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3-99
文章梳理了苏南古镇形成及演变的经过与特点,分析了苏南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和要求,将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框架中,提出了苏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模式,即旅游先导、核心保护、产业升级、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南浔属湖州市,距市区东30公里,面积34.2平方公里,人口4.5万。南浔地处水乡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据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南宋时就已繁华,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由于丝织业和丝市的发展,成了江浙一带商业重镇,“水市千家聚,商鱼舟结邻”、“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是当时南浔水乡商镇的写照。20世纪初,这里生产的“辑里湖丝”驰名中外,曾多次在国外举行的万国丝绸博览会上获得好评。南浔距上海、杭州、苏州都只有100公里左右,长(兴)申(上海)运河东西穿越,交通便捷,成为浙北与上海浦东接轨的前沿重地。如今这里的年商品交…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古镇的文化特色正逐渐消失,传统文化空间的地域性遭到了严重破坏。复州城作为辽宁省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其空间文化生态的保护与更新尤为重要。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复州城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对复州城的文化生态基础以及文化生态与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复州城文化生态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文化生态网络的全域式构建、文化生态特色的凝练、文化生态廊道的全景式构建、文化生态氛围的传承与保护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为复州城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其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论古村镇的非物质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锡诚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3):13-16
一座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镇,往往就是一个社会和一段历史的缩影.目前国家出台的保护古村镇的文件,主要保护的是古村镇的物质文化遗产,毫不涉及其所蕴藏的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镇(村)"所要保护的,既应包括优秀的、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古代建筑群,也应包括在这些聚落里蕴藏着的传承既久的乡土建筑之外种种其他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浙江乌镇、西塘和河北暖泉三镇为例,阐述了古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性及其在历史风尘中的流失情况,从而认为古村镇的保护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双重保护,而不应该只是单一的物质文化保护. 相似文献
8.
南京历史文化名镇——浦口三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F0003-F0003
地处长江之北的南京浦口,元代为浦子市,也称浦子口。
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浦子口城(原浦口区内东门、南门范围内),是捍卫京师的驻军重镇,形成以东门卫所大街为代表的南京江北老城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称浦口市:民国17年(1928年)改为浦镇区,成为民国时期南京的第一大镇, 相似文献
9.
戴宏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57-60
历史文化名镇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和不可再生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旅游发展和原始风貌保护的一系列矛盾。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视角下,分析历史文化名镇功能定位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合理的责任分担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以多元参与、各尽其责、充分作为等发展思路,促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入选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的20个镇(街)名单,大埔县百侯镇名列其中,是梅州市唯一入选的镇。据了解,百侯镇是梅州市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120多座保存完好的官厅式明清客家古民居。 相似文献
12.
13.
汪永平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F0003-F0003
位于太湖西岸宜兴市的周铁镇,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2014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铁镇与太湖紧邻,太湖岸线长达20多公里,沿湖风景优美,通湖港口有25个,形成了绿色水运格局,是典型的水乡城镇。这里早在周朝就形成了建制,周代铁官所在,得名“周铁”,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周铁镇历史悠久,人文汇萃,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教授、高工就有约500人,其中有两位工程院院士,著名书画家尹瘦石也是周铁人。周铁有“阳羡状元地,周铁教授乡”之美名,被人们誉为无锡西门外第一镇。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汪永平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F0003-F0003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为我国著名的陶都,它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为江南旅游胜地之一。丁蜀镇以盛产陶瓷而闻名中外,陶文化源远流长,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产品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陶都”,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18.
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文化工作会议上,革命老区南雄市珠玑镇文化站荣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称号。这是南雄市第一个被评为省特级的乡镇文化站,也是这次获评的韶关市两个省特级文化站之一。珠玑文化这朵奇葩在南粤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绚丽了。珠玑镇是广东省的中心镇,南雄市的副中心,是南雄市中部地区的商贸中心,农产品集散地。该镇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是粤北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旅游区,曾荣获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发现中国魅力小城、广东著名的文化之乡、韶关市文明城镇等称号。珠玑镇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把建设文化强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软件和硬件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12公里处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岩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附近多青色岩峰得名。青岩古为屯田驻兵之地,素有"茶马古道"、"南部要塞"之称,与黔东南镇远、赤水丙安、锦屏隆里并称贵州省四大古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