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区域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核心。综合全省情况,佳木斯市虽然处于沿边开放带,但是其口岸作用弱,佳木斯市主导产业不明确,缺乏区域经济长期、整体的发展战略,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佳木斯市经济的长期发展。本文正是通过区域经济理论与佳木斯市产业发展实践的结合,提出了构建绿色农业、旅游业和资源回收产业的发展框架,探寻佳木斯市经济发展的长久之道。 相似文献
2.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发展战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魏后凯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10-13
文章从一般理论层面,提出了一个区域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同决定的假说。作者认为,区域竞争力既决定于宏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即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又决定于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两种优势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由此形成了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把区域发展战略分为4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3.
马长军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5)
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但在体系构建、管理体制、资源配置、发展速度等方面还存在问题,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医学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为体系应向市场化、国情化、国际化、系统化迈进.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缓慢与资本积聚相对匮乏密切相关。在人力资本积聚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系上,必须以发展教育和体制改革作为突破口,通过人力资本的积聚,达到山西省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推动江苏区域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本文基于非均衡、均衡发展理论,以"三极一带多节点"非均衡空间开发为切入点,努力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模式,在非均衡发展中构建江苏沿海地区均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青海社会科学》2016,(5)
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于近年兴起,为研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不同以往的理论范式和观察视角,认为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要义在于遵循要素禀赋确立的比较优势,不同国家或经济体的发展战略和现代化道路各不相同。政府职责在于因势利导,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设施,补偿可能出现的外部性成本,将经济增长潜力变为现实。如果以新结构经济学视角观察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现实,可以从产业结构、创新战略、市场体制、政府职能等四方面梳理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致脉络,并以此为指导确立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确立比较优势、重塑产业政策、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市场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和西部地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 ,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使得区域经济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问题 ,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 ,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问题。自新中国建立至今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 ,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粗浅的分析。一、均衡战略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所谓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其主旨在于强调缩小地区差别 ,主张国家投资布局应以落…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践效果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剑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18-20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以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经济建设的实践,使我国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向沿海倾斜的程度过大,结果使区域经济差异在发展中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与海西发展战略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缘于地缘经济关系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国既是东亚的大陆国家、也是西太平洋的海洋国家,但中国长期的自我中心意识导致了封闭和衰落、世界经济中心的迁移又加剧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封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策略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意识的战略回归问题,即推进世界经济中心再次向中国转移。与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中心向亚洲和中国转移相呼应,中国区域经济将逐渐形成"两线两圈一中心"新格局。构建连接南亚(印度洋)、西北亚两条战略通道和以京津冀为中心的东北亚经济圈、以珠港澳为中心的东南亚经济圈、以长台闽为中心的亚太经济中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战略取向。其中,构建亚太经济中心是核心工作。由于台湾与大陆目前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构建亚太经济中心需要提升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地位,促进福建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到海峡经济区、再到长台闽亚太经济中心的"四级战略提升"。 相似文献
10.
11.
建国以来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先后采取了“均衡布局”、“沿海优先”和“西部大开发”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三种战略一脉相承 ,可以看作是西部开发的三个战略步骤 :“均衡布局”战略奠定了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沿海优先”战略为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在技术和财力上提供了可靠保证 ;“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直接投资的力度 ,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开发思路 ,其必将给西部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比较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可以划分为若干区域,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要素禀赋和历史发展基础、社会人文条件等各方面的差异。区域之间既然存在差异,就一定具有某些优势和劣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客观地分析、论证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布局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各地区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主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的区域竞争正在由个体竞争走向群体竞争。在这种群体竞争的新时代,城市群正日益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导地区,成为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从国家层面看,当前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整合资源和产业链,强化分工合作和一体化,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并以此为载体推动形成长江中游经济区,使之成为世界规模级的人口、城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密集带,成为引领和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对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比较优势与超比较优势--论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短期和长期、静态和动态之分。从短期和静态来看,我国应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但是,从长期和动态来看,我国则应该发展某些目前没有比较优势但对我国经济具有主导意义的产业,以创建新的比较优势格局。特别需要关注的是,除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以外,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超绝对优势和超比较优势。我国政府应该推动自主的技术创新,培育某些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 50 - 70年代以内地工业发展为重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到改革开放后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的演变过程。世纪之交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西部发展战略 ,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这一战略的实施 ,必将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对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党和国家实行的一贯政策,为实现这一宗旨制定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方针,并据此制定了主要政策和战略措施。从总体思路来看,改革开放的20年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方面所实行的基本方针,召开了三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民族工作会议,制定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战略,为实现56个民族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后工业社会,服务经济已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从经济学和战略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分析和规范研究方法,在梳理服务经济理论、剖析服务经济本质的基础上,推导出服务经济作用于区域竞争的4条战略路径:专业化分工、科技进步、服务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探究了区域获取竞争优势应采取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上,理论界长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其二是区域非均衡增长战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手段,均衡发展是最终目标。通常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实施不均衡发展战略是被视为促使经济快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经历了从区域低水平均衡发展战略到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一系列转变过程。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促进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缩小区域经济差别,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令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的新支点。那么江苏发展高新技术的着眼点在哪里,除了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扶持 的力度外,还应以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产品群为重点.通过深化改革和科技集 成,引导高新技术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