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在内容与形式、深度与广度各个方面都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画家传记创作是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中的一个新热点。新时期中国画家传记创作繁荣的表现是传记作者队伍壮大,作品数量繁多,出现一人多传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最早使用“传记文学”概念的,是现代著名学者胡适。1914年9月,胡适在日记中,就传记文学的体例、特点诸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意味着传记对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的疏离,而进入到文学的殿堂。从此,现代传记创作开始纳入到文学的范畴里来。在西方国家,社会名流撰写自传或回忆录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因而自传早已成为文学领域内一个极为发达的门类。但在中国,除一些以述志抒怀为主的短篇古代自传,却一直少人问津。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个性大解放,自传便成了知识分子表现自我…  相似文献   

3.
胡适是现代首先提出“传纪文学”概念、积极从事相关研究的现代传记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也是最早从事现代传记文学写作,躬身践行其理论主张,自成一家的创作者;更是终生不懈、卓有成效的现代传记文学倡导者,在现代传记文学开创、发展上,有着独到的贡献。胡适以西方传记文学为参照,批评中国传统传记;以史鉴和教化的经世致用目的,倡导以“纪实传真”为核心的现代传记文学。作为开创者,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偏颇疏漏,如源于史传传统、功利目的、学术思想的重史轻文的偏向;对中国传统传记文学评价上的武断片面。因此时下不少论者认为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片面肤浅,许多已为后人超越。然而在胡适所处的时代,这一切都富有创造和挑战性。对一个开风气的人,不能苛求。何况胡适对中外传记文学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比较研究,创作上有自己独到的风格特色。时至今日,他的理论主张与传记作品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历史地陈述和解释胡适的现代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是当下传记文学研究与创作必不可少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张思齐 《殷都学刊》2013,34(3):50-60
宋濂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其文学创作各体皆善,而尤其长于传记.宋濂的传记文学创作包括单篇作品和《元史》中的纪传体作品两个大类.宋濂《王冕传》的结构与八股文相近.宋濂《王冕传》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由奇之怪这一传主性格逻辑发展的链条之上.它由八个环节构成,这与八股文的运思在机制上十分接近.从宋元时期到明清时期,八股文是一道浩荡的洪流,它向一切文体渗透,也渗透到传记文学之中.从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看,宋濂的传记文学占有重要的位置.宋濂生活在元、明易代之际,其传记创作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适是现代首先提出“传纪文学”概念、积极从事相关研究的现代传记文学理论的奠基者;也是最早从事现代传记文学写作,躬身践行其理论主张,自成一家的创作者;更是终生不懈、卓有成效的现代传记文学倡导者,在现代传记文学开创、发展上,有着独到的贡献。胡适以西方传记文学为参照,批评中国传统传记;以史鉴和教化的经世致用目的,倡导以“纪实传真”为核心的现代传记文学。作为开创者,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偏颇疏漏,如源于史传传统、功利目的、学术思想的重史轻文的偏向;对中国传统传记文学评价上的武断片面。因此时下不少论者认为胡适的传记文学主张片面肤浅,许多已为后人超越。然而在胡适所处的时代,这一切都富有创造和挑战性。对一个开风气的人,不能苛求。何况胡适对中外传记文学有较深入的了解和比较研究,创作上有自己独到的风格特色。时至今日,他的理论主张与传记作品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历史地陈述和解释胡适的现代传记文学主张与实践,是当下传记文学研究与创作必不可少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特别关注传记文学的创作,在不同时期都写有自传,并创作了几部重要的人物传记,且对中外优秀的传记作品大加推介。在考察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时,林语堂从现代个体意识出发,发现了自然人性的流露和生命愉悦的存在。在这样的发现里,他表达了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的构想:尊重人性的自然流露,在日常俗世中追求超越性,实现审美文化人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胡适在批判我国古代传记的缺点和吸收西方现代传记文学长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传记文学思想。他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传记文学名称的人,从上世纪20年代初到50年代末一直都在提倡传记文学,并以创建传记文学理论和努力创作两方面的实绩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显著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受先秦史传及唐传奇的影响,融小说笔法于传记创作之中,赋予了传记以小说的韵味;提高了传记创作的艺术手法,改变了传记的写作观念,给我国古典传记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9.
郑笑平 《中州学刊》2004,(5):115-117
我国新时期传记文学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盛,在短短20年间取得了骄人的创作成绩,科学家传记异军突起、平民传记成为世纪之交传记文学的一个亮点.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品位之高都是以往无法比拟的,这些都使新时期传记文学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新时期传记文学创新成就喜人、美学价值彰显、经济效益可观,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媚俗化、克隆化、快餐化、工具化和不真实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述中国传记文学2000多年来的悠久历史、巨大成就及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传记文学作家作品。以时间为经,分五个时段,系统全面、精当而扼要地论述了中国传记文学以《史记》为代表的辉煌开端,杂传的兴起及其成就,古典传记向现代传记的嬗变,现代传记文学的发展,当代传记文学的马鞍型发展。总结了中国传记文学发展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唐代散传文学的兴盛和古文家的创作宗旨密切相关,兼具文才和史才的古文家们一方面秉承史传的传统,力求"惩恶劝善";另一方面,他们又重在抒发个人的情志,敢于"不平则鸣",以使文章能永传无穷.由此在唐代出现了大量的传记文学佳作.  相似文献   

12.
唐代叙事诗的兴盛是唐诗全面繁荣的一个表现,很多叙事诗蕴含了丰富的传记文学因素.唐代叙事诗浓郁的传记色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抒写身世蕴含传记因素;诗前小序直抵人物传略;诗传并存体现传记性质.  相似文献   

13.
朱东润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名誉系主任。早年留学英伦,回国后执教英语多年。一九三○年起在武汉大学讲授《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十年代末,开始传记文学的写作和研究,他以中西贯通的学力,刻苦探索,辛勤耕耘,在传记文学领域里进行了新的开拓。半个世纪以来,他陆续写出了《中国传叙文学的发展)和《八代传叙文学述论》等论著多篇;创作了《张居正大传》、《杜甫叙论》等六部政治家、文学家的传记文学作品,为我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巴金的传记文学接受、翻译和创作到目前为止还没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实际上,巴金的觉醒和巴金文学的诞生都离不开传记文学作品的滋养,他的革命家传记是以人格为中心的英雄叙事,他的自传则是人格的成长与发展的个人叙事。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兴起的历史中,巴金的翻译和创作必将留下多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书刊商业化推动了传记文学的发展,同时也使许多传记作品存在着粗制滥造的现象。当前的一些传记文学作品选材上以丑陋为美,迎合某些人追求刺激的心理。创作上采用虚构和堆砌的方法,背叛了传记文学的传统创作原则。叙事模式的单调,影响了传记文学的艺术质量。传记文学要发展,必须走出这些创作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叙事学与文体学理论,通过对李公佐<谢小娥传>、李复言<尼妙寂>和<新唐书·谢小娥传>进行比较,认为主题差异是造成传记文学、小说、史传三种文体差别的重要原因,对不同情节的关注和不同语言风格的采用是实现主题转化的重要手段,而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形成主题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上日益重视人的价值问题,人们对名人的生平事迹及个性在经历中的表现与作用,越来越感兴趣,因而传记文学这种文学形式日益受到读者的欢迎。当代传记文学在西方国家出现了热潮。我国古代传记文学有着丰富的遗产。今天探讨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以认识古代传记文学的传统,对当代新传记文学创作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章学诚以开阔的意识将部分文集之作纳入传记文类,虽仍以史传为本位,但打破了严守传记乃史学范畴的顽固立场,是胡适“传记文学”概念提出的先兆。章氏基于自己的传记理念在刘勰、刘知几的基础上对传记文体史作了完整的描述,并以“贵求作者之意指,而不可拘于形貌”之法对传作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辨析。  相似文献   

19.
享有叙事之最的《左传》已经呈现出传记文学的基本形态,它的叙述策略,如征引、评点以及对人物的外视角透视等,都为后世传记文学所继承和发展。正是由于《左传》所作的开拓性贡献,中国古典传记才形成了与西方传统传记迥然不同的叙述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胡适曾经说过 :“传记最重要的条件是纪实传真。”的确如此 ,作为史学和文学结合体的传记文学 ,其生命力在于严格的历史真实性 ,所写的人物和所写的主要事件必须是实有的 ,不允许夸张和虚构。但笔者认为 ,在尊重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真实性的前提下 ,依据人物性格逻辑和生活逻辑 ,进行严密地推理 ,传记文学创作中的个别细节的虚构应该是允许的。本文试从当前学术界对“合理的虚构”这一问题的看法、传记文学创作中存在虚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对待“合理的虚构”这一问题 ,学术界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