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多年,但听不懂,讲不出,不能写,是过渡语应用能力僵化的表现。学生过渡语僵化,特别是过渡语整体能力的僵化,与教师因素有直接关系。对此应从教师外语水平、教师反馈、教师移情和教师语言观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因素与过渡语僵化的关系,建议教师接受科学的、合理的语言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对学生目的语输入的质量,并合理地运用反馈;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外语学习情感因素,指导他们发展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和使用外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旨及其语篇功能陈治安,康宗敏一、引言描写语法学派认识到语言有许多变体(languagevariation)。如,美国人讲的英语与英国人讲的英语不一样;南方人讲的英语与北方人讲的英语不一样;年轻人讲的英语与老年人讲的英语不一样;甚至男人讲的英语与女人...  相似文献   

3.
关于语域     
语域(register)是指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variety),它与社会或区域方言(dialect)相对。在一个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里,不同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等等社会因素也存在语言的变体,这就叫做“社会方言”(sociolect);而同一个言语社区里的每一个人说话也不一样,这种个人变体叫做“个人方言”(idolect),而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的语言也不同,这种言语变体就叫做“语域”(register),有时也叫做“风格”(style)。  相似文献   

4.
侗台语的亲属语:中越边境拉哈语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台语的亲属语:中越边境拉哈语记略①艾杰瑞葛列格松1.引子白保罗1942年提出“卡岱语族”,此后他有时把这个语族的语言(开始仅包括黎、仡佬、普标和拉基语,后来才包括拉哈语——译者)称为“外围语”(OutlierLanguages),此前人类学家和语言...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8,(6):37-38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时常对及物动词后宾语的补足语感到困惑,其主要原因是在句子中能作宾补的成分较多,有名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带“to”或不带“to”)、分词(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等形式。其实稍加分析,不难看出能作宾补成分的主要有分词和不定式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避讳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避讳语是人类语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但影响到人们语言生活的质量,也影响到语言的变化。避讳语就其内容来看可分成三类:一曰“讳凶”,二曰“讳尊”,三曰“讳俗”。“讳凶”类避讳语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产生。“讳尊”类避讳语是“讳凶”类避讳语的直接延伸。至于“讳俗”类避讳语的产生,则是人类社会进入封建文明以后的事。避讳语的流变主要包括:内容的扩展、形式的嬗变和自身的更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过渡语在外语学习中的特殊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过渡语的分析,指出它在外语习得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了过渡语与外语学习、语言错误之间的关系,说明过渡语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提出外语教师必须认识到过渡语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语言过渡系统,并有责任引导学生避免过多使用过渡语,尽可能减少过渡语给语言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于自身正在进行的言语活动的反射性意识(reflexive awareness)就是元语用意识(metapragmatic awareness)。它能够调控和管理语言的使用,具有语篇构建功能。英语教师在讲课时,同样受元语用意识的支配,元语用意识对其语篇的构建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组织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在授课时,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元语用意识,以便更加清晰、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过渡语是指一种“建立在可供观察的语言输出基础之上的独立语言系统。这种语言输出是学习者尝试着使用目的语的语言形式的产物”[1]。 过渡语现象可以用Chomsky“语言习得机制”(LAD)理论来解释。根据这一理论,学习者通过运用LAD中的“似设制造机制”(Hypothesis-Making Device)对目的语作出假设,从而达到某一特定的过渡语,然后,他不断修正其假设,使过渡语向目的语迈进。可见,在此期间,学习者所犯的错误表明了学习者对于所学语言规律进行了错误的假设。 有些老师将学生在使用第二语言时…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现象是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语言教师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所采用的语用策略之一。恰当使用课堂语码转换对语言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文章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和功能性语码转换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包括顺应语言现实、顺应教师心理、顺应学生实际)探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信息传导有两种方式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而前者教师比较重视,往往忽视对非语言信息在教学中起的作用,尤其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正确适时运用“体势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调节教学过程,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篇章语言学理论,对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简化本)的开头部分和其相应的原著原文在衔接方式和连贯性上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在语篇和词汇语法上的层次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从词汇层次来看简化语篇的难度有所下降,在语篇层次上看简化语篇的衔接项的数量和密度都超过了原著,篇章组织更为紧密,然而原著的自然衔接机制受到破坏,影响了原著的修辞和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称tǎǎi43 don55“傣端”的白傣系一个跨中国、越南、老挝等国而居的傣族族群,该族群不信仰小乘佛教,有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主体分布在越南,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州金平县中越边境一带,老挝也有部分分布.白傣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的文字.白僚语亲属称谓是白傣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与其他傣族族群的亲属称谓不尽相同,透过这些亲属称谓可以映射出白傣族群的亲属制度及基本婚姻形态.文章着重讨论白傣语的“九族”制亲属称谓系统,并对称谓中“对称与引称”“专称与通称”“敬称与谦称”“从属称与扩展称”等类型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探析英语教师如何评价教材中的语言问题。采用认知语篇分析的视角,分析了9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对选自国外和国内主编的英语教材中4段对话语料所作出的评价。一方面,对语料内容进行分析,显示出教师评价的焦点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即语言、语境、教学和偏好;另一方面,对语料语言进行分析,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视角出发,归纳出了语料所使用的情态和评价词汇。结果发现:(1)教师在评价时表现出对教材内容持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态度;(2)教师评价所使用的词汇不具体,大多集中在对语言真实性和正确性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等宏观层面上;(3)教师们总体上更愿意接受国内主编的英语教材。另外,对教材评价研究和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示语翻译规范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公示语的分类与功能着手,引入有关国家(地区)语言政策的国际参照,尝试寻找对中国有益的公示语规范化策略。文章就公示语规范化提出了“三级区分”、立法以及“公示语及翻译咨询委员会”的建议,希望以此作为该领域研究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6.
段不是通常认为的语篇结构单位,它是以段号为标识的语言片断。段号是书面语言中通过换行和退格形成的与标点符号类似的标识符合,是书面语言的辅助表达工具。段号具有醒目突出的特点,可以(1)表示思维变化;(2)表示转折;(3)表示强调;(4)表示人物、话论转换;(5)罗列事项;(6)标记特殊内容等。段号还可以与标点符号结合使用,增强书面语篇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土家语“撒叶嗬”(sa^55 je^21 xe^53)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地区民间保留的丧葬习俗“撒叶嗬”(sa^55 je^21 xe^53),不是汉语,是土家语,其意为“死神舞”。因其地汉化较早,虽然土家语消失,但其中拥含土家文化底蕴深厚的一些底层语言被借入汉语,受汉语影响,在形式上稍有变化而世代流传,使人神秘莫测,其含义更鲜为人知。故研究土家传统文化,必须考察与其相关的土家语言。如不精通土家语言,很难发掘其文化真谛。  相似文献   

18.
语篇分析教学与读写水平的提高●朱慧敏《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理工科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题材文章和科普、科技读物。”由此可见,《大纲》把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作为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语教师主要通过教学语言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字。语教师的教学语言既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栽体,也是学生学习、仿效的标准语言,是学生语言修养形成和提高的楷模。所以,作为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符合语学科的要求,必须规范、准确,具有科学性之外,还必须具有启发性、情感性、趣味性、和谐性等等,使学生能从教师生动形象、丰富细腻和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中得到启示,诱发美感,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语,其意思就是讲适当的话.许多委婉语有幽默的意味,并采用可接受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委婉语的语言构成、发展及其作为语言行为之基础的研究,可以探究其使用的原因.虽然委婉语的研究已经有了些成果,但大部分文章仅局限于列举这种语言现象,在委婉语语用方面的研究还极少.本文将对实际场景中的委婉语进行探讨,并使用会话理论和其它语用理论来分析委婉语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