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认识世界进程的三个阶段即“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通过对思维具体这一思维综合体从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进行了理论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使人类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充满主体的自信。  相似文献   

2.
在认识论中,思维创造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认识客体的观念形态,二是创造认识主体的新的规定.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认识不仅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基础,而且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客体信息的思维创造,认识的本质在于思维创造.然而,思维创造并非在人类社会一开始或个人一出生就很完善,它有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这些发生可以不断地往回延伸即回溯.通过对不断发生过程的追溯,可以看到认识的高级阶段以认识的低级阶段为先导,认识的最原始阶段.又以一些前认识阶段为先导.通过发生学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知道,人类种系和人类个体认识发生、发展过程是怎样由不知到知、由低级阶段的知到高级阶段的知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个体胚胎发育和整个动物界的进化存在着一致性,儿童的心理发育和人类认识史的发展存在着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非目的论的哲学思维和生态学的科学训练与熏陶,培养了美国20世纪小说家斯坦贝克观察事物的整体思维,这种思维推动他以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综合的而非片面的方法从观察海洋生物到观察人类世界,最终形成了“群体人”理论,将人类看作是一个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这种整体的思维就体现在其科学考察游记《科特斯海》中。如今,这部长期以来几乎被忽略的作品已成为伟大的科学游记,斯坦贝克在科学界也被誉为生态学先知。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科学活动已经超越地球,进入到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随着深空探测活动的深入,必然会在传统的自然观、方法论和思维逻辑等方面引发一系列变革。深空探测使"自然"的内涵得以扩充,由地球延伸到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加复杂化;在对外星球的认识方法和思维逻辑上,也由过去以演绎、类比为主到现在的以经验归纳为主。正是自然观、方法论与思维逻辑等方面的变革,使人类对外星球的认识有可能完成由科学假说向科学理论的过渡,从而构建严格意义的宇宙经验科学。  相似文献   

5.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经验总结与研究成果。由于客观世界的奥秘无穷无尽,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运动和改造实践也就永无止境,这不仅表现为科学的知识量,“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而且表现为科学分类体系的结构,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也要产生变革。科学分类体系是把众多的科学门类,按照一定的哲学思想,根据其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各个领域、各类现象、各种物质的矛盾运动进行分门别类的排列组合,使其形成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的整体。科学结构则揭示这一整体的内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通常人们都把体系和结构连成一个概念来使用,因为二者都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本文拟在分析科学分类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对现代科学分类的特征及其现实意义作一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 ,从化学燃素说的产生和被否定的历史 ,论述了科学思维和辩证的认识方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同时阐述了人类认识中的否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创造性地提出人类思维的第三种形式是灵感思维,并且认为灵感思维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在继承和总结前人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等多方面对灵感思维的研究,认为灵感思维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探索灵感思维应通过心理学、微观学、模拟学三种途径。钱学森对灵感思维的建树,使人们对灵感思维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略论哲学本体论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抽象的具有普适意义的本体论问题,首先是个匡定学科领域问题,实质是关于研究目的和对象的理论.人类的哲学本体论思维的发育发展理路,有两种基础性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程度特别是科学发展的程度;二是时代的思维范式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们天才的理论思维在于:以实践思维深刻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唯物史观思维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并用以回答了世界本体问题;以彻底的辩证法思维解决了世界存在的一与多、无限与有限等关系问题.三者内在观照、交叉融通,科学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9.
在学术界有一种被广泛认同的观点,即在公元前800年──前200年,中国、印度和西方三个地区,几乎同时地、单独地出现了精神运动的繁荣。这种繁荣标志着人性整体的飞跃,是人类进入统一性的第一步。众多的哲学家在这三个地区争相涌现,反映出人类意识的觉醒。这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他认为在这个时期,人对历史有了认识,开始以自己的内心世界抗拒外部世界,在自己身上发现根源,借此超越自身和世界。①轴心期产生了我们至今仍在思考的各种基本哲学思想,创立了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宗教。②以后,人类的每一次飞跃.都…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展现为走向、走进和一体化三个阶段。其中,走向阶段指两种教育由背向而驰转为直面彼此,并朝着两者间的"边缘地带"走近;走进阶段指两种教育作为由知识、方法、思维和精神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边缘地带"进行交往,呈示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互涉、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的互补、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的互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渗;一体化阶段指两种教育在自身作为有机整体的发展和促进教育中,人之完美精神世界的建构达成了高度的默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与社会形态理论密切相关。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一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五形态理论"视角;二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三形态理论"视角;三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世界历史理论"视角。同时,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们认识现实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系统观思维的兴起及其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其方法论思想引起人类思维方式的又一次飞跃,即系统思维方式的形成。系统观的思维方式要求以非线性的、非决定的、整体的角度认识世界,从关系和过程中把握世界,从而区别于以还原主义为基础的决定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进入21世纪。在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15、16世纪是一个伟大的转折,开始了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转变,到19世纪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现了从分散到整体的转变,开始了真正的世界历史。20世纪是一个更伟大的转折。它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变革——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阶级结构、社会制度、政治格局、国际关系、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地认识20世纪世界史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对于把握今天、走向明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即将告别20世纪进入21世纪。在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15、16世纪是一个伟大的转折,开始了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转变,到19世纪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现了从分散到整体的转变,开始了真正的世界历史。20世纪是一个更伟大的转折。它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变革——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阶级结构、社会制度、政治格局、国际关系、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地认识20世纪世界史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对于把握今天、走向明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系统科学的兴起,其方法论思想引起人类思维方式的又一次飞跃,即系统思维方式的形成.系统观的思维方式要求以非线性的、非决定的、整体的角度认识世界,从关系和过程中把握世界,从而区别于以还原主义为基础的决定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经常要提出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个是提出假说者的心灵世界。科学工作者在对神秘现象的探测中,为了有一个设定的求解目标,往往就先提出科学假说。科学假说包含了人的创造性思维,它的产生是实践中的人的心理能力进一步发挥的结果。当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进入阴性物质世界进行探索时,本质上是在非平衡系统中寻找一种新的有序结构。无论是科学假说还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都是它所处的时代的函数。  相似文献   

17.
科学理论是人类思维对大量的事实进行整理、概括和总结的产物,是科学实践经验的结晶,是科学实践经验的客观真理的理论形态。它是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是人类认识发展历史的阶段总结,也要随着人类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科学理论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所组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它包括科学概念、观念、原理、学说、假说等形式。各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它是由理论部分和经验知识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8.
(一)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譬如,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它是对整个世界一般规律认识的历史。而与科学技术史密切相关的科学学则把门类繁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即以认识整体的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一方面,它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研究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它又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来研究,研究科学技术本身的结构方法与功能,研究科学分类的  相似文献   

19.
人类可以认识世界,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以实践为中介,通过思维和语言来实现的。广义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三者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人类认识世界有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四位哲学大师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马克思说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这也适合于以上其他三个哲学家。德国哲学家们在理论上接受了法国革命的影响,在行动上又抛弃了法国革命的实践,只在头脑中用思辨的形式进行哲学革命,德国社会这种复杂状况构成了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产生的基础,构成了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赖以旋转的中心——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对立,以抽象的思维运动深刻地反映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历史辩证法。这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的一般历史条件。但是也有特殊性:康德哲学反映了软弱的刚诞生的市民阶层的政治立场,以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的二元论为特征,把自由主义实践归结为永远可求但不可及的彼岸世界。从费希特到黑格尔的哲学反映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热情,以在精神领域中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特征。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十七世纪唯理论形而上学体系,从整体上抛弃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在其思辨哲学中,贯彻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原则。它是十七世纪唯理论形而上学前进中的复辟,把人类认识推进了一大步;它把唯心主义和辩证法两种本质上不相容的东西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发展过程。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践的对立和斗争构成了这段哲学史发展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