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党反对封建主义残余的斗争经验时指出 :‘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是成功的 ,彻底的。但是 ,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这个任务 ,因为我们对它的重要性估计不足 ,以后很快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所以没有能够完成。现在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 ,并在制度上做一系列切实的改革。”1这段论述可以看成是建国 5 0多年来我党反对封建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总纲。一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说过 :“有了人民的国家 ,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继续对历史文化的批判继承一直是现代中国思想界争论的热点。从上世纪末维新派与保守派的争论到二、三十年代关于中国社会形态的论战,从五、六十年代对武训传的批判,对抽象继承论的批判,到十年浩劫评法批儒以至于今天的全盘西化,新儒学,“文化寻根”等无一不是贯穿着这样一个命题。 在相当长时间里,无论是激进的维新派、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为了推进中国社会发展,都从各自的立场,以各自的思想观念对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封建主义进行了批判。在人们的思想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然而革命目标远未达到。肃请封建主义仍然是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在一段时间里甚至出现了在用最激烈方式否定封建主义的同时,封建主义却大大膨胀的奇怪现象。在一些时候,我们对封建主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探析夏振坤,张艳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民主革命,有着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由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义时期的一切工作。在经济上,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正>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文化思想界进行了一场相当规模的“新旧思潮之激战”。这是我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第一次新兴资产阶级及无产阶级的新文化新思想,共同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的大论战,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财富。然而,这样一次论战在过去曾长期被忽视。今天是应该让其重放应有的历史光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探讨陈独秀反思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得失,吸取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进一步批判封建主义的道德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无疑是很有稗益的。一陈独秀对封建的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批判,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首先,陈独秀的批判沉重打击了中国封建的伦理文化,推翻了被历代反动势力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极大地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从而结束了它在中国长达二千年之久占据了统治地位的旧时代。在中国,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及伦理道德观念已经存在几千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长期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的基础上,创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科学概括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内涵、特征、地位和作用,成为近代中国人会通中西文化最为珍贵的历史结晶,既高扬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又灌注着强烈而理性的民族精神。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也为未来新中国文化精神成为中共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深入思考的起点,直接孕育出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代表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7.
薛安泰 《中州学刊》2003,2(3):18-21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把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并在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主要表现在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建立退休制度 ;解放思想 ,恢复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不是神的本性 ;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 ,推进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进程 ;致力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铲除封建主义生存的土壤 ;反对和消除封建主义的“人治”遗风 ,实行依法治国。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认为迷信的种类可以分为:对鬼神、佛菩萨、风水、因果报应的迷信和对个人、团体、国家、社会模式的迷信以及对不符合事实的理论、观点的迷信。他反对迷信,主张通过发动群众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等方式来破除迷信。毛泽东反对迷信的思想,对解放民众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他对宗教和迷信之间区别的把握不精以及在反对个人迷信上的不彻底,为后来的"左"倾错误埋下了伏笔,成为影响毛泽东破除迷信的思想发挥其应有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的中西文化观,是很值得注意的。他不仅坚决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而且对全盘反传统主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贺金浦 《江汉论坛》2004,1(5):113-116
毛泽东建党思想在批判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时,也充分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中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两个方面的完满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维特征和科学态度。当前,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中,深入研究毛泽东建党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戴清亮 《学术界》2004,(3):7-18
家天下 ,专制主义 ,世袭制 ,终身制 ,等级制 ,恩荫 ,特权 ,是中国封建主义的主要特征 ;中国封建主义残余长期存在的社会基础是处于自然经济状态的小农及其家长制 ;建国后 ,在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清理方面 ,认识上轻重错位 ;“兴无灭资”口号的提出及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全盘否定 ,使封建主义残余膨胀 ,并造成灾难性后果 ;邓小平、李维汉、江泽民谈继续肃清封建残余 ,并做制度方面的改革和法律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试论启蒙时期欧洲史学的特点魏峰在欧洲历史上通常把18世纪称为“启蒙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积极宣传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对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批判,发动了欧洲历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启...  相似文献   

13.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太原人。他是我国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在明末清初批判封建主义的启蒙思潮中,他发出的“反常之论”(《霜红龛集》卷三十五),锋芒犀利,独树一帜。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主义,是最积极进步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批判封建主义的高潮。 第一次是新旧民主革命交替时期对封建主义文化形态的批判。它是在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文化、伦理纲常的猛烈冲击。由于当时封建政治及自然经济占统  相似文献   

15.
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其反对封建主义的主要思想武器之一是平均主义。在中国,由于封建统洽时期很长,农民不断以平均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进行过反复较量,尽管不可能取得最后胜科,但这种思想对社会生活却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直至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如千钧霹雳,震撼了中国大地;如万里狂飙,扫荡着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它以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页。“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翼,新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诗,则是新文学革命的第一声春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革命、建设、军事、学习外国、教育、尊重和鼓励群众创新等方面概述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分析了毛泽东创新思想具有创新与怀疑批判精神、反对教条主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封建主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远方 《学术界》2001,(3):135-143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到过肃清封建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问题.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虽然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开放,但封建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不但未逐步消除,且在某些方面还有扩大之势,它阻碍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本文在列举封建主义在当今种种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反对封建主义的战略,即强调政治民主化是巩固和发展全面改革的动力和保证,要继承五四运动反封建的传统,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开展坚持不懈地进攻,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一鲁迅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旧教育特别是对国民党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深刻的批判.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鲁讯即对封建主义的教育作了有力的批判.他的《狂人日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揭露礼教吃人的反动面目和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摧残,举起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大旗和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他对于旧教育对妇女的压迫也进行了揭露,他在《我之节烈观》中说:“原来‘妇者服也',理应服事于人.教育固可不  相似文献   

20.
黎见春 《天府新论》2004,4(4):79-82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批判斗争 ,这些批判斗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即 :思想文化的批判围绕中心上作、配合中心工作 ,思想文化的解构与建构交织进行 ,批判的领域由外而内、斗争对象由远及近 ,高层领导介入的群众运动 ,由文艺争鸣、学术讨论始到政治批判、政治斗争终。总结建国初期思想文化批判的特点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