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祖强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7,(1):114-118
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因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而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他构建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从根本上改变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对立的关系,对于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手段的需求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公共财政方面,他探讨了最优工资所得税问题,并对最优通货膨胀税进行了重新审视。费尔普斯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我国经济发展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赫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等人在上世纪的60年代至70年代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主题和热门领域之一。本文通过对三位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的介绍和评论,梳理出机制设计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并阐述了该理论中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3.
保罗·克鲁格曼因其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领域所做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两个领域对克鲁格曼的理论贡献进行介绍和评论,梳理其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脉络,并阐释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和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4.
博弈论视角下的冲突与合作--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拥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n)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Thomas C.Schelling),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两位获奖者都是博弈论领域中公认的大师,他们通过对博弈理论的扩展和应用分析增强了人们对于冲突与合作的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经济冲突的成因,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以及价格之争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超越了经济学的范畴,被广泛地应用于安全和裁军政策等社会领域,对整个社会科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基德兰德(Finn Kydland)教授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教授,以表彰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的两个重要领域--经济政策的设计和经济周期的驱动力量--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并且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理论研究对许多国家的金融和货币政策的设计和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时间序列经济计量学:协整理论与ARCH模型--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英国经济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克莱夫·格兰杰 (CliveW.J.Granger)教授和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纽约大学的罗伯特·恩格尔(RobertF.Engle)教授 ,以表彰他们为时间序列经济计量学 (Time -SeriesEconometrics)分析方法所做出的 相似文献
7.
理性预期:理论、政策及其在中国的适应性分析范王榜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1937~)教授,获奖的主要理由在于他在发展和运用“理性预期假设(REH)”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这标志... 相似文献
8.
200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Leonid Hurmicz、Roger B.Myerson以及Eric S.Maskin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在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方面的重要贡献.机制设计理论是探讨在一定的条件下信息是如何被用在资源分配上的,通过设计一套机制来达到既定目标又能判断机制优劣的理论.在机制设计理论中,显示原理和执行原理非常重要,而激励相容的概念贯穿整个机制设计理论.随着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它对于解决中国现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意义--对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二、三十年来 ,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自由竞争市场未必带来最高效率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 ,它对解释当代许多经济活动规律 ,对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如何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激励性经济理论的集大成者:詹姆斯·莫里斯詹姆斯·莫里斯,一位在牛津大学执教达四分之一世纪的资深经济学家,不久前才转入剑桥大学任教。今年刚满60岁的莫里斯教授,曾先后学习数学和经济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长期在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1969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长期致力于市场机制研究的经济学者逐渐对制度在经济活动与发展中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不同于传统理论强调技术、资本与人力资源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关制度的经济学研究则集中探讨产权、契约、规则甚至社会规范等正式及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吸收了大量政治学、管理学和法学概念.这些制度因素在影响人们选择(外生性)的同时,又为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模式所左右(内生性).经济学者尤其关注如何通过对制度因素的恰当选取与实施进行有效的经济治理(economic governance).2009年瑞典银行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教授以及美国政治学家、印第安纳大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教授,正是为了表彰他们在经济治理领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近些年屡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阐述了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的主要理论贡献和社会影响,从经济学思想史的角度述评了这一学术流派的主要研究议题和已取得的突出成果,并展望了治理经济学的未来研究方向。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分别以公共池塘资源的自组织和企业边界与经济组织的逻辑为核心,通过拓展经济学关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成本和绩效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如何设计有效治理机制来解决交易、合作和冲突等人类基本行为的理解和洞察。 相似文献
13.
1990年l—7月,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为2.3%,8月份为4.6%,9月份为7.5%,总的态势在向好的方向转变。但从增长总量的构成上看,却暴露出许多问题。1—7月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停滞,8月份只增长1.2%,经济增长率主要靠集体所有制工业、特别是乡办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的较高增长来支撑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增长率下降,意味着全民所有制7000多亿元固定资产净值的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隐形失业严重,劳动生产率下降,经济效益下降,这必然引起社会财富总量增长下降,国家财政收入下降。如何改变宏观经济现状,启动经济,涉及到对近期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对此,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有多种不同看法,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Sargent)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Christopher A.Sims)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遵循理性预期理论的发展脉络,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尤其是宏观政策实证检验的研究.本文就两位诺奖获得者的主要理论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并就理性预期理论及其实证方法予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赫克曼和麦克法登两教授。赫克曼的贡献主要是创立了分析选择性样本 (selectivesamples)的理论与方法 ,而麦克法登的成就主要在于建立了分析离散选择 (dis cretechoice)的理论与方法。这一宣布再次表明 ,诺贝尔经济学奖秉承了它一贯的传统 ,十分重视能够推动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是由夏学銮同志主编,阮曾媛、王思斌等通力合作的一部对中国当今社区工作富有指导意义的优秀著作。本书一方面以西方典型的福利国家英国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英国社区工作的实地访问,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阐述英国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英国社区工作的范围及其在现实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列举中英社区文化的可比之处,探讨英国社区工作不断发展的原因以及如何吸取有利于中国社区工作建设的成分,最后,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出中国社区的发展之路。作者认为中国的社区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及其主要学术贡献.文章首先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作简要分析,然后介绍克鲁格曼在这两个领域的主要贡献,最后对其理论的政策含义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对于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内生宏观经济政策和技术引进问题作一个非技术性的选择介绍和方法论探讨.文章将以中国和印度对外直接投资量以及相关政策差异的经济学分析为例,向读者展示这类研究的一般方法,并穿插介绍近年来相关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文献的进展,展示不同理论之间在探讨因果关系时对不同解释变量的比较和侧重及其解释力的区别.文章最后归纳介绍了这一领域三个具有跨学科性质和工具性意义的经济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加里·S·贝克尔(Becker,Gary Stanley)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由于其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应用于人类行为及相互关系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自1968年设立以来的第32位得主。 相似文献
20.
市场机制的引入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使得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在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中已有可能成为常态,从而,反周期的总量政策地位明显提高。总量政策不仅要考虑如何压缩总需求膨胀,防止经济过热,还要考虑如何刺激有效需求,启动经济增长,但是,从增长约束看,结构性矛盾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不能因启动经济而忽视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意义,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必须有效协同。本文拟就我国宏观经济理论、态势分析和政策操作中相应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