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正义是公案剧永恒的主题.<蝴蝶梦>展示了寻求正义所采取的最极端的形式--私人复仇,复仇之后又诉诸于官府.而官府的判案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它集中了表现了礼大于法的集体观念.<蝴蝶梦>也因此成为典型的道德裁判剧.  相似文献   

2.
新发现的《史记正义》佚文考田大宪陕西师范大学《史记正义》是现存最早的三部《史记》注本之一,是研究《史记》的重要文献.《正义》原与《集解》、《索隐》一样,均系单刻,其中《集解》八十卷,《索隐》、《正义》各三十卷①.北宋元丰年间三家注始附于《史记》正文下...  相似文献   

3.
罗尔斯的政府理论建立在他提出的公平、正义两条原则的基础上,认为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在《正义论》一书中.罗尔斯论证了公平、正义原则的相对合理性,制定了政府蓝图,并从道德哲学的角度论证其正义社会的稳定性问题。本文主要梳理了《正义论》中的政府理论部分,并将罗尔斯对政府理论的零散论证汇集在一起,勾勒出罗尔斯论证思路的轮廓。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论述的是《鸣凤记》传奇能以重大政治斗争为题材,把刚刚发生的事件搬上舞台。通过忠奸两派的尖锐斗争,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势力。该剧是明末时事剧的开山之作,对清初一些传奇作品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国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小说代表作《蝴蝶梦》是一部隐含作者价值观问题比较复杂的畅销小说,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对这部小说的多种阐释。本文试图通过作者在小说中采用的修辞,该篇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以及作者本人的生平事迹等方面入手,探讨《蝴蝶梦》的隐含作者价值观及其衍生的人物和小说类型对隐含作者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重庆性格”和“风流蝴蝶梦”是《重庆性格之白沙码头》一书的两个关键词。小说通过白沙码头这一奇特的存在,写了某种特殊氛围下的重庆人的生存和重庆人的性格,表现出一种不甘平庸的挑战性反叛和抗争,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跌落在士大夫风流蝴蝶梦的俗套上。  相似文献   

7.
《毛诗正义》撰者及编撰时间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诗正义》虽作为《诗经》注疏史上一部里程碑式著作 ,但其撰者及编撰时间学界说法不一。本文详细考辨了《毛诗正义》的编撰、修订次数及具体时间 ,缕析了《毛诗正义》的各次参撰者 ,以期有益于对《毛诗正义》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伏佳佳 《浙江社会科学》2023,(7):118-127+160
在发表《正义论》之后,罗尔斯在晚年发表《万民法》,对全球正义做了一元论解读。他提倡人民主体性和万民法原则,怀疑全球正义与合理多元论的相容性,尝试建构以万民(peoples)为主体的“现实乌托邦”,寻求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义务的折衷方案。罗尔斯的万民法学说虽为全球正义研究提供了理论参照,却没有认真对待全球正义实践诉求。扬弃罗尔斯万民法学说,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将为探讨全球正义提供新的基点。由此出发,消解国际现实主义,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寻求实现全球正义的多种可能形式,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将为全球正义实践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拜月亭》在杂剧、南戏中的演变[韩国]吴秀卿《拜月亭》剧所叙世隆和瑞兰的悲欢离合事,实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爱情故事,不但久受人欢迎,而且现在还在舞台上活跃。据一般所知,早在元代就出现了关汉卿的杂剧《拜月亭》,元末又出现了南戏《拜月事》。除此...  相似文献   

10.
安敏 《阴山学刊》2009,22(2):52-56
唐代经师孔颖达主编的《五经正义》在中国经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他年少时期的求学举第为编修《五经正义》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他任职受封成为主编《五经正义》的身份准备。他从事的讲经、论难、编书活动为《五经正义》的编修作好了充足的过程准备。  相似文献   

11.
论布莱希特对李行道《灰阑记》的改作周敏曹仲桂元朝绛州李行道的《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以下简称《灰》剧),是最早传到欧洲的中国戏剧之一,也是对欧洲戏剧小说产生了直接影响的中国戏剧。但是长期以来,《灰》剧在中国剧坛的地位并不高,它对欧洲戏剧到底产生了怎样的...  相似文献   

12.
《论语正义》(以下简称《正义》)是《论语》旧注中的集大成之作,它发扬了乾嘉学风,注重文字训诂的特点。注释中多处借助《说文》对《论语》用字进行细致的考究。借助《说文》及古文字材料,对《正义》中指出的《论语》用字中的假借、混用现象进行举例阐释、详加说明,从而证明《正义》中大部分找到的本字的正确性,并对几处误释为文字混用的地方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3.
论先秦《诗》的儒学化发展孔慧云一、春秋至汉,《诗》学之风经历了一个由片到线又到片的发展过程.这个“片”,是指全社会而言,而线指一家,确切地说是指战国时期的儒家.春秋以前,“学在官府”,贵族阶层拥有独占文化的特权,得以诵读《诗》、《书》.因而在《左传》...  相似文献   

14.
2009年9月《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刊登了张铭先生对拙作《基督教正义一元论的实现》的商榷文章《基督教的“善与正义一元论”与世俗政治之“正义”》一文。张先生提出了一个真实而深刻的社会与哲学困境。然而,张先生的商榷文再次遮蔽了更多的话题。张先生对新教改革和政教分离等重大政治事实的叙述。本身就出现了诸多盲点和误区。基督教正义一元论转变为世俗政治正叉的过程中,并非是“极权政治的土壤”。张先生更大的误区还在于,以一种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现代性的叙述手段,忽视了人类正义认识的历史性、层次性和小共同体经验。政治思想史与小共同体发育史研究的意义在于,理解过去如何演变为今天,而不是透过批判历史与人生的不美好,以知识分子叙述为中心的多元论解构小共同体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戏剧史札记     
昆曲“不提防”的流行时代很早,绝对不是到了道光衰世才唱起来的。而且也不限于苏州、北京,浙江、湖北、河南各地都传唱此曲。《北饯》《回回》两折戏,实际上均出于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杂剧《十面》不属《千金记》,而是艺人据元人散曲创制的“大十面”。清军平定三藩乱后,陈圆圆确实在昆明三圣庵安度了晚年。从刘墉《现剧》诗16首,知他是一位昆曲爱好者,是观剧的行家。  相似文献   

16.
包公戏剧形象早在南宋时就出现了,但到今天所见到的宋金时期的剧目仅有三个,即《刁包待制》、《三献身》、《蝴蝶梦》。从有关记载中可以看到,这些剧本的大致内容多是表现民事诉讼的,而包公则只是作为一般的秉公而断的审判官的形象出现的。到了元代,包公形象才逐渐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初识冯象先生的文字,是在《读书》上的“政法笔记”专栏。他的文章不落窠臼,不论标题立意还是观点论据,都能使读者眼前一亮,如《孔夫子享有名誉权否》《性贿赂为什么不算贿赂》《正义的蒙眼布》等篇章,均令人不忍释卷。除两篇前言和“法律与文学”这篇代序外,《木腿正义》(增订版)共有31篇文章,其中上编研究法律(包括法律教育、法学方法),下编讨论语言文学、宗教神话等。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2014,(1)
希伯来《圣经》正义具有法律和道德双重内涵,是一种不同于西方政治哲学的宗教正义。《圣经》中蕴含的正义观系统,包括神的正义和人的正义两个层次,而后者又包括"因行成义"的一般原则、以《摩西十诫》为核心的律法,以及公正审判、公平交易、体恤弱者、善待异族等正义规则。与古希腊和近现代政治哲学相比较,希伯来《圣经》正义拥有超验与神圣性、综合性、泛法律性等特征,因此它对于古希腊哲学以及近现代非宗教正义论具有借鉴与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的价值取向即法律追求的目标,不同法的价值取向不一样,有的追求秩序,有的追求人权、自由、正义,有的追求效益……我国新《合同法》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经济效率和社会正义。《合同法》所追求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正……  相似文献   

20.
北宋著名的经学家孙奭,奉诏校勘《孟子》一书,并为之正义。与以往的章句之学不同,孙奭正义《孟子》,疏于名物制度解说,注重经学大义。朱熹等认为,该正义不似疏,没有解出名物制度,只是围绕赵岐之说,语气敷衍,如乡塾讲章;《宋史·邢昺传》和《涑水记闻》所记邢昺与孙奭等校勘的书籍中没有关于孙奭做正义的记载;正义所引用的一些典故,所注的出处有误。并以此为由,断定《孟子》一书中的正义非孙奭作。笔者根据《宋会要辑稿》和其他的一些文献资料的记载,认为孙奭确曾正义《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