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通过对人民政权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找到一条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路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成为社会的公仆。公仆植根于人民 ,权力属于人民 ,必须审慎地运用权力 ,对人民负责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关于社会公仆的理论 ,对于新世纪的公仆队伍建设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政府服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政府服务思想的理论渊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府服务思想--"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其理论先导.邓小平认为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认为执政就是服务,胡锦涛认为要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他们的政府服务思想对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公仆即社会和人民的公仆 ,在我国 ,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必须服务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科学完整地概括了新时期人民公仆的本质要求 ,是当代人民公仆的根本行为准则 ,是对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作为人民的领袖,非常重视社会美育。他将马克思主义的美育理论与他的美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美育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有三:一是以崇高的理想美育人;二是以清廉之美育人;三是以公仆之美育人。毛泽东在社会美育中,之所以紧紧抓住这三个方面,是因为他要在中国培养一批有共产主义理想和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通过他们带领人民群众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毛泽东进行社会美育总是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他要求人民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在他的伟大人格的感召下,中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共产主义者,他们依靠人民廉洁奉公,使中国无产阶级政权没有沿着“革命——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一历史轨迹发展,而是开辟了一条“革命——胜利——谦虚——清廉——发展”的新路。他以他的社会美育的实践,创造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美。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领导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建设思想。以民生建设为重头,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矛盾化解为重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基层治理为重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构架。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接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启示我们,开展社会建设与治理要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注重化解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在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开展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的思想,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正如毛泽东在他的美学专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国家机关实行人民管理制,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没有对这个观点展开论述。列宁根据苏维埃国家头七年的实践经验,进一步阐明了实行人民管理制是无产阶级民主制的要求,人民管理制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过程,建立和发展人民管理制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环节等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人民管理制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理论的宝库,对无产阶级国家的政权建设有着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列宁关于社会公仆的本质理论可从三个方面去考察:苏维埃政权的实质是新型专政和民主的统一,为工农群众服务是社会公仆的本质要求,工农群众参与国家管理是实现社会公仆本质的具体步骤。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揭示了社会公仆的核心本质———人民当家做主。列宁关于社会公仆的本质理论对中国当代公仆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遗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他的许多论著里,对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许多基本理论,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其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期 ,邓小平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宽广眼光和战略思维 ,从新的高度阐述了社会公仆的本质、标准以及防止社会公仆向社会主人蜕变的重要举措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科学诠释"人民"这一历史范畴,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内涵;明确提出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命题,创新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提出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最高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论;确立党的群众路线,揭示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对人民政府本质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从多方面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政府本质思想。该文认为,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政府必须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价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如何实现人民利益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防止社会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党的宗旨的贡献 ,主要在于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这一宗旨要求党必须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 ;必须通过“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实现“为人民谋利益”的目的 ;必须具有“全心全意”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极端负责的责任意识以及树立起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的观念。这些思想都是对党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让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中国化,这主要得益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中国所处时代的特征相结合.基于此,旨在从这三个维度来探索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的旗帜,在政治思想方面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将其“公共心”思想、“公仆”意识及重视党员素质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廉政理论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政治民主化和党员素质建设的道路,从而在根本属性上保证了党的廉政廉洁,使党的各项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以德防腐”思想中所包含的思想教育、道德教化和作风整顿等,是建设和捍卫党和国家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的精神和人格气节,以及他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是民族历史中永恒的正能量,永远鼓舞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在当前反腐败新形势下,毛泽东“以德防腐”思想,不容置疑地值得我们发扬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不发达国家革命开始容易继续难 冯干文(1.1)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 周敦耀(1.7)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黄尔(1.13)关于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论述的演变 王国庆杜爱英(1.18)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现代解释” 陆世强(1.24)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理论 的丰富和发展 马 尔(2.12)社会主义从现实到理想的飞跃 张军(2.18)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掌握强大思想武器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覃宏裕等(5.1)哲 学关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几个问题 邱耕田池小芳(2.42)唯…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以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来建构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毛泽东倡导为人民服务,并把它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人民至上是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做人民公仆,是毛泽东的人生准则.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原则,把人民利益引入社会主义范畴,是为人民服务道德观的最高体现;把为人民服务规定为共产党员的最高准绳,提倡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力求达到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江泽民指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立党之本,执政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讲政治、讲正气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仆实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加强人民公仆意识,永葆人民公仆本色,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永葆公仆本色在于必须摆正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必须不断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必须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20.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研究生贾岚、陈立中在《公仆意识深层次内涵的理性解读》的来稿中指出:“公仆”及“公仆意识”的出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的事。因为从“公仆”的本意看,“公”,是指“公众,大众”,即社会上大多数的人;“仆”,意谓“仆从”,即指被主人雇来做杂事、供役使的人。合起来看,“公仆”就是指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人,所以,“公仆意识”应该是一种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意识。但是,在所有私有制国家里,由于其私有制的性质决定了私有制国家公共权力的拥有者、掌握者总是以主人和老爷自居,根本不可能去为社会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