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棨考     
本文详尽地考察了晚唐诗人王的生平事迹及交游,运用翔实的史料,精密的考订,第一次准确、全面地描述了晚唐诗人王的生活经历。文章中的许多结论,可以补订有关唐代的文献《登科记考》、《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等的疏忽。  相似文献   

2.
汉庐江郡考     
<正> 汉庐江郡何时建置。范围有多大,治所在何处,因何而得名等问题,历来虽经不少人的研究和考释,但聚讼不决,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本文意图通过《史记》、《汉书》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探索,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汉代北地郡泥阳县在今甘肃省宁县附近,而《后汉书》以后史籍中记载北地郡泥阳县皆在今陕西省耀县境。由于汉末魏晋战乱,北地郡内徙并寄居于冯翊之地,泥阳县也迁至陕西耀县附近,并封有实土。由于县名相同,所属郡也相同,故后人常将两者混淆。  相似文献   

4.
安徽淮北市汉画像石遗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淮北市辖区,在秦、两汉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建国后,淮北市出土众多汉画像石。这些汉画像石表现内容、题材宽泛,艺术风格多样,具有古典现实主义、古典浪漫主义、古典立体主义特色。相对于全国其它地区的汉画像石,淮北汉画像石有着独特面貌。《乐队伴秦建鼓舞图》、《纪年朱雀铺首衔环图》、《天马行空车马出行图》、《门吏图》是有代表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3,(5):1-5
闽越与其他地方的交通受到山海自然条件的严重阻隔,但闽越航海条件优越与航海传统悠久,使得与东越和南越的海上往来较内地联系更为方便。秦汉时期几次重要战事借助航海条件实现了远征的成功。古代中国因风浪影响航运的最早的历史记录,也发生在闽越。在东方海洋开发史上,闽越人有突出的贡献。总结和说明秦汉时期的闽越航海史,对于考察和理解中国古代海洋开发的历程和闽南文化风貌,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都誓主论考     
都誓主作为酉水流域诸蛮首领的称号,最早见于北宋时期的史料当中。由于史料记载简略,使得学者们在都誓主职位的设置时间、由来以及职能等问题上均存在争议。梳理相关史料和民间文献资料,结合制度和时代背景,可以判断,都誓主一职是唐末溪州地区土家族各地方势力发展、联合的产物,至北宋时得到中央朝廷的认可,并进一步规范其职能,使其具有了双重属性:一方面是代表酉水流域各土家族政权利益的盟主,另一方面是北宋政府维护酉水流域地方秩序、监管各誓下州长官承袭、统管各誓下州朝贡事物的代理人。都誓主职位的设立,反映了北宋政府在管理西南少数民族过程中始终坚持“因俗而治”的指导思想,在实现地方的精细化管理及稳定地方秩序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楚族的起源很早,楚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已是我困南方一个强大的国家,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对楚国历史的研究,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丹阳是楚  相似文献   

8.
阖闾所筑吴城实出自楚国逃臣伍子胥之手 ,伍子胥充当了吴都建设的总设计师。吴都整体布局基本上是按宗周制度来规划建设的 ,在楚都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既有所因 ,又有所革。吴都平面构造成“亚”字形 ;其八门兼设水、陆二门 ;城内筑有小城、高台 ,设有市 ,城外筑有台苑、墓葬区 ;手工业区则分布于城内东北和西北一带  相似文献   

9.
“章安故冶,闽越地”是闽越国曾经领有东瓯地的历史记录,而将它看成文献的错漏、或作为冶都在浙南的依据,都是对《后汉书·郡国志》的误解。自建元六年起,因东越王余善与越繇三居股的分裂,余善的割据“都城”与冶都已不再是一个地方,故以“东越王居保泉山”为据,将泉山地望作为冶都位置的旁证,完全歪曲了《汉书·朱买臣传》的原意。  相似文献   

10.
《雨王汉德森》反映了存在主义关于世界是荒诞的、人和人的关系是不可能沟通的这一命题。汉德森认为在这个疯狂的时代里,想要不受疯狂的影响,这想法本身就是一种疯狂。然而,要想有个清醒的头脑,可能也会是一种疯狂。汉德森不论做什么事,到头来他总发现自己所做成的每一件事都沾满了他人的鲜血。然而,小说并未走向理性的劝教或者消极的感性演绎。汉德森心里始终洋溢着对现有生存方式和社会的反抗精神,最终通过一系列的蜕变、毁灭与追求从而走向新生的历程,向人们表明可以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去对抗和摆脱荒诞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敦煌汉简》中收录的387、388和1787号简均与《周易》有关,其内容与今本《周易》传文完全不同.387和388号简上的“乾”在出土的先秦两汉时期易类文献首见,今本《坤》卦在387号简上写作“川”.388和1787号简表明西汉时易筮与日书有融合的现象.这三枚简文性质应属于班固《汉书·艺文志》“数术略”中的易筮类典籍.  相似文献   

12.
从《汉制考》《困学纪闻》两部著作的研究入手,探讨由此反映出的王应麟的经学思想。在其学术渊源以及时代背景等多方因素作用下,其经学思想主要表现为:融汇百家,经、史、小学并举;兼采汉宋,考据、义理兼具;通经致用,内圣、外王相合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典籍中,天子(或王)、诸侯(或公)、大夫、士这一系列周代统治阶级的等级称谓出现得相当频繁。传统认为,这一系列等级名称是与周王朝建立,封邦立家的开始同时出现的。然而,细考西周历史文献,“大夫”这一称谓却很少见,在周初的信史材料中,根本就没有“大夫”这一名词。我认为,周初并无大夫这一等级称谓。这一等级称谓是在西周末年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14.
徐姓以国为姓。徐姓氏族原是岛夷族,崇拜鸟图腾。西周穆王时徐偃王因施仁政、不修武备而失国,逃战到舟山群岛。舟山至今仍有不少有关徐偃王的文物、史迹与传说。  相似文献   

15.
王鑨是明末清初有重要影响的河南籍文人,生于公元1606年,卒于1670至1671年间。他40岁前居家郁郁不得志,顺治元年降清后平步青云,昆山、北京、山东均有其任职经历。孟津王氏家族堪称明清鼎革之际河南的名门望族,王鑨长兄王铎是明清重臣。以王铎、王鑨为首的孟津诗派,与商丘侯方域、宋荦的雪苑社,是明末清初河南文学的双峰。  相似文献   

16.
前言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是元朝的一支重要军队,它与侍卫二十六卫及山东河北、河东陕西、四川的三个蒙古军都万户府共同构成了元朝中央军。《元史》卷八十六《百官志》二记载了元朝军队的全貌。据此,河南淮北蒙古军如表1所示,是由四个万户队及两个附属千户队构成,全军共有千户队三十四个。平定南宋后,元朝将蒙古军、汉军和新附军混编成三十七翼万户队,配置在以河南,江北一带为中心的地区。但不知何故,河南淮北蒙古军没有被编入这三十七翼之中。萧启庆指出,由于帝国京城大都和上述在政治上不受信任的汉军、新附军驻守的南方在地域上相隔甚远,所以在黄河沿线集中了山东河北四万户(后为六万户)及河南淮北四万户的蒙古军队。  相似文献   

17.
运用基尔凯戈尔的宗教存在主义解读《雨王汉德森》的人物塑造、结构和情节。在人物塑造上,汉德森的内心体验再现了该哲学个体存在的定义;在结构上,汉德森在美国和非洲的三段生活经历象征了该哲学所描述的美学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三种生活方式;在情节上,汉德森顺应内心“我要”的呼唤远赴非洲探寻“爱”的真谛,体现了基尔凯戈尔宗教存在主义的精髓。汉德森的个人追求实乃贝娄为全人类设计的宗教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汉德森逃离现实社会、到非洲寻找人生真谛的描写,揭露了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危机,作者谴责颓废和空虚的物质主义。  相似文献   

19.
南阳汉画中的“伏羲女娲图”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南阳汉墓中的伏羲女娲石刻画像,无论是表达什么意图或愿望的,都为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的形体。这些人兽相混的图画,实为原始图腾形象在汉画中的遗留,是汉代人意识中潜在的原始图腾观念的折射。人首蛇(龙)身的伏羲女娲被普遍地刻画在南阳汉墓之中,既表现了汉代人意识中对自己以蛇(龙)为“图腾”的祖先的崇拜与敬仰,也反映出了汉代人崇敬人类祖先的目的与愿望,是我们研究汉代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有关代懿王朱俊杖的三通墓碑的发现,证明了《大同府志》、《云中郡志》和《大同县志》中关于代懿王墓址的记载是不正确的,代懿王朱俊杖的墓就在大同城东北的马铺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