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西族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增苴”李德祥纳西族诗歌正象其他兄弟民族的诗歌一样,具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这种美,纳西人民把她称为“增直”(音)。纳西族民间有这么一句话“高明的歌手出口成章,增直信手拈来”,“增直”指的就是纳西族诗歌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宜春市推行的社区创安“四三工程”是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建设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四三工程”即在社区开展“三建、三防、三禁、三创”的活动,其基本的做法是:一是加大经济投入抓“三建”。三建即建社区普法宣传阵地,建社区安全管理规范,建社区创安工作网络。且通过市、县、乡镇财政拨一点、社区单位捐一点、居民自愿出一点、有偿服务挣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近两年来,宜春市通过多条渠道共筹措上千万元资金用于社区创安“三建”建设。其中高安市八景镇、袁州区化成街、樟树市淦阳街道分别共筹措用于社区“三建”资金100多万元,有力地…  相似文献   

3.
纳西族的“青蛙五行”与生命观杨福泉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中有独特的阴阳五行观念,它对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社会有深远的影响。本文拟讨论纳西族的阴阳五行和纳西族的生命观之间的关系。纳西族的阴阳五行在纳西语中称为“精我瓦徐”,直译为“精我五种”。五种指五种物质,即...  相似文献   

4.
在“茶马古道”上长期的纳西族、藏族贸易中,滇西北藏区和纳西族地区产生了一种别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房东伙伴贸易”,它是在滇藏贸易历史上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经商形式,特别流行于纳西族和藏族之间的贸易中,历史上,它随着纳西族和藏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多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从一些历史记载中可看出,在明代木氏土司统治迪庆时期,纳西族与藏商的贸易交往十分频繁,也可以看出当时就已有了“房东伙伴”的商业贸易习俗。这一贸易习俗到清代以后在丽江纳西族地区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西北和西南的其他例子也可看出,这种最初基于经济互助、贸易往来的“伙伴家庭”关系,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于商贸和生产上交往较多的相邻民族。这种各民族特定的基于家庭的伙伴关系,是促进和睦和谐、相帮互扶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5.
证券发行核准制的实施为我国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发行上市,家族企业在筹措到巨额发展资金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一股独大”现象,并由此滋生了许多亟待规范和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者诹访哲郎先生的《从创世神话看纳西族的游牧民性与农耕民性》(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以下简称诹文),提出了一个值得注意而需要深入探讨的“假说”:即“现代纳西族是由土著农耕民与南下的游牧民融合而成”的,诹文从纳西族创世神话入手进行探索,颇有一些独到之见。但这一纳西族族源新说至少有三疑,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清代徽州宗祠是传统时期宗族祠堂发展史上的典型代表之一。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徽州宗族形成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祠堂营建修缮机制,这套机制的关键是如何进行资金筹措与费用开支。照丁均派、合力共役以及族丁支派的捐输,是修祠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此外,徽州宗族还利用罚金、祀产生息、田产出售、停胙折胙等公产收入来补充修造祠宇的费用。族人输资出力后,宗祠亦会颁发“收票存照”“执照”“工丁饭票”给相应的出钱、出力之人。建筑材料支出、工匠人员支出、祠堂陈设布置支出以及祠宇竣工前后的花销,依次为宗祠营建修缮的主要费用支出。宗族支丁通过各种方法力图节省各项支出费用,徽州宗族还制定严格详赡的修祠经费管理制度,以防止资金经手人克扣作弊。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筹措,不同的资金筹措方式对一个企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寻求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和实现方式,其中之一就是实行股份制,在国有资本控股或占优  相似文献   

9.
面向新世纪的纳西族文学林向萧二十世纪的纳西族文学,如果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应该一分为三:1918年以前,属于“民间传统大调的产生、作家文学的兴起和繁荣时期”;1919——1948年,属于“新文学兴起时期”;1949—,属于“社会主义文学时期”①...  相似文献   

10.
自1979年以来,有的学者,认为滇川交界泸沽湖畔的纳西族“民族特点很突出”,应该成为“单一民族”。笔者不敢苟同,作为学术问题,发表一点肤浅看法,求教于识者。 一 纳西族历来就有基本统一的自称专名。在约三十万人口中,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中心的二十二万人,操纳西语西部方言,统一自称为“纳西”;约五万人的纳西语东部方言区,分别自称“纳”(永宁和左所)、“纳日”(木里博凹和盐源爪别)和“纳恒”(宁蒗挖开和  相似文献   

11.
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资金的现状及思考韩宏根据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教委确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针,即“规模有较大的发展,质量要上一个台阶,结构要更加合理,效益要有明显提高”。而要全面贯彻这一方针,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前提。一、办学经费严重...  相似文献   

12.
杨福泉研究员的《纳西族文化史论》一书最近已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洋洋45万余字的学术新著,是作者30年来致力于纳西历史文化研究之集大成者。该书由8个部分组成:1·纳西族社会与历史概述;2·纳西东巴教文化发展史论;3·纳西社会的佛教、道教文化史论;4·纳西族哲学史论;5·纳西族艺术史论;6·清代“改土归流”与纳西族的文化变迁;7·纳西族哲学史个案研究;8·从丽江古城看历史上的纳汉文化交融。书前专设“导论”,附录有“主要参考书目”,洋洋洒洒蔚成大观。我认为该书在以下几个方面都强烈地表现了所独有的特色。一、总体把握纳西族…  相似文献   

13.
张兴 《社区》2003,(3):16-17
“星光计划”导读: 1、实施“星光计划”的具体作法:依托现有社区资源,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根据社区老人及居民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2、实施“星光计划”工程和社区效应主要目标: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解决部分下岗、待业人员就业问题,丰富社区文化娱乐生活,壮大社区各层次文化队伍,加强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14.
婉让 《社区》2008,(35):30-31
纳西族婚俗,由纳西女人撑起了泸沽湖上的一方天。作为纳西族的一个分支,摩梭人至今保留着走婚制和母系氏族遗风,被民俗学家喻为“人类社会家庭婚姻发展史的活化石”。在这方与世隔绝的桃源之地,男不娶、女不嫁。男子夜间到心爱的女子家谈情、留宿,这便是“走婚”。所生的孩子归女方,父亲没有义务抚养孩子,而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他的孩子则又由女方家的舅舅抚养。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的需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能搞一刀切.  相似文献   

16.
国企改制善后资金的筹措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不仅会影响改制进程,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国企改制所需的善后资金不可能全部由政府和企业负责,需要多渠道、多途径加以筹措解决。本文结合辽宁国有企业改制的实际情况,拟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角度探讨筹集国企改制善后资金的可行性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资金约束型经济.企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筹措资金是企业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企业筹措资金主要采用两种途径,一种是依靠自我积累的内源资金,一种是外融资金.企业外融资金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这两种融资方式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互为依赖,对社会、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探究我国国有企业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形式、面临的问题及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除了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外,村庄精英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辽宁省Z县A村实践表明,在关注“地方性知识”并依照贫困户特有“惯习”的基础上,村庄精英在产业定位、资金筹措、技术传授、市场开拓等环节给予贫困户以重要帮扶,能大大提高产业扶贫的效率。研究发现,在基于自保与自利理性形成的利益共同体中,政府、精英与贫困户的相互需求依赖以及熟人社会的场域基础是促成“精英帮扶”的重要因素。为确保并提升“精英帮扶”的效度,需要加强监督并注重思想引导,加大扶持力度,进而在精英与贫困户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帮扶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国家和银行对房地产企业实施了严格的宏观调控政策后,如何筹措房地产资金,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闱姓”是清末在广东出现的一种博弈现象,其操作方式与今天的体育彩票有着惊人的相似。“闱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无道德上的善恶,只要控制得好,它却是一种筹措资金的绝妙方式。张之洞认清了严禁“闱姓”所带来的弊端,主张弛禁,反映出其务实的政风与超常的政治经济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