗情画意的岁月里 ,游牧文化始终执着地表达着一个古老而新鲜的主题———“天人合一”。一、生态环境对游牧文化的影响生态环境是由地形、气候、土壤、岩石、水源…  相似文献   

9.
包玉山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8(4):241-246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碰撞、角力的结果,是农耕文化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并淹没了游牧文化。在草原地区成为主导文化之后,农耕文化之思想观念得以制度化,成为约束该区域人们行为的有形制度,并对草原生态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游牧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保护它可以起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同文化在是否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一层面上具有可比性,比较的尺度或标准当然是生态伦理标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肯定是文化平等的问题。没有文化的平等就根本谈不上民族间的平等相处的问题。各种文化的平等对话是各民族相互增进理解和团结的无形制度基础。因此,主张或提倡文化生存与文化平等对于内蒙古草原地区的人们来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域高尖帽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西域高尖帽的分布、类型、与相关民族的文化关系、渊源 ,以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