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几部彝族英雄史诗中,流传最广(云、贵、川等西南彝族地区都有流传),影响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是<阿鲁举热>(贵州地区名为<支嘎阿鲁王>,四川地区名为<支格阿鲁>)这一部.这是同一部英雄史诗的三种地方变体文本,其史诗框架和基本内容大体相同,但在一些具体内容或篇幅长短、诗歌艺术特色上有些差异.这部云南版本<阿鲁举热>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思想内容涉及古代彝族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各个地方,特别是在古代彝族先民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婚姻制度等方面有自己的特性,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和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彝族毕摩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毕摩是彝族毕摩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传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在继承弘扬彝族传统文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彝族文字是彝族古老文化及其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彝族文字字符中闪现着彝族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智慧和力量。彝文字符内涵包含了彝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蕴藏着彝族哲学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成就。本文以彝族族名与彝文字符渊源,彝文字符蕴含的文化内涵,彝文字符的文化创意性,彝文字符中的文化变异表征,彝文字符中客观事物特征体现为内容,阐释了彝族文化在彝文字符中的表现情况。彝文不仅记录了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其字符本身的文化内涵也记录了彝族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4.
彝族文化研究虽已成就斐然,但彝族文化的审美研究还是十分薄弱而近乎空白的新课题。现通过彝族文化的审美研究,挖掘、整合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审美资源以充实现有的美学研究内涵;进而探索各少数民族审美研究的新路向,为建构少数民族美学作准备;同时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彝族文化的研究向深广发展。  相似文献   

5.
彝族的经济价值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彝区经济有长足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汉区相比较总的来说却十分落后。这与彝族传统经济价值观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不无关系。彝族传统经济价值观,不仅与彝族经济长期落后有关,而且上升为文化层次,使之成为影响彝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价值系统作认真的反思,进行认真的讨论。 彝族传统的经济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重义轻利  相似文献   

6.
彝族同中国各民族一样,是诗的民族。她不但善于用诗的方式来进行思维,而且有着丰富的诗歌理论遗产。彝族古朴的诗学遗产充分体现了人和诗的本质,从而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博雅精深的思想文化成就。 《彝族诗文论》、《论彝诗体例》、《论彝族诗歌》这三本书,现系统地搜集了彝族古代十二位大布摩用彝文写就的民歌体十二部诗歌论述,这些彝族文化的珍贵遗产,对于研究彝族文化的民族特点,研究彝族诗歌的根本特质,研究彝族的思维方式等等,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苏拉则论     
阿苏拉则是彝族最为著名的一位英雄祖先,因其在毕摩文化及其他各方面的卓越成就,在彝族毕摩和民众中享有最为崇高的成名.  相似文献   

8.
《玛牧特依》是流存于大小凉山彝区的长篇训世箴言录 ,是记录和宣传彝族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经典文本。因其在奴隶制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形成 ,在思想内容上 ,必然带着特定历史烙印 ,呈良莠并存状。但就其语言艺术成就及哲学思辩、生命意识、文化精神而言 ,揭示出彝族传统世俗社会道德体系的同时 ,凝结并展示了彝族人民独特的语言文化智慧和卓异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9.
"德古"属于一种社会分层,是彝族社会的民族精英,他们不经过选举或任命产生的,而是由其本人的办事能力和威信自然产生的。他们是彝族民间社会主要的纠纷解决人,是彝族民间秩序的维护者。彝族重视家支内部的团结、追求和谐的传统文化是"德古"能调解纠纷决定因素;"德古"是彝族民间自发生长的乡土权威人士,也是调解纠纷的媒介和见证者。了解"德古",对于促进彝族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在这里,他们写下了自己光辉的历史,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样,彝族的信仰与禁忌也就成了其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它是在彝族先民们与大自然搏斗求生存的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与彝族先民们的原始宗教意识和世界观是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的。对于彝族的信仰与禁忌或具有宗教意味的崇拜与习俗的研究,是了解彝族历史衍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信仰与禁忌是潜意识的宗教式崇拜的派生现象禁忌是人类广泛具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彝族是西南地区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它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在文化传承方面,彝族也像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面临着文化的流失,但是从大凉山的彝族人办的彝族服饰文化节,也看出了彝族人在努力地为自己的文化做宣传和发展。民族间的矛盾总会有,但是希望我们可以去除文化间的隔阂,与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起来维护他们的民族特色,也希望今后可以使世界都了解中国的56各民族。  相似文献   

12.
《山神》是彝族青年影视剧作家克惹丹夫的代表作,也是凉山彝族作家自己创作,被搬上荧幕的第一个电视文学剧本。本文就《山神》的人物塑造、结构特征,以及所揭示的彝族文化精神内核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和论析。同时,对克惹丹夫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作了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凉山彝人火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火文化与彝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彝人对火的理解与禁忌承载着他们对社会、自然的理解与敬畏,如何利用火文化及其所蕴涵的内涵服务于彝区的建设将是彝族火文化时下面临的新话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彝族是我国西南的古老民族,拥有丰富的彝文典籍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理念,来源于先民天地人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他们的自然崇拜活动中,不仅体现出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更有着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彝族传统文化同样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在彝族的兄弟意识、社会结构、伦理教育与女权现象中.  相似文献   

15.
凉山平坝彝族主要指居住在安宁河流域平坝地区、以种植水稻为生、汉化程度较高的那部分彝族。由于与汉族接触较多,他们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受汉文化的影响也较深。本文主要以喜德大石头和冕宁漫水湾平坝彝族的丧葬习俗为调查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揭示所发生的文化变迁及其影响,并认为:平坝彝族葬俗的变迁并不是单一方面所发生的文化变化,体现出的是文化叠合与文化选择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谈谈对藏、彝族学生的现代汉语教学余惠邦藏、彝族学生使用的母语是本民族语,汉语则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所以,现代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这些学生都是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操双语者,但他们的文化程度、母语水平和汉语水平又参差不齐,三者相互影响。好在他们进大...  相似文献   

17.
对彝族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彝区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培养出一大批有用人才,为国家和彝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其他民族比较而言,彝区现代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通过对彝族人口的文化程度与其他民族的比较以及彝族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异反映了彝族教育的现状,并分析彝区教育滞后的原因,探讨促进彝区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彝族文化网络中的瑰宝──彝族《支格阿龙》研究罗曲“支格阿龙”,又称“支呷阿鲁”,云南称之为“阿鲁举热”,主要流传于操彝语北部方言的群众中。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是彝族人民的精神食粮,给人以美的享受,其直接的价值首先是审美功能及其作品所表现的审美意识。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沙马、施袁喜、鲁娟等几位彝族青年诗人,分别从诗歌意象、文化内涵、语言特点等方面对他们的诗歌进行简单评析,力图通过他们的诗歌概括一些当下彝族青年诗人创作的特点,展现彝族汉语诗歌的一些面貌。  相似文献   

20.
试论彝族烟盒舞的文化传承及其特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盒舞作为彝族的一种文化艺术,能在滇南建水、石屏一带彝族中产生、发展,流传至今,成为一种舞套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成就较高、流传面很广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这并非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从民族社会学的观点看,其产生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必然性。它和彝族的社会历史密切相关,具有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