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到英华园     
中国古典的诗词,不知道你能背出多少,能明白多少,又能欣赏多少呢?这三个数字一个比一个小?没关系,背一背,记一记,只要你脑子里有它们,总会有一天,在你经历了一些事,看到了一些景之后,它们会自动跳出来,让你觉得,没有什么语句能比它们更美更妙,更能表达你那时的心情。  相似文献   

2.
李有观 《老友》2012,(8):68-68
现在美国人的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长,有些老人会觉得很难再留在自己心爱的家里:楼梯陡峭以及卫生间地面湿滑等都可能威胁到人身安全,标准的美国房子又不方便使用轮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些人认为,为老年人改建房屋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相似文献   

3.
不幸在比尔还没出生时就发生了。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就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而去世了。幸运的是他有一位慈爱和坚强的母亲。本来应该是父亲给予他的,母亲都尽力给予。尽管他失去了父亲,但和别的孩子比,比尔并不觉得自己缺少父爱。  相似文献   

4.
有人看见一只幼蝶在茧中挣扎了很久,觉得它太累了,出于好心,用剪刀小心地把茧剪掉了一些,果然,这只幼蝶轻而易举地爬了出来。然而,不多久,这只幼蝶竟然死去了。原来,幼蝶在茧中挣扎是在锻炼自己,完善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和飞翔。可见,恰恰是人的好心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扪心自问,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为人师者是否也曾做过类似的“好心人”?  相似文献   

5.
晓静 《社区》2008,(36):54-55
寒冷的冬季,很多人喜欢把房间内的空调或暖气的温度调得很高,让人觉得室内暧烘烘的。其实,这种“人造的温暖”对人体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一些畏惧寒冷的人,会更加依赖暖气和空调,使自身调节体温的功能逐渐下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怎样才能过一个身心温暖的冬季呢?让我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吧。  相似文献   

6.
在登陆NBA的第一个赛季,被问及“在中国打球和在美同打球有什么不同”时,姚明居然说“在美国要用翻泽,在中国则不用”。姚明的英语越来越好,一位记者不识时务地问道:“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英文比中文说得更加流利?”姚明马上对着身边的翻译科林说道:“我现在只能用英语回答你的问题:科林,帮忙翻译一下。”  相似文献   

7.
阿华 《社区》2009,(24):30-30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年轻人迷上了“卡”消费,他们一来觉得出门在外拿着卡消费很体面,同时,也觉得一些卡能够带来打折的实惠。可是,有时候办卡也会让人付出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8.
我在组织学生自学过程中,常遇上这样一些情况: 学生把课文看了一二遍,就觉得什么都懂了,再也深入不下去了。如果这时来一些稍有难度的提问,他们却又答不上来; 预习前布置了自学题,课堂提问时一人答,大家听,许多学生觉得无所事事; 课文读过了,也听老师讲过了,学生拿起笔来独立解题时还是觉得茫然;意思懂了,却不会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和书写格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于是很多人都会在家里养一些绿色植物,既能清新空气还能使家里的环境看起来更加和谐,特别是家里有小孩或者是老人的,更加需要绿植的衬托,这样的方法比空气净化器的效果还要好。可是大家在养绿植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浇水,傻傻的浇水最后花都给淹死了,于是小编请教了一位老花农,家里的花从此爆盆。很多新手觉得水是植物生长的根源,所以每天都浇很多次水,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对。浇足水,但是不要整天浇,水多了,就会导致植物  相似文献   

10.
谢洪伟 《社区》2013,(33):61-61
我隐隐觉得文明是有层次的,看不见的文明似乎比看得见的文明更真实一些,高尚一些。比如说夜深人稀,要过一条小马路,虽然红灯亮着,就穿过去了'谁都没看见。如果半夜三更有人偏要等绿灯了过马路,也没人看见,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课程改革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例如,教师比以往更加刻苦好学了,更加热衷探索教学方法了;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了;  相似文献   

12.
蒋怡 《成才与就业》2013,(23):50-51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通过《成才与就业》杂志的介绍与推荐,让我了解到了国际学生交流协会(YFU)的交流项目,并远赴德国学习与生活。在德国的一年,我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攻克了语言关,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收获。这一年里,我度过了自己的18岁生日,觉得自己真的成长了许多。我尝试独立思考、学会自主生活,这让我更加自信、乐观、积极地面对未来。18岁的生日礼物,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相似文献   

13.
戈尔真相     
梁晗 《中国农村》2007,(5):38-41
宣扬地球暖化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奖。该片在北美地区的票房总收入高居美国电影史上纪录片票房收入的第三位。然而比获奖更加吸引眼球的是,该剧的制片人以及主演竟然是美国前副总统——阿兰·戈尔。  相似文献   

14.
几周前,我和一个朋友去了一家美术用品商店。他不画画,所以当看到他挑选水彩时,我觉得很奇怪。  相似文献   

15.
巨人梦     
今天晚上,妈妈一回家我就哭了起来,因为妈妈把头发弄黄弄弯了,一点儿也不好看,我还觉得妈妈比原来老了十岁。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有四个重要版本,比较可见:后出的版本语言比前出的版本精粹一些;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953年版比之于1958年版,前者思想艺术较为完整,后者语言较为精粹,整体上保存了原貌,恢复的8章虽比较粗糙,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清澈年华     
爱是一段年华,美丽而清澈地存在过,比那些生生死死的纠缠,更让人觉得美好。  相似文献   

18.
    
成都大学原中文系主任、朱英贵教授新近完成出版的《汉字形义与器物文化》,是一部洋洋学术大作。全书近40万字,并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发行。该书由我国最高层次出版社审读出版,足见其学术水准亦非靠贩卖书号维生的众多杂小出版社所能比。初读该书,觉得有这样一些特点,限于水平与篇幅,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8,(24)
寒冷的冬季,很多人喜欢把房间内的空调或暖气的温度调得很高,让人觉得室内暖烘烘的。其实,这种"人造的温暖"对人体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一些畏惧寒冷的人,会更加依赖暖  相似文献   

20.
名人相亲     
《阅读与作文》2008,(3):48-48
陈道明和杜宪的认识是经杜宪的舅舅介绍的。第一次见面安排在杜宪舅舅家。见到陈道明时,杜宪觉得他尽管比自己稍稍小一点,但一表人才,挺斯文的。而陈道明则觉得杜宪端庄大方,气质不凡,对她印象也不错。当时,陈道明始终觉得自己矮杜宪半截,就暗地里攒着劲儿,发愤要考上一个好学校。两人认识的第二年,他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这样,两人不必鸿雁传书,可以一星期见一次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