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归纳问题是归纳逻辑中的根基性问题,其内涵通常被分析为心理学、逻辑学和哲学三个方面。面对归纳疑难,休谟通过排除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提出了心理主义解决路径。对该路径应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客观评价。归纳问题依然存在,对它的深入研究推动着归纳逻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波普尔把休谟问题界定为归纳逻辑是否得到证明,或者在什么条件下得到证明的问题.他在解决休谟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归纳逻辑是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被证明为有效的问题,归纳逻辑的问题根本不存在.这确立了波普尔的反归纳立场.而这种在解决休谟问题过程中衍生的反归纳立场,正是波普尔确立"可证伪性"划界标准及其整个科学哲学体系的逻辑前提.可以说其整个科学哲学体系就是从中逻辑地演绎出来的.因此讨论波普尔对休谟问题的解决,对于理解波普尔的反归纳立场及其理论效用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休谟问题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所谓归纳问题等于休谟问题,那实际指归纳问题是在现代语言哲学背景下对休谟问题的一种重述.由于休谟问题是在传统认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根据我们获得的经验渗透理论,这样归纳问题实际上可被消解.  相似文献   

4.
现代逻辑中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逻辑在发展过程中与现代哲学相互渗透,也相互促进发展。本文认为,现代逻辑所涉及的哲学包括逻辑本体问题,归纳逻辑中的休谟问题和现代逻辑概念的一些精细分析问题,并大致归纳出10个具体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休谟的基本哲学思想, 论证了休谟问题( 因果问题) 与归纳问题( 归纳方法的合理性问题) 的本质区别, 揭示了归纳问题的实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得出所谓"休谟问题"的论证过程,可以从问题产生源头分析休谟问题本质。真正首提"休谟的问题"一说法者实为康德。以下仅论述认识论意义上的"休谟问题",其本质即为彻底的经验论内部蕴含的、无可回避的逻辑结局。休谟问题的本质要么是"因果问题",要么是"归纳问题",两者必有一者更为根本。从休谟得出问题的原始论证过程看,休谟问题本质应为因果问题。由于因果关系是人类得到"实际的事情"方面知识的重要依据,休谟试图为因果关系寻找必然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休谟问题的实践派解徐梦秋以近代实验科学尤其是牛顿力学的辉煌成就为后盾,归纳法作为科学发现与证明的“新工具”,其有效性与合理性,似乎已无可置疑,但偏偏就有休漠这个不世出的哲学奇人给了它致命的一击。休漠对归纳的诘难,按照波普尔的阐释,可分为逻辑问题和心理...  相似文献   

8.
归纳问题并非一个逻辑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即归纳逻辑的哲学问题。针对归纳问题,学者们提出了种种解答方案。金岳霖先生对“归纳问题”的解答既有理论上的贡献,也有理论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归纳法在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的兴衰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西方科学哲学发展演变的全貌。从归纳法的辉煌成功到“休谟问题”的出现,再到逻辑经验主义对归纳法的拯救,最后到波普尔对它的全盘否定,反映出了西方科学哲学从与科学发展的实际紧密相连到裂隙的出现,再到弥合裂隙的努力,最后终于与科学渐行渐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逻辑学与哲学的关系,自亚里斯多德时代起就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本文以现代逻辑学和现代哲学为出发点,通过对分析哲学、逻辑哲学(PhilosophyofLogic)和哲学逻辑(PhilosophicalLogic)的分析研究指出,逻辑学和哲学是两门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联的科学,二者只有紧密联系,各取所长,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普遍必然性知识何以能够形成?这是近代西方哲学史研究中,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认识论问题。它也为西方科学哲学所关注,在科学哲学中,属于科学发现的领域。它与归纳推理和归纳方法密切相关,因而又是一个逻辑中的哲学问题。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形成之所以成为问题,是由于休谟对古典归纳主义提出了责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逻辑学者对休谟问题的理解和解答,指出人们对休谟问题的不同解答除了论证的角度、方式不同外,还在于人们对休谟问题的不同理解,对逻辑的狭义理解和对认知能力、认知途径的虚假预设。本文试图提示可否运用辩证逻辑开辟休谟问题逻辑解答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世纪后,人们不再把归纳法作为发现的方法,而是当作检验或评价假说的逻辑.在这种情形下,为了克服帕斯卡概率归纳逻辑理论面临的困难,重建排除归纳法并且对归纳逻辑进行辩护,试图在局部归纳逻辑的框架内解决休谟问题,科恩提出了他的归纳支持分级理论.  相似文献   

14.
归纳:休谟的问题和后人的解决周晓亮文章认为,休谟提出了归纳问题,并对此作了怀疑主义的问答。休谟与培根不同,他关心的不是如何建立形式化的归纳方法,而是归纳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休谟对传统因果必然性概念的批判揭示了原因和结果之间是否真有逻辑蕴涵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科学方法论:从归纳到反归纳的争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与反归纳的争论是当代科学方法论的争论焦点。本文从近现代科学方法论提出和争论的历史线索入手,对归纳和反归纳的方法论主张、根据、地位与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并对它们的争论及与之相关的科学哲学问题阐明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休谟对作为经验自然科学基础的因果律提出了最强有力的诘难,这一诘难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知识论和当代科学哲学."休谟问题"表明纵然是人类认识这种高度理性化的行为,如果没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也是根本无法解释的;怀疑与批判是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7.
休谟问题问世以来,在人们探讨解决休谟问题的众多方案中,现代逻辑的一支--概率逻辑迅速发展起来.概率逻辑者将完全归纳推理划入演译推理的范畴,为对归纳推理概然性的研究铺平了道路;其意在通过解决休谟问题,最终达到用概率逻辑取代传统归纳逻辑的目的.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休谟问题的解决应转到哲学解决的途径上来.此外,把完全归纳推理划入演绎推理的范畴的观点也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归纳推理是个别推出一般的过程,现代归纳逻辑在20世纪开始与概率理论相结合。休谟对归纳推理的合理性提出的质疑,一直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兴趣。现代归纳逻辑不再把归纳推理看成是发现规律的方法,而作为检验认识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7日至13日,第12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ogic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在西班牙北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奥维耶多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约600多名学者聚集奥维耶多,参加四年一度的盛会。我国学者邱仁宗、蔡曙山、王巍、蒋劲松等一行四人参加了大会,并应邀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和宣读论文。 本次大会分为逻辑学,一般科学哲学,特殊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哲学中的伦理、社会和历史观点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主题。逻辑学分为3个主题:数学逻辑(证明论、递归论、模型论、集合论);哲学逻辑(非经典逻辑、逻辑和语言、逻辑学基础);逻辑与计算(知识表达和人工智能、计算机验证、程序语义学、交互证明、计算语言学)。一般科学哲学分为2个主  相似文献   

20.
逻辑与科学、哲学的关系是科技文化学和科技教育学的重要命题。有一种"中国古代无逻辑"的说法,是一种误识,影响了对逻辑的深刻认识和影响了对逻辑的教育,需要改变和超越:其一,中国古代没有明细的逻辑学并不妨碍其他学术的发展。其二,中国古典哲学的有些基本概念和观念的提出超越了西学。其三,按照中国古代观念,逻辑不是形式是名理,辩证不是逻辑是易道,辩证法与逻辑学是统一的。据此提出逻辑学中国化方案,建议增加三条定律:定义的约定俗成律、判断的同异交得律和推理的容欠理由律。我国大学高等教育的辩证法课,应重新设计,以克服西方传统逻辑学的狭隘和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