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时间】《闲情赋》写于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陶渊明22岁。据丁洁然先生“《闲情赋》当作于《五柳先生传》以前,即21岁到28岁之间”之论(见《闲情赋》新探,载《江海学刊)1987年6期)。  相似文献   

2.
《江海学刊》被评为首届“江苏十佳社科期刊”座谈会纪要本刊记者季鹏江海学刊杂志社于1995年6月12日召开座谈会,庆贺《江海学刊》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江苏省期刊协会联合组织的评审中,荣获首届“江苏十佳社科期刊”...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本文作者近年来以《江海学刊》为研究对象,其具体研究情况,我们在1996年第4期作了介绍。1996年第4、5、6三期相继刊发了该作者对本刊的系列研究论文,发表后,甚得好评。今再选载一篇,以飨读者。近十年来,《江海学刊》设立了固定的“学术短札”(原称“补白”)栏目,从其发文内容及版面安排的情况看,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显著的特色。从内容看,“学术短札”篇幅虽短,但学术性极强,有的甚至就是长篇考据性论文的分期连载。从版面看,《江海学刊》自1988年起取消了论文的转接方式,“学术短札”充填了大部分文末空白篇幅,使得全刊…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江苏乡镇企业”征文评奖活动纪要《江海学刊》杂志社由《江海学刊》杂志社和中共扬州市委办公室、无锡县东亭镇、无锡县东镇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江苏乡镇企业”征文活动,经过近一年的紧张组织,于1993年12月3日~5日在扬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5.
《李贺入蜀为宰考》商榷房日晰黄震云《李贺入蜀为宰考》(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一文,提出了李贺研究中的一个大问题,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但其中有的论据,却不可靠。黄文云:《全唐诗》卷272戴叔伦也有《冬日有怀李贺长吉》诗说:“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  相似文献   

6.
周本淳先生《元好问〈论诗绝句〉非青年之作》(《江海学刊》1989年第4期)认为元好问《论诗绝句》“绝非青年之作”。主要理由有四:(1)“丁丑岁三乡作”之说源于清人施国祁的《元遗山诗集笺注》及所附《年谱》,“今日选这组诗的人,都以施说为依据”;(2)第一首之以“疏凿手”自任,“很难说是青年诗人的‘自信’”,  相似文献   

7.
任平,1956年10月生,江苏金湖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现任苏州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政治系副主任。10多年来,任平主要从事两个方向的研究。一是发展哲学与现代化理论,主要著述有《悄悄的革命——一文化价值主体的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论行为方式的变革)((光明日报)1985年2月11日);《行为周期与改革》以入文杂志》1985年第4期)以弹性控制与协调方式》以《中州学刊》1986年第4期);《中国现代化制度文明的内在机制》(《江海学刊)1987年第4期);《…  相似文献   

8.
一般的把“飞跃”理解为:渐进过程的中断。《江海学刊》1982年第5期俞吾金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吗?》一文认为,这个理解有片面性。当年黑格尔提出这一论述是,批判莱布尼兹的“自  相似文献   

9.
聂付生 《云梦学刊》2007,28(4):29-30
因为《云梦学刊》的缘故,我对学术史研究动态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正因为对当代学术史的这一点兴趣,我更加关注起《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的学术动态。两年前我曾经就《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的办刊特色写过一篇文章(《学术界》2005年第2期),觉得还有些话没说。这次承蒙《云梦学刊》编辑部的邀请,  相似文献   

10.
略论董仲舒的儒家属性──兼与孙景坛同志商榷吴九成董仲舒是一位儒家,这在历史上早有定论,本来可以不谈。但最近孙景坛同志发表了一篇《董仲舒非儒家论》(见《江海学刊》1995年第4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不少读者的疑问,所以有必要再作一些讨论。关于董仲舒的...  相似文献   

11.
《马端临卒年考》作者王炜民原载《浙江学刊》1996年第6期马瑞临是宋末元初一位杰出的史学家,但其生平事迹史书缺乏详细而明确的记载。其生年,白寿彝先生考证为宋理宗宝二年(1254年),可卒年则长期以来难以具体确定.新编《乐平县志》提出:“马端临应为八十七岁而逝,终年为至元六年(1340年)。”其依据是新发现的元人许瑶《故隐君尚志先生马公行述》中云:马志仁(马瑞临之子)“父李夫人年七十卒……时,父已耄……赵七年而殁”,并将“毫”字解为“八十”岁.然而据元人余谦《文献通考序》,马端临肯定卒于后至元元年(1335年)之…  相似文献   

12.
曾敏慧 《云梦学刊》2006,27(3):10-11
陈平原先生在当今一代的学者中是出类拔萃的。参读余三定老师《博取杂用,守旧出新——陈平原治学述略》(载《云梦学刊》1994年第1期)及一些资料,觉得陈平原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离不开他的“人间情怀”。陈平原先生的学术追求、学术思路、治学方法、治学精神是学术界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这一代人认真学习、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江海学刊》主编及全体同仁:在贵刊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代表新华文摘全体同仁,奉上我们衷心的祝愿。对贵刊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谨表谢意!江海学刊四十载,硕果累累。祝愿今后为学界作出更大贡献!此致敬礼!新华文摘社主编张作耀一九九八年元旦《江海学刊》杂志社:时逢贵刊创办四十周年大庆,我中心谨向你们致以衷心的祝贺!祝你们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愿我们携起手,共同完成党的“十五大”赋予的光荣使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祝《江海学刊》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84年第四期《艺谭》上,刊出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先生《“白发三千丈”和<秋浦歌〉》——唐诗纪行》一文(张守惠泽,原载1983年10月21日《每日新闻》晚刊)。随后,松浦先生又写了《关于李白(秋浦歌〉注释的几个问题》,由张采民译后载于《李白学刊》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这两篇文章是作者于1983年9月上旬参加早稻田大学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访华团实地访问后写就的。文中,一方面对(秋浦歌)中涉及的三个具体地名——逻人、江祖、天平,在实地考察与引证清人所撰(池州府志)的基础上作了令人信服的考释,纠正了历来多种注本…  相似文献   

15.
前时笔者撰《〈高僧传〉校点札记》、《〈高僧传〉校点商榷》、《〈高僧传〉校点拾零》,凡举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4次印刷本《高僧传》(汤用彤先生校注、汤一玄整理)校点可商之处13例,发表于《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第5期和第6期。近来又新发现可商之处5例,敷衍成文,以为续篇,  相似文献   

16.
代价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代价论李欣雁发展中的代价问题,是一个亟待引起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现实课题。韩庆祥博士《发展与代价》一文(载《江海学刊》刊1994年第3期),从代价角度对发展概念、发展方式、发展规律和发展目标作了开拓性的探索,为我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按传...  相似文献   

17.
胡可先,1960年1月生于江苏灌南,198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现为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胡可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5年曾获得江苏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3年又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4年被省教委批准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骨干教师”。胡可先的主要著作有:《杜牧研究丛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该书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书”的第一种。出版后,《江海学刊》等相继发表书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吴在庆在书评中说:“…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创新”实已内涵有“辩证发展”的精神方克立《文史哲》1996年第1期蔡尚思先生的《今后新文化应当是“辩证发展”》(又载《新华文摘》1996年第4期)一文,其中对拙文《批判继承、综合创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3期,又载《新华文摘》19...  相似文献   

19.
孙剑平,1953年生。先后获法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副教授。曾在《经济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学动态》、《理论界》、《江海学刊》等30余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有《市场价格分析》(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2月版)、《劳动就业概论》(合著,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6月版)、《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邓小平经济思想研究》(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合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等五部著作。为…  相似文献   

20.
关于屈原的“绝命词”,《职大学刊》1993年1期刊周建忠先生《楚辞研究热点透视》(五),文中举出古今七种不同的说法,即1.《怀沙》说;2《惜往日》说;3.《悲回风》说;4.《桔颂》说;5《哀郢》说;6.《离骚》说;7《九歌》说。就我所见,建忠先生遗漏了第8种说法:《远游》说。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之一的梁宗岱先生,1934年曾撰《谈诗》一文(后收入《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北京),从比较文学乃至比较文化的角度提出:《远游》“说不定是他(按指屈原)最后一篇作品”,是屈原“在思想底夭空放射最后一次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