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先秦道家思维方式与儒家思维方式之不同出发,阐明道家以自然为本位的 思 维特点,道家的以自然为本位,探寻宇宙起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成为独具特色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之一。同时道家还清楚明白地阐述了思维的工具和途径,并追求泯灭是 非的思维境界,且在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及其关系的问题上也形成较为成熟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论全球化实践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德忠  王峰 《中州学刊》2002,46(6):163-165
全球化实践对人类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影响和要求 ,主要表现为从斗争型向和谐型、从局域型向整体型、从一元论向多元论、从线性决定论思维向多维网状立体思维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的变革往往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哲学以人的感性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跳出传统本体论哲学对世界本体上追根究底的终极性思考来建构起绝对真理体系的思维方式,以实践的现实性、生成性、自控性思维去观察、理解和认识人,以及建构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这样的哲学思维不仅可以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达成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具有永远开放的气度、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思想的变革往往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哲学以人的感性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跳出传统本体论哲学对世界本体上追根究底的终极性思考来建构起绝对真理体系的思维方式,以实践的现实性、生成性、自控性思维去观察、理解和认识人,以及建构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这样的哲学思维不仅可以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达成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具有永远开放的气度、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思想的变革往往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哲学以人的感性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跳出传统本体论哲学对世界本体上追根究底的终极性思考来建构起绝对真理体系的思维方式,以实践的现实性、生成性、自控性思维去观察、理解和认识人,以及建构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这样的哲学思维不仅可以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达成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具有永远开放的气度、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孰是孰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在逻辑起点、处理对象、科学背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但它们的对立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它们的结合与互补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自然界的规律性。与之相联系 ,非因果联系与因果联系一样都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方式 ,偶然性与必然性一样也都体现自然界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式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随着其形成基础的变化而变革。思维方式支配着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其变革对于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导向性和规范性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思维方式从理论思维走向实践思维的根本性转向。在当代,由马克思创立的实践思维方式通过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而不断赋予新内涵,并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hy pothesis)是美国语言学兼人类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及其弟子沃尔夫(Benjamin Whorf)提出的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设,他们主张"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世界",经过不断的质疑和修改,现在成为强式和弱式两种说法。较强的原则又被称为"语言决定论",强调语言在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认为一种语言决定了其语言使用者思维、说话、行为的方式,而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自然事物、自然现象为研究主旨的自然决定论,其历史形态经历了从古代朴素自然决定论、中世纪神学自然决定论、近代机械自然决定论、德国古典理性自然决定论向唯物主义辩证自然决定论的历史演进。依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维方法,对自然决定论历史形态交替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动态把握,进而着重就唯物主义辩证自然决定论的理论基石、逻辑前提以及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层诠释  相似文献   

10.
金娟 《理论界》2004,3(5):189-190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起着主导的作用,主体思维方式科学与否,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主体思维方式科学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体思维方式科学化的内容以及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一种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原则和看待一切问题的思维逻辑。同时,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对传统主体概念的否定与解构,超越了传统哲学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实现了主客同一。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实质,以实践这一本体的中介为基础,超越了传统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发展思路之理清,发展本质之彰显,依赖于主客两极关系的认定,是立足于客体对象抑或主体之范畴,还是注重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如何在客体观为中心的视野上破除静止、为物、片面的发展观;如何在主体观为中心理路下消除主体的过度延伸乃至神化的主体;如何在主客体互动的条件下确立动态、为人、立体、全面的发展观,应循着发展的多重之境的思路,从历史之境到人本与物本之争的本体之境,在思维的向度确立现代发展理念的思维之境,方能领略发展的微言大义,也只有如此,才能破除误区,为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建构·反思·反映: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反映是双重决定的 ,没有自在客体就不会有观念客体 ,没有概念结构对自在客体的分解 ,也不会有观念客体。思维的建构就是指思维通过概念、范畴关系把自在客体转化为观念客体的进程 ;反思思维直接产生于思维内在的逻辑与非逻辑的矛盾 ,其作用在于 ,批判、否定原有的思维框架、思维定势、思维圈 ,并形成新的建构性思维 ,形成新的思维框架、思维定势、思维圈 ;思维反映存在不仅通过实践及其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而且通过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形式 ,通过特定的主体坐标系来进行 ,并通过实践反思的形式不断发展 ,反映是在主体、客体、反映形式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主体依据自己的反映形式对客体的部分信息进行加工的信息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一直都有很多争议。大致来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即:语言决定论,思维与语言相对论,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辨证关系。本文分别分析了这三种主要观点,并由此指出前两种观点有失偏颇,并最终肯定了第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实质是历史决定论,而不是历史选择论。文章认为,历史决定论并不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性、选择性,但历史主体的历史选择本身就是受主体需要、客观条件、历史规律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唯物史观在哲学史上变革的实质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历史选择的决定论根据,从而为历史主体自觉地创造历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6.
评波普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诘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波普针对历史观领域存在的机械决定论倾向,提出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虽然有某些积极意义,但从理论上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否定了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完全否定了社会规律的存在和预测社会历史的可能性,从而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之中。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超越了机械决定论和非历史决定论,它是一种更高级的决定论,即规律决定论和选择决定论。  相似文献   

17.
苗聪 《学术探索》2014,(6):11-15
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思维方式发生生态变革,形成生态思维方式。这就要认识到,人的思维方式是由产生思考的主体维、主导它的运行方向的观念维和思考认识事物的对象维三维互动结构。只有当这种三维调控结构都被生态关系的生态原理渗透时,生态思维方式才能完整地形成。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由主体维的生态意念与观念维的生态理性相结合而产生的生态思维理念,它可以主导生态思维方式的形成。构建生态思维的基本方法,就是促进这三维结构的生态化。这些方法都会促使生态思维方式的形成。坚持生态思维方式,推动中国的可持续性生态化发展或生态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18.
郭萌 《东南学术》2004,(6):105-109
社会主义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面临着种种考验与挑战,这就要求共产党人根据实践的发展,对固有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创新与突破.这里的关键,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的实现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既要有客观条件的成熟,更要有主体能动性的发挥.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对传统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突破与超越,就在于客观条件的成熟和不懈地进行了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争论旷日持久,它们都有自己的理由与证据。本文试图从决定论的概念、近代科学的要求和逻辑上来说明决定论和非决定论都是不完备的,它们之间只有相互依赖才能相对正确地解释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介思维是思维主体通过诸中介构建自身对象,协调建构对象与客体对象关系的过程。该过程始于抽象,经反思,终于后思:抽象是思维主体将客体对象形式化;反思是使抽象形式规定实现分层、极化和整合;后思则是以实践为中介,总体上对“内化”的建构对象及其“外化”的功能作审核过程。中介思维在理论研究和现实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是思维方式转换的杠杆,为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改建提供导向,并成了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过渡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