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份制作为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模式的提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股份制能否成为我国全民听有制企业改革的主体方向?尚有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首先是对国家所有制的否定 全民所有制,指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形式,因此,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质上是国家所有制企业。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财产所有权完全归国家所有,即它是一种完全的、纯化的所有制形式,或者说,它在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蕴藏着两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一种是企业为职工修建的住房等生活福利设施;另一种是由企业自己所兴办的如劳动服务公司等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的集体所有制是怎样形成的?这种集体所有制对全民所有制的发展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又如何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将要探索的问题.十分明显,全民所有制企业内部的集体所有制来源于企业的自有资金。任何一个全民所有制企业都拥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资金:一种是国有资金,这部分资金是由国家直接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实践中,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贷款,特别是中短期设备贷款应该用什么资金来还本付息的问题存在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企业的中短期设备贷款应该用贷款项目增加的利润来还本付息。理由是,如果没有这部分贷款,企业就不能进行相应的技术措施,从而就不可能实现或提供相应的新增利润。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技措性贷款不能用贷款项目增加的利润来还本付息,因为国营企业实现的利润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利润留成)之后,都应该作为为社会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上交国家财政。如果用这部分增加的利润来还本付息,无异于减少应由国家财政集中的企业纯收入。至少在贷款的还本付息期内是这样。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必需着重从理论上弄清楚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4.
全民所有制企业用税后利润添置的固定资产应该归谁所有,是所有制改革中的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理论界不少同志认为,“仍是全民财产,归国家所有,而非企业财产”。我们认为,这部分固定资产应归企业所有。下面就此谈谈我们的理由。 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用税后利润添置的固定资产归谁所有的问题,实际上是经营权能否向所有权转化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有过明确的论述,他指出:随着产品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化,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的出现,使土地的让渡成为可能。那些从前只有经营权而无所有权的农民,有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多种经济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中,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主导力量,对于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有些同志认为“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不应该要求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从根本上说来,全民所有制也是一种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归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所有”。也有同志认为,全民所有制经济不如集体所有制经济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应通过改革,使它变为集体所有制。上述两种观点,前者认为全民与集体两种公有制经济没有高低之分,不存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对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后者认为全民企业不如集体企业,全民经济在我国不仅不应是主体力量,而且连存在的地位也没有。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6.
一国家所有制企业实行租赁经营的理论依据对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来的新问题.为了说明我国现阶段对一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租赁经营的客观依据,有必要先分析一下现阶段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和特点.我国现阶段国家所有制企业具有如下经济利益上的双重特性:一是国家所有制具有社会占有的性质,因而企业收益的相当一部分应归社会所有.国家用这一部分所得来进行宏观经济利益的调节,其  相似文献   

7.
按资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分配原则,现已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为了存利去弊,充分发挥这一分配原则对发展现阶段生产力和繁荣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本文拟对按资分配诸问题作一概略分析。按资分配的发展趋势按资分配是以资产作为分配尺度的一种分配方式,它是资产所有权在分配领域里的实现。目前我国的按资分配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资金分配。主要表现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而带来的资金收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追加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城乡个体户经营收益中的资金收入部分,银行存款利息、股份经济条件下的股息和红利收入等  相似文献   

8.
自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以来,理论界对国有企业用生产发展基金等自有资金所购置的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一直持有争议。大多数人认为,既是国有企业,留利自然归国家所有;也有人认为,企业留利应当归企业所有。而笔者则认为,一个国有企业上交税、利之后的利润余留,其所有权应当归属于该企业的劳动者集体,它是劳动力所有权在企业盈利中所具有的收益索取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一近年来,围绕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人们对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的归属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所有权应当归国家,占有、支配、使用权则应交给企业,即实行“四权分离”。主张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历史上就存在过“四权分离”的状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四权”也应分离,这样才能既坚持了生产的社会主义方向,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在着手进行企业和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中遇到的一个理论问题,就是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回答,同改革中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关系很大。我个人认为.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下面,讲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 实践迫使人们必须承认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但目前经济学界对于这种商品存在的原因及其特征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只能是社会分工,不能在社会分工之外去找商品生产存在的第二个条件,否则就是“商品生产存在条件的二元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交换根本不存在商品所有权的转移问题。为了说明这种全民所有制经济内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从产品经济模式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这种转变,对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来说,就是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同经营权分开,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实现所有权同经营权的分开或分离,是完成这一转变的关键。但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同经营权能否“适当分开”,或分离,在一些同志当中还存在着疑问。有的同志认为,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特别是在那些具有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中,这种  相似文献   

13.
在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讨论中,有人主张必须把全民企业的资产按每个劳动者积累的劳动分给个人,建立所谓“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以取代全民所有制,理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产品是劳动者创造的,应该归还劳动者。在探讨怎样才能改变承包制企业的短期行为,促使企业重视扩大再生产时,不少人主张,要明确规定企业以留成利润增添的生产资金归企业所有,实行企业的二元所有制,理由也是,这部分留利是企业职工创造的,所有权当然必须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但有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而且在劳动方式上有联合劳动。现在,我就联合劳动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国家所有制形式上的联合劳动 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转归社会占有。在国家尚存的条件下,国家就是社会中心、社会代表。国家以社会的名义占有属于全民的生产资料,这是符合全民意志和利益的。 这种占有首先表现为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法权关系,即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进行社会规定和实行法律保护,绝不允许任何个人或集团凭借任何理由加以侵犯。但是,所有权必然要转变为实际的占用和支配权,必然要表现为经济利益上的要求。这种要求是通过社会规模的联合劳动和占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一部分剩余产品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所有制问题,现在有四种观点:雨田同志认为是个人所有制;薛暮桥同志认为是部分个人所有制;蒋家俊同志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蒋学模同志认为只有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离的情况下,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了,因而也就不发生劳动力所有制问题。这些观点都值得商榷。这里我提出第五种观点:(1)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历史上也不存在;(2)对于劳动力来说,只存在它与生产资料如何结合,即劳动者在怎样的条件下,通过什么方式和为谁的利益而使用自己的劳动力问题;(3)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以及由此引起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  相似文献   

16.
一、产品所有权的理论思考 产品所有权或所有制问题,几乎可以说是我们的理论经济学未曾涉猎过的问题。长期以来,它都被当作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产品所有制被认为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占有产品。在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条件下,产品也就是资本家私有制;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条件下,产品也就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此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已有80%以上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之所以能这样迅速铺开,一方面说明它比较适合于我国目前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参数没有理顺、市场发育不健全等客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承包企业在实践中成效卓著。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对“两权”分离的有益探素,给我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也应该看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例如:国家作为所有者的人格化问题、企业行为短期化问题、企业自有资金归属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和在实践中加以解决,以推动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全民所有制企业普遍处于负盈不负亏的状态,这不仅使微观难以搞活,而且留下宏观失控的隐患.全民所有制企业能否实行自负盈亏,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对此很有探讨的必要.一私有制企业实行自负盈亏是不言而喻的,而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自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宗旨是讨论集体所有制问题,但只有在正确地理解了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社会所有制的前提下,才能对集体所有制问题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因此,先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同形式谈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同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基本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把生产要素如何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作为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历史时期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国家通行着两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一个是全民所有制,一般把它等同于国家所有制;另一个是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是代表全体人民和全社会利益的。按照它的质的规定性来说,当它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它应该是全民利益的代表。在社会主义国家,把它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的、主导的形式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年,人们很欣赏社会所有制,实际上是要求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使劳动者与生产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是由国家所有的资金、财物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权益的总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及由此诞生出来的各种权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而国家所有的资产(即国有资产)是其中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公有制因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同而呈现多种现实形态或形式。在全民所有制的最初形式与其最高形式之间,在国家直接所有制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一系列中介环节和过渡阶段。与此相适应,全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