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走过15年的历史.15年来,围绕国有企业的改革,国家先后采取了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经营方式等措施,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制度创新阶段,这是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所有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动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环节展开的,经过几年的努力,企业的活力已初步的增强。但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继续深入遇到了困难,使本来有所增强的企业活力面临失去的威胁。改革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必须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进行较大的改革,才能推动改革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3.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围绕搞活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改税、推行经济责任制、试行厂长负责制、初步调放价格、缩小指令性计划、逐步开放市场、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等。这些着重于经济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措施,对增强企业活力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总的情况是,个体企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企业的改革中,不论采取哪种经营承包形式。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用最小的劳动和物质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企业的活力在哪里呢?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断,指出了经济体制改革中搞活企业的根本途径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笔者就如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谈些看法。 一、保证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主人翁地位是责任感的基础,责任感是发挥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前提。因此,保证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 国营企业厂长(经理,下同)的法律地位,是企业法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试就增强企业活力和国营企业厂长法律地位的关系、厂长法律地位的前提与厂长法律地位的层次等,作一些探讨。(一) 国营企业厂长的法律地位,同企业的其它问题,尤其是同增强企业活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谓企业活力,就是企业的生命力,也就是企业能以自己的名义正常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能力,即法律上的企业能力。企业能力是由法律赋予的,主要包括企业民事能力和企业行政经济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怎样才能增强企业的活力呢?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是富有启示的。我认为,农村改革中“统分结合”的原则,完全可以用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以增强城市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要搞活大型中直企业,首先要改变企业的经济地位。而最迫切的前题条件,必须改革与当前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能否搞活,特别是大型中直企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大企业,是当前大家非常关心,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总的管理体制来看,是采取政企合一还是采取政企分开,是集权还是分权,是发展商品经济还是发展产品经济,企业是机关附属物还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等等,其中有许多理论与  相似文献   

8.
<正>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改革价格体系至关重要。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活力则必须利用价格这一最有效的调节经济的手段,而目前我国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恰恰是增强企业活力,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最直接的障碍。 价格体系合理不合理,主要看是否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根据价值规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应当符合价值。但是,这种“符合”又只能是一种趋势。在现实经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出发,并且总结了国内外的经验,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正确地理解和贯彻这个指导思想,对于卓有成效地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为什么增强企业活力是改革的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城市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现行经济体制束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发挥的种种弊病,恰恰集中地表现为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兰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所、市体改办于7月9日召集兰州部分企业领导人举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会议中心议题是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的理论问题。与会的厂长、经理、书记们畅所欲言,各持己见,对改革的许多问题作了分析探讨。 一、兰州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与会同志首先对一年多来兰州市采取的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 大家认为,自1985年底以来,兰州市围绕“以增强大中企业活力为中心,以扩大横向联系和开拓  相似文献   

11.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这是因为,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构成了企业活力的源泉。而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做到使每个劳动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权、责、利相结合,保证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过程的主人,使他们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所以,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这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由于行业性质、企业规模和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城市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不可  相似文献   

12.
增强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工业企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它是否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对于宁夏经济的振兴至关重要。企业活力能不能计量?搞活企业有没有定量标准?这是经济理论界普遍关心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探索搞活企业的途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一直被列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第一部分的题目就是: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认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十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焕发出过去从未有过的活力。没有大中型企业活力的焕发,没有村镇企业雨后春笋般成长,没有农村以联  相似文献   

14.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主旋律,是搞活企业的主攻方向。但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至今尚无比较一致的看法。本刊编辑部最近邀请部分企业负责人就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问题进行座谈,现将发言摘登如下。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增强企业活力为出发点的。而在当前,国营企业围绕企业活力问题,除了普遍进行经营方式的改革之外,更主要的就是对企业的劳动、工资、保险这“三大制度”进行改革。“三大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本身  相似文献   

16.
一李鹏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当前改革的关键是根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践证明,企业实行承包经营,是增强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并能为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条件。我们要根据配套、完善、深化发展的方针,把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企业逐步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可见国家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已经肯定了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条路子。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时起,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并摆在“中心环节”的重要位置。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近15年来的改革实践,国有企业的现状究竟怎么样,应该怎么看?改革在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应该怎么办?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向市场的实际态势 几乎从改革一开始,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各种措施促进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促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改革已近15年,人  相似文献   

18.
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又相当艰巨的任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所有企业都要向这个方向努力,但对于国有企业尤为重要、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解决国有经济活力不足,效益不高等问题。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的迫切要来国有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因而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改革的演进,从企业改革的思路,或者说企业改革的侧重点来管.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开…  相似文献   

19.
企业机制转换的一次有益尝试──黄岩市金清拍卖企业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的追踪调查蒋行通,林乐民1988年,随着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搞活经济,增强企业活力已成为改革的主旋律。但当时企业改革仍未触及产权转让、拍卖这一重大问题。原金清区委、区公所审时度势,敢为人...  相似文献   

20.
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仅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当务之急,而且事关企业经济改革的基本走向。我国企业改革应遵循什么样的目标模式,使之既能有效地克服现行模式的弊端,又能产生恒久性的经济活力?本文试从资金效益角度透视深化企业改革,建立股份制改革模式的成效,进而说明股份制改革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