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析因与转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业不良是指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某些因素导致学业迟滞.影响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心理因素主要有成就动机、学习兴趣、自控能力、解释风格心理复原力水平等;解决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的对策有明确成就动机、创设学习需求、培养积极品质、提升自我效能感与构建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帮助大学生成长是高校教育者的责任,而成长亦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过程。在大学生的学业生涯中,教育者对其因材施教,科学引导,有助于教会大学生自主思考,合理定位,规划好学业生涯,具备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冬云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112-113,126
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245名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学习成败的归因倾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倾向于将英语学习的成败归因于努力和情境因素;(2)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其英语学习成败的归因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3)将英语学业不良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归因进行比较后发现,英语学业不良的大学生倾向于将英语学习的成功依次归因为努力、情境、运气和能力,而将失败依次归因为努力、情境、能力和运气。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校大学生数量激增,学业质量有所下降,既加大了教育产出的成本,降低了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对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从对高校大学生学业质量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学业质量下降成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应对的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前,90后大学生的表现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频频报道的90后学生因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就业方面受挫等做出的极端事件,让人深思。家庭社会因素、不良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个体自身因素是造成90后大学生受挫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此要从提高家长责任意识、改革教育体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方面提高90后学生受挫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90后大学生的表现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频频报道的90后学生因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情感问题、就业方面受挫等做出的极端事件,让人深思。家庭社会因素、不良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个体自身因素是造成90后大学生受挫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为此要从提高家长责任意识、改革教育体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方面提高90后学生受挫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优等生与学业不良学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对大学优等生和学 业不良学生共计99人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大学优等生和学业不良学生在稳定性、 怀疑性、幻想性和自律性因素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应用人格因素方面,从事专业有成就的 人格因素和学习成长能力因素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认知因素并不是造成大学生学习成就 高低的最主要因素,非认知因素与认知因素 一样都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导致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作出的成就高低。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不良行为与高校矫正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容易引起部分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更严重的会导致犯罪的发生。引起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仅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建立系统的高校矫正机制,限制或消除导致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因素,有效地转化其不良思想,矫正其不良行为,从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瑞文测验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82名学业优秀与182名学业不良高中生进行了心理素质(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四个维度的17个因素)的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1.总体比较,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在心理素质各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2.分性别比较,男生组在智力、创造力等15项因素上差异显著;女生组在智力、抱负等12项因素上差异显著;3.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学生在个别因素上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对双语教育两类模式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业归因倾向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类模式学生对学业优良的归因倾向具有一致性,即学业优良是因为平时努力、学习能力较强、浓厚的学习兴趣;两类模式学生对学业不良的归因倾向有差异,一类模式学生将学业不良归因于学习能力差、汉语和英语基础差,二类模式学生将学业不良归因于学习能力差、努力不够;两类模式学生对学业优良的情感体验、未来的努力期望、成功期望具有一致性;两类模式学生对学业不良的情感体验、未来的努力期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在单字构形方面不同之处的对比,配合史书中有关中国古代特定时期书写条件的记载和能够反映这一特定时期书写条件的地下出土实物的分析,论证了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字书写排列形式产生的原因,并据此否定了西方某些学者所言“‘自右向左,自上向下’的典籍文字书写排列形式是中国人所天生具有劣根性的最初表现”这一错误说法。  相似文献   

12.
严复是近代对国民素质及其教育始终予以最深切关注的启蒙思想家。严复首次提出了国民"劣根性"问题。本文从表现形式、改造方法等方面对严复关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改造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严复站在中西对比的高度对国民"劣根性"表现的分析,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改造整个国民性,塑造优秀的种族来挽救中国,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法律、制度与习惯就如同该社会的行为或态度,如果它们反映或表达了那些负责制订和维持它们之人的具有移情的关怀动机的话,那么它们就是正义的。类似地,同样的评判也可应用于社会的经济制度。移情对绝对的不良处境有特定的敏感性。如果关怀伦理须在社会正义这样的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同情在一种以移情为基础的关怀伦理那里就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关怀伦理不必将其自身局限于个体性的道德问题,相反,它还能够处理那些涉及大范围的社会或国际性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4.
窦银娣  李伯华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4):106-108,26
从政界、学术界到大众传媒,旅游景区"城市化"已经是一个倍受瞩目的话题,各界都是一片置疑的声音。笔者通过研究城市化及旅游景区城市化的涵义,认为旅游景区城市化并不是一无是处,旅游景区城市化在当今中国是应该提倡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城市化的负面伴生现象。  相似文献   

15.
针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宗教道德在施爱奉献、离恶向善、节制欲望、敬畏生命等层面能够净化人心、纯化世风、稳定社会、缓解矛盾,分别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个体自我身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在宗教道德视域下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从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入手,深刻分析了黑龙江省金融体系存在的农村资金外流、供求失衡、不良资产比例大等问题,并分别从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民间金融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依靠良好的道德实践。本文将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分为尝试阶段和成长阶段,组织志愿者开展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只有将德育教学与志愿者活动等道德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自身道德情操,增强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真理标准有适用局限,这就是只能检验解释性认识,不能检验改造性认识.因为改造性认识没有是非真伪之辨,只有好坏优劣之分.这表明解决认识问题,除了要有实践标准或真理标准,还要有价值标准或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既能判断改造性认识,又能判断改造性实践意味着价值目标是改造世界的标准.在改造世界的价值目标面前,所有事物都不是神圣而不可更改的;所有事物都只不过是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或工具.价值目标不仅能对已实施的改造方案进行价值评判,而且能在改造对象之前,就对各种可实施的改造方案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19.
说"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 ,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汉以孝治天下” ,在家国同构一体的封建社会中实际是移孝作忠。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一大特色。“孝”的内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但其基本内涵仍不外“养”和“敬”二字。这应是传统的“孝”中属于精华的内容。在传统的“孝”中也掺杂有不少的封建性糟粕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愚孝 ,也是“孝”的畸形发展。“孝”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 ,我们对它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封建遗孽而加以全盘否定。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结合现实 ,既要大力发扬其中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又要强化法律对不孝的制约。这对于增强现代家庭凝聚力 ,促进社会和国家的稳定 ;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魔戒》融合了北欧神话和基督教宗教精神,《西游记》则是儒道佛精神交汇的经典之作。本文从世界起源、生命意识、善恶观念几个方面入手,比较两部神魔小说所反映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差异,得到这样的结论:西方文化呈现自然客体化、追求合本质生存以及二元对立思维的特点;中国文化则体现出自然主体化、追求生命的无限延时性以及整体性思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