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华夷之辨”所固守的礼义及其外在化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宪政移植之路充满了苦涩。由于西方恃坚船利炮而来,使中国在移植宪政之时,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屈辱。近代中国人在立宪的时候涌起的情感,与其说是对宪政的爱,还不如说是一种爱国的义愤。宪政,究竟是一种文明的荣光?还是一种苦涩、屈辱或必须予以消除的国耻?在中国立宪的长时期内,这实在是一个好好斟酌后也不能确定答案的问题。因此,便有了种种对宪政的抵抗:拖延、抗拒立宪;对宪政核心价值的排斥和代换。  相似文献   

2.
试析张君劢宪政观的文化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君劢是中国近现代一位颇具影响的人物。他对宪政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并领导掀起了抗战时期轰轰烈烈的宪政运动。张君劢在倡导西方宪政的过程中遭遇到两个方面的难题 :一个是西方民主宪政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磨合问题 ,一个是对现代性的反思问题。张君劢从新儒家思想的视角上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了有借鉴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度以进化论、工具主义、权威主义体认解读西方宪政文化,进而构建起其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参与了近代中国宪政文化品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即表达了对西方政治文明的艳羡.经过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维新志士对西方宪政制度的进一步介绍,再加上报刊舆论对宪政制度的宣扬,到20世纪初期,宪政思潮逐步发展成为一股颇具影响力的政治潮流,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朝野上下掀起了立宪期限讨论的高潮,尤其是五大臣出洋考察时期政府官员关于立先期限的论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的规划,使得颁布立宪期限成为宪政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宪政的实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宪政建设是在巨大的历史阴影下展开的。传统就像一支看不见的手 ,无情地消解着宪政在西方已有的实践价值。这使得宪政理论自传入中国就缺乏传统文化的支撑 ,而基本上只具有形式的完美。这种理想与实现的矛盾 ,刺激了主体行为对法律的规避 ,因此进一步加强了宪政的表面化倾向。中国的宪政之路在于 :是在充分尊重本土文化基础上 ,吸收西方宪政理论和实践的积极有用成果 ,并尽量寻找二者的亲合点 ,避免出现过度排斥 ,降低宪政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宪政制度是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演化的结果。从救亡图强的目的出发 ,近代中国在学习宪政的过程中 ,未能深入分析宪政的涵义及其产生和存在的历史背景 ,而是将宪政作为救国图强的必经之路 ,进而甚至将宪政制度本身作为追求的目的 ,而忽视了近代中国缺少宪政制度存在的必要条件 ,因而注定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7.
语境、对接与投射:清末宪政思想接受中的变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盛行的立宪救国思想代表了一种通过移植西方宪政制度来寻求富强的政治主张。这一思潮推动了政治话语权从传统的尊君范式向宪政民主范式的转换,并为此后的制度变迁注入了强劲的观念动力。然而,当时国人解读外来宪政思想时面临的语境,以及为使外来宪政诉求能与本土性道义诉求对接而担当起"政治动员功能",不能不将大量的本土要素投射到宪政思想之中,从而使之发生重大变调,偏离其本来指向的制约国家权力这一目标。清末宪政观的这一建构使清末,也使近现代中国的宪政思想及实践自始就背负了与宪政精神极不相符的理想主义负担。  相似文献   

8.
宪政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盛达 《东岳论丛》2000,21(2):5-10
在批判资产阶级宪政理论的过程中 ,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宪政理论 ;西方宪政的两大核心价值观很动听 ,但掩盖不了其资产阶级本质。这一点又决定了当代西方宪政摆脱不了的困境 ,如三权分立与三权协力的困境 ,个人自治和人权与公共福利的困境 ,维护主权与保障人权的矛盾等 ,相对而言 ,社会主义中国在宪政理论和宪政实践上 ,对世界宪政文化已经并正在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清末立宪思潮是20 世纪初在中国大地兴起的一股强劲的思想潮流。关于立宪,清末思想界作了多方探讨, 其中包括宪政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宪政诸要素的基本内涵、实行宪政的程序步骤等等。清末立宪思潮是对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否定与批判; 是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道路上的一次跨越;它极大地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百年宪政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真梳理百年来中国宪政的历史发展,能够总结出许多重要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后中国宪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一、宪政的基础、主题和关键,在于发展民主政治,离开人民民主、公民权利、就淡不上宪政。二、宪法是宪政的依据,宪政是宪法的实施。要正确处理宪法与宪政的关系。三、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从我国社会发展与改革、建设的需要出发,推迸宪政。既要学习、汲取西方国家有益的经验,又决不能搞全盘西化、四、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宪政推进中的若干关系,即宪政理论与宪政实践的关系,观念变革与宪政推进的关系,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宪政实施与宪法监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现代政治文明的精华是宪政文明,我国2004年修宪将“政治文明”载入宪法。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进行宪政分析,有充分的依据与多重的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既应倚重宪政,果断将宪政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脊梁,在政治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高度重视并始终依靠宪政,又应促进宪政建设,加大宪政建设的力度,提高宪政建设的水平,升华宪政建设的境界,使宪政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的现代民族国家观是在外来侵略和西方民族国家观的双重作用下产生的。其前期国家观的重要特色是以个人本位为基础,这也是他区别于梁启超、孙中山国家观,没有走向“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的原因。在1920年9月前,陈独秀对“宪政”这个大前提都是认可的,但民初以降社会政治黑暗的加剧,国家的“合法性”危机的出现,强化了陈独秀所接受的法兰西“高调民主”,特别是卢梭的古典激进自由思想。陈独秀在经历了一段“宪政”与“直接行动”并存的矛盾后,最终放弃了温和的“宪政”诉求,转而谋求激进的“直接行动”。“直接行动”为他接受马克思主义及其国家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宪政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和自由保障机制,是内生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文明现象,其源生和流变有其历史逻辑。宪政主义以人格尊严与个性自由之保障为终极目标,以限控国家公权力为制度基石,以宪法主治和程序法治为实现路径,包蕴着丰富的价值内涵,殊值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刘秋阳 《兰州学刊》2005,8(3):252-254
孙中山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对民主宪政的追求终其一生矢志不移.其训政及宪政思想既是他对中国国情的现实思考,又彰显了他欲将中国引上民主宪政道路的伟大理想.本文仅从几个方面对其作一梳理并作粗略评析,希能窥其全貌.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严复是一个相当独特、甚至有点让人费解的人物。对他的政治思想,尤其是宪政思想重新进行梳理,将其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透析每个阶段他为近代中国宪政制度建立所作的努力及主要宪政观念,可以对其宪政思想进行重新审视,肯定其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简单地回顾和考察西方宪政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宪政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 ,更为重要的是 ,它还应表达观念性的宪政精神 ,体现民众的主体意识、宪政态度和宪政情感 ,蕴含一种正义性的现实关怀和世俗性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宪政维度的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它包括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宪政可以从三个层面,即宪政理念、基于宪政理念而设计并运行的政治制度以及宪政运动来理解。政治文明和宪政紧密相联。当代人类社会追求的政治文明应当是宪政下的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宪政、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的关键是党的领导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儒家宪政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探讨儒家与宪政关系的政治思潮,其核心是发掘传统儒家控制王权的思想与行动,以此回应西方宪政实践的传统背景。这是一幅非常有诱惑力的政治图画,有助于开拓我们的想象力。但是,儒家在传统中国控制王权是失败的,而其教化出的民众之精神也与宪政所需要的公民不相符。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应在确保秩序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宪政民主制度。对此,儒家贡献甚少。儒家比较规整与踏实的出路是回归私人领域的生活儒学。  相似文献   

19.
为回应针对"儒家宪政论"之批评、质疑,本文将较为系统地论述,何以将儒家与宪政勾连起来,作为一个学术范式的儒家宪政论之用意何在,儒家宪政可能的现实形态为何。儒家宪政的根本标志是循道而治,也即儒家所守护之中国价值渗透在国家生活中,至于政体之各项制度则是灵活的,可以学习自西方,也可以调用自中国古代,更可以是"以义而起礼"的自我创设。  相似文献   

20.
近代西方国家的议会有着约束和监督行政权力的宪政功能。历史表明,近代西方国家代议制宪政功能的形成及其内在机理是与国家财政的公共化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西方国家正是通过代议制在私人的经济与公共的政治、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实现了协调互动和良性合作。从宪政史的角度来看,代议制是近代西方市民社会制约政治国家的宪政工具,而其内在机理就在于通过对国家财政公共化的组建和监管,来确保了国家权力的行使具有公共性、有限性和责任性等宪政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