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dmin 《21世纪》2010,(9):56-56
很多人玩过“贪吃蛇”这款游戏,在电脑、手机里控制着一条小蛇,当出现“食物时”,小蛇赶过去吃掉,渐渐地,小蛇的身体也变长了,只有碰到四周的墙壁,游戏才结束。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感叹:虽然自己已经增加了锻炼次数、补足了睡眠时间、搭配了丰富的饮食,可是身体还是被疾病威胁着,这时就需要考虑是不是我们身边也有“贪吃蛇”在作怪呢。  相似文献   

2.
结尾.虽附丽于作品的整体,但也有它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它的好坏,颇能使作品大异其趣.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这是说它的重要;“头难起,尾难落”,这是说它的不易.学生习作,于结尾往往不大讲究.我们指导学生写作,也常常认为它是作文“末技”而重视不够.翻翻学生作文,在结尾处理上,或草草了事,似完非完;或画蛇添足,当断不断;或拖泥带水,凑个“前进式”、“奋斗式”……  相似文献   

3.
何谓音乐手势生活中,人们常用简捷的手势动作表达或传递某种感情。如“摇手”表示谦让、推辞、依恋、别离……“招手”表示呼唤、赞同、急切、盼望……。音乐领域内,同样存在着手势。交响乐队里有指挥的手势;音乐教学中有教师的手势;演奏、演唱者有自己的表演手势;就连作曲家独自闭屋,伏案凝思酝酿作品时,也会因为灵感的触发引来泉涌的旋律而情不自禁地挥动手势……。由音乐作用而产生的手势动作谓之音乐手势。它存在于音乐开端和终了之中;存在于音乐交流过程之中;存在于音乐审美关系之中。离开音乐(有声或无声),“音乐手势”便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4.
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无论是电线杆上、建筑物上,还是公众场所,随处都可以看到许多垃圾广告:什么包治白癜风、鱼鳞病……唉!这些人真是太缺乏环保意识了,为了招揽生意,不惜一切代价将广告宣传单粘得到处都是,这多影响市容啊!你看,这不又有一位“美容师”要作案了,只见他鬼鬼祟祟地左看右看,见无人注意,便选定了“目标”,“啪”的一下把垃圾广告贴到了墙上,见没什么动静,便放肆起来,一会工夫,电线杆上、墙壁上,就连人行道上也贴上了“狗皮膏药”。长期下去,要是这儿贴一张广告,那儿粘一张广告,我们这美丽、漂亮的冰城非让你们这些“美容师”…  相似文献   

5.
队会设计     
校园墙壁上出现了学生的“涂鸦”,花坛里出现了抛弃的脏物……针对这些实际情况,设计一套队活动方案——“呼唤美丽”。  相似文献   

6.
<正> 古文中有一些常见的句型.研究这些句型和这些句型的英语表达方式,对理解古汉语乃至现代汉语和英语都很有帮助,对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就更不待言了.下面是一些古文惯用句型的译法.一、……者,也……这是一个典型的判断句型.主语后面的语气助词“者”表示停顿,起强调或舒缓语气的作用;“也”字置于谓语之后表示肯定的判断.这种句型有其他变体,如省去“者”的“……也”、省去“也”的“……者,……”、有两者皆省去的“……,……”,有“者”字起称代作用与“也”同用于句末的“……者也”,还有用“耳”代替“也”表示其他语气的句式.“者”、“也、“耳”在英语中没有特定的词语对译,整个句型英译时大多要增加联系动词.如:  相似文献   

7.
“于”能否作为后缀,这是针对现代汉语中“谓词+于”结构而言的.因为“谓词+于”结构在古汉语中是没有什么争议的,这当中的“于”是介词.而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结构中的“于”是否仍然是介词呢?早在1963年,吕老就已谈到,“从古汉语里吸收来的于、以、自,语音上也都附着在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上.”“于”字还可以有“大于”或“等于……”之类的格式.①在某些《现代汉语》教材中,“在于”“勇于”也被列入动词.②  相似文献   

8.
本文题是比较典型的主题征文命题:暗示了主旨倾向,暗示了写作范围。从语言形式上看,本文题是一复句,根据上下文意去推求,应是“只要……就……”类型的充分条件关系。这就表明,文题给我们的暗示是:有了前者“心中有阳光”的存在,也自然就有后者“世界就光明”的结果。因而我们在作文时,无论是选取那种体式和题材,都必须明扣或暗  相似文献   

9.
“新买的房子哪都好,就是外界噪音太大。”别急,这里有一些在家庭装修中能够减少室内噪音的方法,您不妨一试。一、墙壁不宜过于光滑墙壁过于光滑,任何声音都会产生回响,从而会增加噪音的音量。因此,您可以使用壁纸等吸音效果较好的装饰材料,也可采用“软包”等装修手段。另外,您也可以利用文化石等装饰材料,将墙壁表面弄得粗糙一些,使音波产生多次折射,从而削弱噪音。您还可以考虑在墙上挂一些图片,既可装饰又可降低噪音。二、室内光线要柔和五光十色或刺目的地板、天花板、墙壁会干扰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让人感到心烦意乱,从而…  相似文献   

10.
陈禹彤 《新少年》2009,(9):40-40
假如我是老师,我会……我会……我会有无数个“我会”。 我会把教室布置得很漂亮。墙壁上贴着各种各样的卡通画儿:四个墙角上堆些女孩子喜欢的小花,小草,小布娃娃,和男孩子喜欢的足球、篮球、赛车;  相似文献   

11.
波音747宽体飞机在意利米兰国际机场降落的时候,正是黄昏,面对耀眼的霓虹灯榷实感到到了升国他乡。我们走进候机室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亲切的乡音──—回头一春是3个相貌平常的年轻女子。黄皮肤、黑头发和她们的衣著打扮都标示著她们是中国人。我们很快攀谈起来。我说:“想不到这里还有我们的同胞……”她们争先恐後地说:“这里的中国人多著哪!“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都有。我问:“你们是什麽时候到这里来的?”“我们都是加年代来的,也有这几年来的……”“你们在意大利生活的好吗?”“还可以……”“一言难尽口…..ff听大使馆…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试题一]“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即将在我们的家乡厦门举行。这全球顶级赛事、激情音乐盛典,激发我们对“歌”的无限遐思……歌,咏叹生活的酸甜苦辣;歌,抒尽人间的喜怒哀乐;歌,穿透历史,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余音绕梁;歌,跨越地域,在千千万万人的心灵里引发共鸣。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像,你会发觉:山水有歌,风雨有歌,岁月有歌,亲情有歌,校园有歌……(友情提示“:歌”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请以“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情感,或说明事理,或阐述观点,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②字数不少于…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元所……”、“有所……”、“何所……”三种句式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看法“无所”相当于“无”,“有所”相当于“有”,“何所”相当于“何”。“有所”、“无所”既可作动词使用,也可作副词使用。“何所”作疑问代词或副词用。  相似文献   

14.
白色地板现在有不少家庭喜欢把地板刷成白色,希望拥有宁静的家居气氛。建议墙壁使用灰白色系等较为轻快的颜色,可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也不会造成墙壁颜色重、地板颜色轻的“头重脚轻”。  相似文献   

15.
每一代都有它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因而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观点,那么每一代就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看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而这种方式是补前代之不足的。说到底,我们研究历史是因为我们对它有兴趣,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想懂得一点自己的问题。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有权来作出自己的解释。可是,它不仅有权利,而且也有义务来作出自己的解释,因为的确有一种迫切需要。……历史主义者不承认,历史解释应该满足从当前实际问题和决策中所产生的需要。历史主义所努力的是发现“人类注定要走的道路”,发现“历史的线索”或“历史的意义”。……但是,有这样的线索吗?历史有意义吗?历史本身既没有目的,又没有意义,但我们能够决定把目的和意义给予它。我们能够使历史成为我们争取自由社会和反对其敌人的武器,这样我们就能解释它。这番话最后也可同样应用于“生命的意义”上面。要决定人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决定我们的理想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渐渐的,我们似乎越来越离不开地铁,上下班、出游、逛街……而地铁司机,这个新兴职业也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一段时间,“地哥”很火,几乎和空姐一样成了众多年轻人向往的职业。其实,当“地哥”虽说不上像空姐那样百里挑一,但也确实不容易,毕竟责任重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地铁司机王忠华与他的“地下”情结。  相似文献   

17.
“孰与”是动词性结构,其中的“孰”是疑问代词,“与”的作用相当于介词,合起来意为“与……相比哪个(谁)……”或“与……相比怎么样”。《史记》中“孰与”主要用来表示比较。一个句子用“孰与”来表示比较,典型的有三个内容:1.比较的双方,主要是人,有主体、客体之分;2.比较的某一具体方面;3.这一具体方面的高低、强弱、得失,我们称它为“比较的焦点”,多用形容词来表示,常常在“孰与”之后,也可以居前。《史记》中的用例,根据句中是否出现比较的主要内容,即比较的焦点或比较的某一具体方面,可以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18.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阜新市细河区民族街小学六年级某班,班主任李老师正利用早自习的时间,给同学们解读“八荣八耻”。此时,老师的声音也传入了潘峰(化名)的耳中:“……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八荣八耻,各班都要设文明监督员,监督大家的行为习惯,督促同学们做文明学生……”潘峰低下头想:“文明监督员,恐怕就是监督我们这类人的吧?在别人眼中,我们可能就是不知荣耻的后进生了。”“……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同学们的朗读声响起,潘峰也回想起了一幕幕往事……话得从去年说起。…  相似文献   

19.
解读白求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人》2006,(10)
诺尔曼·白求恩并不只是一个政治人物,他是一个不属于任何国家或族群的世界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仅仅从政治历史的角度是无法全面了解像白求恩一样的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这种属于世界的国际主义志愿者,从来不是孤独的。他们存在于白求恩时代,也存在于我们当代。他们为处于战乱、贫困或者灾难阴影下的地方带去支援和帮助。然而,这样没有归属的个体,也会给他们的家庭等原本的“社会组织”带来困惑,这就是为什么白求恩被—些加拿大人(特别是其亲属)视作“异类”,却被更多的人们视作“英雄”。  相似文献   

20.
“哀牢”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滇西地区保山至大理一带。据《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古哀牢国。……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其渠帅皆曰王。”《后汉书·西南夷传》也说:“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据文献记载,“哀牢”大致形成于西汉末或东汉初,其分布范围较广,生产水平也高,在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属于较先进的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