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刺青的民工     
我常到马路对面一家咖啡馆约见熟人,那天聚完了已经天黑,独自回家。过马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去跨越过街天桥,一是穿过马路下的桥洞。过天桥置身于万丈红尘,安全,但费时较多;过桥洞路径短,但那桥洞里没有路灯,  相似文献   

2.
下午的天空厚云如絮,云缝间洒落的阳光清朗妩媚,照射着函仔海边保留的一条碎石马路。路旁是垂落着长须的老榕树,树荫护佑着一栋栋湖绿色的老房子。房子虽然油漆一新,却透露出旧式西洋的风格。门前的两排路灯杆像绅士般挺立着,顶端都有个方形的玻璃罩,靠路灯的是一条带铁把的长条木椅。 在函仔和澳门半岛之间来往的小船被大桥替代之后,函仔也就更多地融合于澳门的现代生活。而眼前的这些老房子,却把二十世纪初期的逝去岁月“定格”。据说这片海边马路住宅,是当年为  相似文献   

3.
每年夏季来临时,新西兰最美丽的城市基督城内,总是呈现一派喜庆的色彩。一年一度的花车汇演大游行,吸引着众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和欢庆。这个传统节日也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 哥伦布(COLOMBO STREET)大街是基督城最繁华的马路(犹如上海的南京路),花车游行就在这条马路上进行。游行开始前,马路  相似文献   

4.
陈保壮 《源流》2011,(23):44-46
端午节前夕,笔者连续两天陪同广东省革命老区建设工作情况调研组几位老同志深入陆河老区进行调研。汽车在水泥公路上奔驰,螺河畔,山脚下,映入眼帘的村庄是一排排、一座座小洋楼掩蔽于绿林深处。进入陆河县城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花岗岩石砌成的防洪大堤,两侧宽广的马路、新颖的路灯、规划  相似文献   

5.
蓝田的路灯     
李秋生 《中华魂》2011,(5):32-33
现代城市,需要路灯。然有消息说,陕西省贫困县蓝田县北环路共有36杆路灯,每杆路灯上有136盏小灯,36杆路灯共有4896盏小灯,每个灯炮都是11W。按此计算,一杆路灯上的小灯如果全部点亮的话,功率就是1496W,相当于2台功率750W的1匹空调的耗电量,36杆路灯就相当于72台1匹空调。  相似文献   

6.
有关路灯的怪现象 一位美国家庭主妇说:我1991年在上晚间大学时,许多次一拐进我家所在的那个街道,我家外面的路灯就熄灭了。我从屋里踏进走廊,能够看到那盏路灯时,那盏路灯也会灭。开始我认为那是巧合,之后我发现别的地方的路灯也会在我出现的时候灭掉,这种现象一直持续着,我把这种现象告诉过很多人,但他们只是把这件事当作笑谈。  相似文献   

7.
早就听说在日本人们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几乎没人乱闯红灯。当时我还半信半疑。后来我到日本的所闻所见印证了这一说法。在日本我看到,只要是红灯,即使没有车辆通过,人们也都耐心地等待变绿灯后再通过马路。对此,我当时并不以为然,但是在有车辆通过时,我也和其他行人一样,老老实实地站在路边等变绿灯了再过马路。并不是我这么快就变得遵守交通规则了,而是因为这些机动车开得太快了,尤其是在“起步”的时候。那些停在斑马线前等待变灯的机动车个个都像是在准备起跑的运动员,只等“枪声”一响(绿灯一亮),这些机动车就会一踩油门冲出“起跑线”。…  相似文献   

8.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字》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 ,究其原因是丰富的象征手法在这部书中的运用。这一艺术手法对美国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就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表现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一些探索 ,包括象征的多义性、系统性和隐喻性  相似文献   

9.
记得刚参加社区工作时,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那是前年冬天,在一次寻常的夜间巡逻时,发现辖区内有条街道的路灯不亮了,这会给广大居民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事不宜迟,要尽快修理!我们马上从114台查到了路灯所的电话,可路灯所值班的人说,你们急什么,晚上什么也看不见,怎么给  相似文献   

10.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拉丁美洲是成功的,尤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而著称。它也同样成为美国文学创作的一种新趋势。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威廉·肯尼迪在他的代表作《流浪汉》中充分地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艺术手法,本文就这一艺术手法的表现与成因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人物、描写社会、说明道理,是众多小说作者常用的手段。美国小说巨匠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一决牛排》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在《一决牛排》中,杰克·伦敦将主人公汤姆·金的性格特征和文章的深刻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固然有作者对人物、情节本身的细致刻画,但多方面、多层次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则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代澳大利亚小说不仅主题意蕴五花八门,千姿百态,而且创作手法标新立异,斑驳陆离。这些手法熔现代派和后现代派技巧于澳大利亚民族文化之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澳大利亚小说风格。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对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澳大利亚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很早就使用魔幻现实手法了。代表人物当首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他在六十年代初期发表的《乘马车的人》堪称澳大利亚第一部魔幻现实小说。此外泽·赫伯特、戴·爱尔兰等一批才华横溢的中老作家在他们的作品里也经常运用魔幻现实手法并取得了公认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采用异化译法(这是不同于其基本翻译策略的反向译法)的场合和条件,并对这些例句进行了分类和归纳。这一研究表明,霍克斯在翻译过程中并非只运用归化手法,还在译本中灵活运用了异化手法。就单个译本而言,异化或归化都不可能是唯一的翻译策略,二者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补充,各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 新时期小说创作艺术方面一个十分鲜明的特征,就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它给当前小说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象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并不是什么崭新的东西,古典大师们早就用过象征方法。可是,在建国以来一个时期内,作家们回避了它,评论工作者也讳莫如深,深怕一接触到象征这个字眼,就容易使人想到西方的颓废象征主义。孰不知,象征手法与象征主义创作方法是两个概念。固然,象征派作家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  相似文献   

15.
谈到《子夜》虚实手法运用的问题,似乎有些标新立异之嫌。因为从《子夜》问世到现在,研究其艺术手法运用的文章虽多如牛毛,但大都从作家对西洋一些手法的借鉴方面着眼入手,加以肯定。诸如以大段的独白刻划人物心理,设计宏大的结构展开故事情节等。茅盾“拿来”外国文学的一些艺术手法,洋为中用,这一点,有目共睹,不容置疑。但对茅盾小说继承古代文学传统手法、古为今用,却很少有人问津。笔者在这里既不想做一般的推理,也不想漫无边际地去猜想,只想就《子夜》中虚实手法的运用,略抒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采用异化译法(这是不同于其基本翻译策略的反向译法)的场合和条件,并对这些例句进行了分类和归纳.这一研究表明,霍克斯在翻译过程中并非只运用归化手法,还在译本中灵活运用了异化手法.就单个译本而言,异化或归化都不可能是唯一的翻译策略,二者往往交织在一起,互为补充,各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老安修路记     
老安名叫安万生,今年72岁。退休前是原平市经营管理站站长。老安所在的居民社区,既有驻地单位,又有职工住户。130多米长的土路,下雨是“水泥”路,刮风是“洋(扬)灰”路。多年旧貌未改,居民怨声载道。前年,居民们自发地成立了修路领导组,一致公推老安负责募集资金和物资的筹措。他虽年逾古稀,但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担起重任。他东家出、西家进,一户一户地做工作、筹资金。有些小区解决不了的困难,老安不厌其烦地找上级有关部门,甚至找市长。有一次,老安到市建设局求助解决安装路灯事宜,不期走到半路,倾盆大雨骤然落下,顿时马路平地起水尺余。…  相似文献   

18.
浅谈英美文学中的意象描写高巍在英美文学中意象(image)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手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要运用生动的、具体的语言去描绘出复杂的、抽象的感受。由于引发联想和感受的条件不同,意象描写的手法也不同。(一)对个体事物的意象描写就单一的事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艺术上的需要,将同一词语或句子,有规律地让它相继或相间地出现在同一诗歌当中,叫作“反复”。 “反复”是我国历代民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一手法的运用,通过某些词语有规律的“反复”,可以使一首歌的韵律更协调,节奏感更强,同时也可以突出歌中要强调的东西。《诗经》中的“采葛”(王风),就是运用“反复”手法写成的一首名篇:  相似文献   

20.
谢洪伟 《社区》2013,(33):61-61
我隐隐觉得文明是有层次的,看不见的文明似乎比看得见的文明更真实一些,高尚一些。比如说夜深人稀,要过一条小马路,虽然红灯亮着,就穿过去了'谁都没看见。如果半夜三更有人偏要等绿灯了过马路,也没人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