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状况人口的增长:1949年解放时兰州人口只有72.71万人(包括三县和两个远郊区),到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人口已达237.63万人,三十三年来人口增加了2.2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6%。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9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十年中净增82.68万人,平均年递增7.6%;1960~1975年净增60.19万人,平均年递增2.2%;1976—1982年为增长缓慢阶段,六年中净增22.05万人,平均年递增1.2%。第一阶段由于建国后各项事业急需发展,吸收了一大批干部和工人,支边人员和中央下  相似文献   

2.
烟台地区共辖16个县市,84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81万,占92.6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10人。 1949—1964年期间人口增长处于无计划状态,出生率年平均为32‰。1965—1970年虽然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但人口增长速度仍然较快,出生率年平均为28.9‰。1971年以来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年平均为17.2‰;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2.39‰下降到1977年的6.31‰(见表一)。近  相似文献   

3.
1949年到1982年,陕西省人口总数由1317万增加到2890万,增长了1.19倍,净增人口1573万,平均每年净增47万,年增长速度平均为24.1‰。三十多年来,陕西省人口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人口资料     
北京市人口三十年来逐年增加 1949年北京解放初期,常住人口为203万人。到1979年底,已达871万人,增加了668万人。增加情况为:自然增加300万人,占增加人口的45%。1949—64年,自然增加18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万多人;1965—72年自然增加8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约11万人;1973—79年自然增加3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近5万人。  相似文献   

5.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的控制1.人口增长率显著下降1949年至1971年,我国人口由54,167万发展到84,779万,二十二年增长30,612万人,增长了56.5%。年平均增长1391.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20.57‰。1971年至1983年102,495万人,总人口增加了17,716万人,年平均增加1,476.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5.94%,比前22年递增率下降了4.63%。1979至1983年的五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337.2  相似文献   

6.
尼泊尔在本世以来,1911—1954年43年中,人口平均年增长0.9%。在1954—1961年期间,增长速度每年大约为1.8%,1961—1971年十年间,年增长率在2%左右。根据1976年典型抽样调查,1971—1976年五年中人口年增长2.1%。以上情况表明最近几十年尼泊尔人口是稳步增长的。人口增长的直接后果是人口密度升高。尼泊尔1961—1971年十年间人口密度大约上升23%,从每平方公里65人增加到80人。其中尼泊尔首都所在地加里满都地区每平方公里高达567人。  相似文献   

7.
(一) 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快的。1949年末大陆人口总数是5亿4100多万。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到1982年7月1日,大陆人口为10亿零817万,比1949年末增长4亿6000多万,快要增加一倍了。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城市化过程的结果是城市人口规模、特别是市区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同时,也由此产生了以人口为核心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北京地区城市化的突出特点首先是全市人口增长迅速。按照目前的辖区范围,1949年全市常住总人口为41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76万人,到1986年底,全市常住总人口达到971万人,比1949年净增加1.35倍,其中常住城市人口587万人,比1949年净增加2.34倍,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比全市城乡人口增加的速度高出73%。构成人口规模的增长因素,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即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相抵,净增加人口)和人口的迁移增长(即迁入北京的  相似文献   

9.
1949—1990年,甘南州的人口由296860人增长到582360人,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62%。土地生产力虽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对物质需求的增长速度,人地矛盾已日渐一日的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白城地区控制人口增长的工作正处于关键的时刻。建国32年来,白城地区的人口发展速度是十分惊人的。1949年全区人口是159.1万人,到1981年底,人口猛增到387.2万人,增长了1.43倍。由于人口增长过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建国初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10.8亩,现在是4.6亩。尽管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所增产的粮食还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全区的粮食总产量,1949年是159,759万斤,1981年是314.500万斤。粮食产量虽然  相似文献   

11.
<正> 建国以来吉林地区人口增长概况建国三十二年来,同全国、全省一样,吉林地区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对人口发展也失去控制,致使人口盲目、大量地增长。1949年人口为163.75万,1981年底增加到388.81万,增长了1.37倍。三十二年来全地区共出生人口252.7万,死亡76.1万,自然增长17.6万,加上机械变动增加47.75万,净增加人口224.35万。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2.7%,超过全国每年2%和全省平均增长2.6%的水平。其中,五十年代平均增长速度为3.0%;  相似文献   

12.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一九五八年,全区面积六万六千四百余平方公里。一九七九年全区人口总数已达三百六十四万一千三百六十一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大多数是回族)为一百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四十六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一点零二。汉族人口占六十八点九八。三十年来宁夏人口增长了二倍,历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很高的,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最高的。一九七八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千分之二十二点九七,一九七九年下降到千分之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基本属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类型。1949年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54167万,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1987年总人口增至108073万,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68.5岁。38年间人口近乎翻了一番。除1959—1961年困难时期死亡率急剧回升外,1949年到1981年,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在高出生率持续稳定,死亡率下降的条件下,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是我国第一次及第二次生育高峰中大部分年份的显  相似文献   

14.
研究我国人口发展战略,需从现实的人口状况出发。现实的人口状况怎样,存在什么问题呢?这通常可以从人口的数量、素质和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其一,人口数量庞大,增长速度比较快。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表明,人口总数已达1,031,822,511人,其中大陆29个省市区总人口为1,008,175,288人,占该年年中世界4,585,000,000人口的22%。解放33年间的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92%,人口如此迅速增长,就大大加强了来自人口方面的压力,使人口压迫生产力的状况明显地表现出来。从1952到1982年,30年间农业总产值增长2.1倍,国民收入总额中农业部分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中国封建社会人口增长特点对中国人口史的研究表明,从秦至清末,中国人口一直在大升大降的剧烈震荡中顽强地增长,并跃上了三个大台阶。(《中国人口史)》,赵文林,谢淑君,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台阶是从秦初2,000万人口,经过200年的增长,于西汉平帝年间(公元2年——13年),首次达到6,000万人口。但这个巨大的人口总数并没有保持多久,经过西汉末年王莽时期的天下大乱,人口总数急速下降至东汉初年(公元31年)的1,500万。仅20几年时间,人口损失了3/4。以后的近1,000年中间,中国人口总数始终在1,500万至6,000万之间反复波动。到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年)人口总数重新突破并稳定在6,000  相似文献   

16.
一 人口趋势 人口增长 二十世纪初,亚洲人口总计8亿6600万。20年以后,这个辽阔地区的人口已增加到10亿2000万。随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了,到1940年,亚洲人口已达12亿4000万。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许多人,也未妨碍亚洲人口的增长。到1950年,世界25亿人口中,55%在亚洲。在1950—1975年期间,这个地区的总人口猛增到23亿2000万。到1980年,估计亚洲地区又要增加2亿4000万人。  相似文献   

17.
(一) 北京是我国的第二大城市,解放前和全国的情况一样,人口发展比较缓慢。1936年人口约为153万,到1949年解放时发展到200.6万,十二年共增加47万多人,平均每年增长4万。解放后首都人口迅速增长,到1978年,发展到849.6万,三十年增加的人口为解放初的三倍多。其中自然增长累计294.3万人,占总增加人口的45.33%;机械增长累计71.4万人,占  相似文献   

18.
解放后我国人口急速地在增加着。1949年末,全国大陆人口总数是五亿四千一百多万。1964年7月1日全国人口总数(包括台湾省、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是六亿九干四百五十多万。1982年是十亿零八百一十七万。如果把1982年的普查数字同1964年相比,十八年间共增加三亿一千三百五十九万多人。如果把1982年的普查数字同1949年末相比,则三十三年间共增加四亿六千多万,快要增加一倍了。  相似文献   

19.
<正> 一、31年来通化市人口发展状况建国31年来,通化市同全国、全省一样,由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对人口发展没有纳入计划,致使人口盲目增长。1949年,我市总人口为114,523人,到1980年,增长到344,809人。31年净增人口230,286人,增长2.01倍。平均每年净增7,429人,平均增长速度为3.6%。人口密度也由1949年的每平方公里150人,增加到1980年的454人。解放31年来我市人口发展基本上是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从1980年以来,由于市委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狠抓了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工作,才使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正> 四平地区位于吉林省的西南部,辖两个市、五个县,总人口为389万多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3人。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1岁,现有育龄妇女86万多人。1971年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高增长的形势初步得到了控制。1972年到1982年的11年间,全区少生了73万多人,人口出生率由1971年的35.22‰,下降到1982年的17.17‰;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1年的27.88‰,下降到1982年的11.18‰。人口再生产状况已由建国后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发展类型。下面我着重从三个方面讲一讲我们是怎样开展以“三普及”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