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宝德教授<风水与环境>一书在中国风水研究著述中堪列上品.作为当代中国风水研究的力作之一,它立说有据,绝非目下坊间"风水俗书"可比.当然,汉先生并不完全认同风水含科学成份,说明他的"科学观"与我们不同,值得商榷,但他仍细致地理解和掌握风水知识,分析它,尊重它,包括通由"风水禁忌"研究揭示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景观-规划美学体系"的性质,认为风水景观学首在追求景观客体要素"形式的和谐",对中国风水审美形式化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在风水史研究中也获得了一系列值得肯定的创见,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迷局与乱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崇尚者认为,风水有科学的成分,但现代科学又不能完全解释它徐韶杉不久前应邀参加了香港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在北京录制的一档对话风水节目,他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等人与清华大学建筑系赵南元教授等人辩论风水,争论的焦点依旧是"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  相似文献   

3.
<正>风水也是居住环境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在某些程度上,它是可掌握的。想要有好运势,也有很多改变风水的装修技巧。阳宅风水研究专家卢尚老师说:"风水好,是让你居住的环境加分;而风水不好,只是减分而已。并不是光凭风水一项因素,就会全然改变我们的运势或居住  相似文献   

4.
风水回流,和近年来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开发热有关系。一个令人瞩目的事件是:2004年9月9日,"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开进人民大会堂。有报道称,建筑风水论坛由建设部直属事业单位主办,在中国政治文化圣地的人民大会堂召开,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2005年南京建筑风水培训班的筹办,让人们的情绪激动起来。风水班的肇始者就是后来发起中国民间风水申遗的徐韶杉。当时,他作为一名易学风水研究者,感到"中国的风水文化已经被歪曲、丑化,因此应当正本清源,培训一批‘革命的种子’",不料却出现了后来难以控制的火爆局面。  相似文献   

5.
两汉时期丧葬风水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齐明 《南都学坛》2007,27(6):10-15
源于战国时期的"葬先荫后"风水观念,在汉代已经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并成为人们解释命运吉凶的一种社会心理模式。镇墓文和买地券所投射出"鬼福及人"观念,也进一步证实风水信仰已经成为两汉时期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而《太平经.葬宅诀》所提出的"魂神还养"理论,则标志着风水理论体系在两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从而将丧葬风水理论的形成时间由魏晋南北朝上溯到了两汉时期。  相似文献   

6.
风水申遗:前景不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方面是风水申遗的艰难努力,另一方面是不绝于耳的质疑声如果不是受到韩国、日本风水申遗的"威胁",中国人可能不会在风水申遗这条路上走得如此心焦。中国民间风水申遗第一推手,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徐韶杉,每当谈起风水申遗这件事,都会反复强调:"风水申遗,不简单是申遗的问题,它的背后是国家文化主权的问题。韩国人已经注册了端午节,风水这个事稍不留神就要被日韩申请去了。"  相似文献   

7.
"比尔·盖茨到中国来,住的房子就找我看的风水。"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于希贤教授不无自豪地说。"李嘉诚也找我看过风水,好多港商为了找我家里的电话花了好几万。"于希贤曾在上世纪90年代的莫斯科大学开过风水课。1990年到1991年,于希贤被公派到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中国历史系教书,学校给他布置的教学任务是讲北京历史地理。于希贤带了本台湾的《大地》地理杂志,上面有他的一篇关于城市风水的文章,叫《中国古代城市风水的选址与布局》。  相似文献   

8.
西方时中国风水的研究分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面临全球性生态环保危机,终于认识到了中国风水含有科学性成分,是可供全球应对生态环保危机的一剂良药.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在日本韩国均有人要以风水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一事的刺激下,一改"五四"以来全盘否定风水的偏激,中国学界也开始认识到风水虽含迷信成分,但主要是含有科学性成分.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和台湾汉宝德教授,在这方面均拿出了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学界今后要进一步突破西方传统科学观的束缚,进一步确立风水作为中国建筑-景观-规划科学规则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据说,办公室养植物也是讲究风水的,比如兰花聚人气、富贵竹旺财、水仙可以辟邪……植物的摆放有这么“神”吗?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关地方的党政机关因为将政府决策与"风水"问题挂钩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在广东肇庆市,个别领导认为坐落在一座山顶上的关公像破坏了风水,公开发文"以一武财神傲视所有党政机关有失君行",要将四个月前耗资3000余万修建的38  相似文献   

11.
风水回流     
被冠以"封建迷信活动"几十年的风水由于地产的兴旺和投资的活跃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风水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但是自近代中国在世界竞争中落败之后,中国人开始全面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风水等被打上"文化糟粕"的标签。如今随着国家的复兴,人们开始重新寻找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但这个过程仍然充满争议,对于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的争论一直未断。  相似文献   

12.
西柏坡印象     
西柏坡是个不起眼的地方,却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一间间小屋,间间铭刻着历史;一张张桌椅,张张承载着辉煌。有两句关于西柏坡的题词,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一句是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的朱穆之所题:"中国命运定于此村"。"另一句是作家阎涛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的徽州,人们的风水观念极其浓厚,官方对风水观念的正统性表达与官绅的实践也相背离.在清代光绪十八年发生的绩溪县登原司马墓"盗葬案"中,风水和坟业纠缠在一起,形成整体的历史实践.而以往关于风水的象征论和坟山的法律社会史研究,都无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有清一代,徽州宗族尤其重视"祖宗藏魄之所"的坟茔。这种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墓地为祖先崇拜的现实表述,更是由于其为家族利益的一种特殊载体。墓地在精神和现实世界的双重属性以及选址上的特殊性,造成民间社会出现大量以墓地为中心的诉讼。既有异姓宗族间的诉讼,也有同一宗族内部不同支派之间的诉讼。诉讼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侵占、盗害墓地及与墓地"吉壤"相关的风水。徽州宗族对涉墓诉讼非常重视,阖族参与的现象十分普遍,并在各自家谱中记载诉讼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宗族财产权利合法性的证明。墓地诉讼反映了清代徽州社会的宗族观念、风水观念、民间习俗以及地权争夺与权利冲突等。  相似文献   

15.
成书于东汉中晚期的《太平经》所提出的"起土"吉凶观念及"魂神还养"的丧葬风水理论,是汉代社会风水信仰急剧膨胀的反映,它也标志着丧葬风水术理论形态基本形成。《太平经》中风水文献表明,道教对风水术的吸收与改造是在宗教体系之内进行的,并不是对民众信仰的无限制迎合,而是加以引导和转化,从而纳入其信仰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6.
以"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为模式的"风水",实际表示人的住处选址,应当北边靠大山(玄武),南边临水(朱雀),东西由小山岗(青龙,白虎)围合,含有科学道理。从史料和逻辑上看,它应是古代关中周族适应黄土高原地理特点而发展出的一种建筑-景观-规划哲学和美学,包含着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景观学、气候学、生态学、建筑学、规划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萌芽。"风水"模式中后来渗入了迷信成分。现在,我们要继承发扬风水模式中的科学成分,扬弃其中的迷信成分,使之实现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风水文化凝聚看中国古代哲学、科学、美学的智慧,风水格局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鲜明的美学特质和不可忽视的美学价值。作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风水景观的美学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和充分利用。通过对国内外风水美学研究的回顾与瞻望,揭示风水美学的基本内涵、特质和价值,为旅游学界进一步探讨风水文化、开发利用风水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民间风水信仰的心理解读--以赣闽粤客家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水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风水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一种心理行为,风水信仰民俗是由神秘玄奥的风水理论、生命力脆弱的民众和落魄而聪慧的风水师三者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世俗民众的风水信仰,我们可以窥探出风水对传统世俗民众来说具有人文主义关怀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以"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为模式的"风水",实际表示人的住处选址,应当北边靠大山(玄武),南边临水(朱雀),东西由小山岗(青龙,白虎)围合,含有科学道理.从史料和逻辑上看,它应是古代关中周族适应黄土高原地理特点而发展出的一种建筑-景观-规划哲学和美学,包含着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景观学、气候学、生态学、建筑学、规划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萌芽."风水"模式中后来渗入了迷信成分.现在,我们要继承发扬风水模式中的科学成分,扬弃其中的迷信成分,使之实现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风水”是一套赋予空间内各要素以价值序列和因果映射序列的规则体系。依照“风水”规则进行识别,那些被认为处于价值序列的高位、在因果映射序列中占据优位并牵动和维系场景中人良好境遇的要素,可称为“风水资源”。而围绕这些“风水资源”所展开的权力配置和权利博弈,则是“风水政治”。墓葬空间秩序在村庄所呈现的样态,是风水政治的结果。“村庄中的散落样态”“村内集体陵园中的集合样态”和“公墓中的集合样态”这三种墓葬空间秩序,对应“风水的私人交涉”“风水的伦理统筹”以及“风水的国家和市场配置”这三类风水政治运作机制。对比发现,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推进的当下,村内集体陵园和政府运营的公墓是墓葬空间秩序演进的方向,村级自治组织和政府是最适当的风水政治引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