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Cu_3Ti_4O_(12)样品,对其介电常数、电容、电阻及击穿电压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预烧温度950℃和1 050℃烧结样品具有较高的转变温度(110~150K)和较高的介电常数(104);样品保温时间为6 h时,电容值达到最大为59.2 nF,电阻值最小为0.065 MΩ;在5~20 MPa压力范围,样品的电容值与压力关系呈线性关系.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CaCu_3Ti_4O_(12),其直流电压与电流关系大致相同且击穿电压非常高.在同一电压下,电流与试样的厚度成反比.由此推断,CaCu_3Ti_4O_(12)的直流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能与材料的本身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烧结法,经850℃、980℃预烧和1000℃-1125℃烧结制备了CaCu3Ti4O12巨介电常数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体系进行了结晶性能和形貌测试,用阻抗分析仪对试样在50-300K范围内的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CaCu3Ti4O12的介电常数直接受材料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及致密度控制.通过改善预烧粉末先驱体的结晶程度、提高材料的晶粒尺寸和致密度、改善烧结样品的结晶程度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材料.结晶完整,晶粒尺寸大及致密度高的CaCu3Ti4O12在较大的温区范围具有高的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烧结法,经850℃、980℃预烧和1000℃-1125℃烧结制备了CaCu3Ti4O12巨介电常数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体系进行了结晶性能和形貌测试,用阻抗分析仪对试样在50—300K范围内的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CaCu3Ti4O12的介电常数直接受材料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及致密度控制.通过改善预烧粉末先驱体的结晶程度、提高材料的晶粒尺寸和致密度、改善烧结样品的结晶程度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材料.结晶完整,晶粒尺寸大及致密度高的CaCu3Ti4O12在较大的温区范围具有高的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4.
利用柠檬酸-凝胶方法,以Y2O3,Eu2O3,Tb4O7和Al(NO3)3·9H2O作为初始原料,柠檬酸作为配位剂,成功制备出了Y3Al5O12:Eu3+(Tb3+)发光材料,其烧结温度为1?000℃,时间4?h.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表征Y3Al5O12为单相;计算其晶胞参数,发现晶胞体积v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对Y3Al5O12:Eu3+(Tb3+)系列样品在紫外光谱区域和真空紫外光谱区域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紫外光谱区域激发下,Eu3+(Tb3+)的猝灭浓度比在紫外光谱区域激发下的低.  相似文献   

5.
在BaO-TiO2-Nd2O3(BTN)系材料中以La2O3部分取代Nd2O3后构成BaO-TiO_2-Nd_2O_3-La_2O_3(BTNL)系的结构和介电性能。实验结果证实,随着La2O3和Nd2O3摩尔比的增加,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下降,用XRD分析证明是因为BaLa2Ti4O12和La2Ti2O7相的增加所致。在BTNL系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可获得中温下烧结的具有超低损耗的微波陶瓷材料,可用于研制微波独石电容器。  相似文献   

6.
以Ti H2和H2O2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米粒状Ti3+自掺杂的TiO2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结晶性、形貌和元素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表征分析.电子顺磁共振谱(ESR)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中含有晶格Ti3+和表面Ti3+.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表明这种Ti3+自掺杂的纳米TiO2在可见光区中有较强的吸收.在可见光辐射下,所制备的样品具有优于商业化P25 TiO2的光催化分解水和光催化降解次甲基蓝(MB)溶液的性能.其中160℃下水热处理27 h所得样品光催化降解MB的性能是P25 TiO2的9倍,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性能是P25 TiO2的12.5倍.  相似文献   

7.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P型Si(100)衬底上成功制备了非晶Er2O3-Al2O3(ErAlO)栅介质薄膜,得到了电学特性优异的薄膜样品,对薄膜的退火研究发现,600℃氧气氛退火可使ErAlO薄膜的介电常数得到了提高并使其漏电流特性也得到改善,退火后样品的有效介电常数达到了15,在-1.5 V偏压下,漏电流密度仅为2.0×10-7A/cm2.氧气退火消除了薄膜中原有的缺陷,并使得薄膜更加致密,表面更加平整.  相似文献   

8.
采用真空无压烧结方法原位合成制备了一种Al2O3/Ti3SiC2复合陶瓷。采用XRD、SEM分析复合陶瓷的物相和结构,测试复合陶瓷的硬度和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 350 ℃保温2 h,烧结的Al2O3/Ti3SiC2复合陶瓷,相对密度达到90%以上,生成Ti3SiC2物相的比例在80%以上。由于Al2O3均匀弥散分布,增强了Al2O3/Ti3SiC2复合陶瓷的强度,其中Al2O3含量为10 wt%时,Al2O3/Ti3SiC2复合陶瓷的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5.3 ±0.4 GPa和352±6 MPa  相似文献   

9.
使用柠檬酸盐法成功制备出分散良好的颗粒状BNT系纳米粉体。经TEM和XRD分析,粉体的平均粒径约30 nm,其主晶相为Nd2Ti2O7,经1 300℃烧结成瓷后还出现了BaNd2Ti4O12相。此类材料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用此类材料研制出的单片微波陶瓷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微波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铁为原料,尿素为均匀沉淀剂,磷酸二氢钠为结晶助剂,用动态开放回流系统的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纺锤形α-Fe2O3粒子。并用XRD、TEM等进行了表征。当Fe(NO3)3、NaH2PO4、CO(NH2)2的浓度分别为0.20、0.0015、0.10mol/L,反应温度为117℃,陈化时间为13h时,制备的粒子轴比可达3.3,且分散性较好,粒径分布窄,陈化时间短,产率较高。对反应机理、结晶助剂NaH2PO4的作用等作了初步研究。并测量了不同pH值时粒子的Zeta电位值,找出了粒子的等电点,与理论估算值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