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据东德《史学杂志》1981年第7期报道,民主德国和苏联史学家委员会于1980年10月15日至16日在德累斯顿的"卡尔·弗里德里希·威廉·万德尔"师范大学举行了第29届大会.主题是:"资产阶级的历史编纂学和对现实社会主义进行共产主义研究.分析和批判".约有450名来自两国的史学家和党的宣传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  相似文献   

2.
简讯     
苏美举行"科学与政治"第6次会议据苏联出版的《美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杂志1986年第4期报道,不久前苏联科学院委员会和美国知识理事委员会就两国社会科学家的合作问题在莫斯科举行了第6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苏两国最大的学术机关的领导人和社会科学界的知名人士.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共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国际关系研究方面的合作进展很大.共同制定的10项研究合作计划中有6项是全球性计划,4项是地区性计划.1986—1987年苏美学者将举行国际关系理论问题第3次会议和第4次年会;举行苏美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历史学会1963年年会,今年1月在杭州市举行。这次年会,着重讨论和研究了如何贯彻去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精神。会员向年会提出了36篇论文和村史、厂史、家史。中国古代近代史组着重讨论叶适思想的评价问题,中国现代史组着重讨论党史教学中如何贯彻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原则,世界史组对《列宁在布列斯特谈判期间的革命的妥协》、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各国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年代范围的不同意见。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F. 米涅和梯也尔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阶级斗争的行动,革命时期从1789年到1814年,拿破仑执政时代和拿破仑帝国是革命的合乎规律的发展阶段。法国史学中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头面人物A. 奥拉尔不承认“帝国专制”是革命的发展阶段,他把革命时期限定于1789年到1804年。自由资产阶级“俄国派”的代表人物H. 卡列耶夫和E. 塔尔列则把拿破仑执政时代排除在革命阶段之外,认为革命时期是从1789年到1799年。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分期,奥拉尔把法国大革命分为四个阶段:1789—1792年君主立宪——建立以财产资格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体制;1792—1795年民主共和国——人民剥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特权;1795—1799年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重新  相似文献   

5.
《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通报》1977年第2期报道:1976年9月6-10日在布拉格举行了"科技革命和社会科学"的国际会议,对如何从社会科学角度掌握科学革命的社会和人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次会议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秋在巴黎召  相似文献   

6.
据民主德国《德国哲学杂志》1984年第10期报道,第六届不来梅“科学史”讨论会于1983年10月9日至12日在不来梅大学举行。与会者有来自联邦德国、民主德国以及其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哲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会议的议题是“作为一种理论贡献和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会议主持人、联邦德国的M.哈恩和H.J.桑德屈勒为会议的报告和讨论规定了五个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1年第3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所属科学与技术的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学术委员会科技革命全球问题组干1980年11月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苏联科学院院士、通讯院士、哲学博士及其他学者和专家。科技革命全球问题学术小组负责人E.费多罗夫院士在开幕词中强调指出,人类已发展到如此阶段,它要求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努力,谋求有效地、建设性地解决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比较研究,在苏联史学界也颇受重视,现根据马尔卡梁《论历史比较研究的基本原理》(苏联《历史问题》1966年第7期)、B.B.伊万诺夫《比较历史法》(《历史与现代对比关系方法论》1973年莫斯科出版)和B.H.萨洛夫《现代资产阶级历史方法的危机》(苏联《历史问题》1981年第4期)3个材料,将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在认识的一切阶段和一切形式中,进行  相似文献   

9.
据西德《东欧》杂志1984年第1期报道,第三次苏联东欧研究世界大会将于1985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中心设在希拉顿饭店。东道主是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联合会,它将同苏联东欧研究国际委员会共同组织这次大会。这两个组织已选出一个由17人组成的筹备委员会。1983年3月筹备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商议了有关计划和组织的各项原则,规定:处  相似文献   

10.
据俄罗斯《近代史与现代史》杂志1992年第3期报道,今年2月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国际关系史与对外政策史学术委员会举行了学术讨论会,纪念院士A.A.纳罗奇尼茨基(1907—1989)诞辰85周年。会上宣读了16篇学术论文,内容包括:史学家纳罗奇尼茨基的学术生涯及贡献;纳罗奇尼茨基在教学育人和编辑刊物方面的活动;研究俄国对外政策史方面的主要问题;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理论方法论问题与具体历史问题;公开对外政策方面的有关文件是外交部门的义务;德  相似文献   

11.
1975年夏,南斯拉夫理论问题期刊《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与实践》和《世界马克思主义》提议在南斯拉夫举行一次国际会议,邀请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思想家讨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这一倡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同年秋,南斯拉夫马克思主义者在一次会议上组织成立了"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大会".(又称"察夫塔特圆桌会议".——译注)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经济问题》杂志1983年第3期报道,国际经济学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将于1983年9月5日至9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讨论的题目是:“结构的改变、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和世界的发展”。大会的纲领委员会主席是墨西哥学者、国际经济学协会会长、教授B.乌尔基季。在大会开始工作以前的9月3日,将举行国际经济学协会执委会会议和理事会会议,研究协会在1980年至1983年期间的活动(包括各种世界经济问题的圆桌会议),出版工作以及经费供给问题;讨论新的执委会的组成并提出协会新会长的候选人名单。  相似文献   

13.
据苏联《历史问题》杂志1987年第12期报道,1987年9月22日至24日,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新路》月刊编辑部为纪念苏联十月革命70周年组织召开了题为“争取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理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3个国家理论刊物的代表,其中包括《和平与社会主义问题》杂志编辑部的成员。  相似文献   

14.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85年第3期(季刊)报道,自上届即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会议结束以来已有五年过去了.在此期间,苏联历史科学继续迅速发展.在苏联历史科学的各个领域——考古学、苏联历史(从古至今)、世界史、东方研究、军事史、斯洛文尼亚研究和巴尔干研究,以及人种学  相似文献   

15.
东德《哲学杂志》1977年第6期报道,1977年2月1、2日,东德E.M.阿恩特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系,就当前哲学、社会学问题举行报告会.会议中心议题是:在同资产阶级和改良主义理论和社会设想进行斗争时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问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杂志1985年第11期报道,1985年7月11日至14日在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举行了题为《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中的西欧》第3次国际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的数十名经济学博士和教授.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据南朝鲜1985年6月出版的《东洋史学研究》杂志第21辑报道,今年1月25日—27日,南朝鲜庆熙大学举行第4次“东方史研讨会”,讨论的主题是“中国的土地制度”,共有30多名学者参加。他们讨论了中国的井田制、均田制及宋代土地制度等问题。关于井田制问题: 史学家李成珪在会上作了《井田制研究  相似文献   

18.
据南斯拉夫《社会学》杂志1984年第1—2期报道,南斯拉夫社会学联合会主席团于1984年5月8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七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对该联合会今后一段时期的活动作出了几项重要的决议。会议首先研究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社会学协会的工作情况,研究了南斯拉夫社会学联合会各小组和理事会983年11月份以来的工作。并确定了1984年的工作计划: (一) 1984年11月8日至10日在南斯拉夫的斯普里特市举行题为“社会学和社会实践”的专题讨论会。专门组织两次圆桌讨论会,这两次讨论会的题目是:“联邦经济稳定问题委员会材料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变化和社会学”。  相似文献   

19.
据苏联《历史问题》杂志1983年第4期报道,1982年10月,在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苏维埃自治共和国首都苏呼米召开了题为“研究和出版历史文献资料的迫切问题”的科学会议。会议听取了以下学术报告: 格鲁吉亚历史的史料学的迫切问题;反映和理解历史文献资料中的列宁的理论;史料学与辅助历史学科;《卡特利斯·茨霍夫烈巴》(古代格鲁吉亚的编年史汇集)的现代版本学问题研究;对古代格鲁吉亚的阿坚教堂的壁画题词研究的基本总结;苏联建立问题的一些现代资产阶级历史编  相似文献   

20.
据苏联《社会科学》杂志1979年第4期报道,苏联科学院历史科学史学术委员会建立于1958年,是隶属苏联科学院历史学部的一个全国性研究机构。M.涅奇金娜院士一直担任委员会主席。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全国的史学研究;帮助总结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的史学经验;促进对资产阶级历史科学现状的分析与批判;帮助提高史学的研究效果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