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朴通事谚解》食店吃饭节篇幅不长,但有很多饮食类词语,可借以窥析元明时代的饮食习俗;从中也可看出近代至现代北方口语的巨大变化;其中的文字异写及一些名物词语尤其是饮食类词语,为汉语史研究乃至辞书编纂提供了宝贵素材。  相似文献   

2.
《朴通事》是研究近代汉语的重要资料,它对于辞书编纂有重要价值,它对《汉语大词典》的编纂价值主要体现为:提前书证,补充词条、补充义项、补充例证  相似文献   

3.
《朴通事集览》内容丰富,释义详审,十分注重对语词取义源流的推溯考求。所用方法主要有:分解语素、揭明异写、辨析音读和形音义互证等。虽然其中偶有不够确当之处,但在近代汉语词源研究及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等方面均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老乞大》、《扑通事》是李朝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材,它们在外语教育和华语学习上的地位和文献价值有几个显著特点,即注重口语训练,注重实用,注重文化背景,注重教学法。《老乞大》、《扑通事》在第二汉语教学法上实现了三个转变,那就是从儒家经典、词汇对照教学转变为课文教学,从书面语教学转变为口语会话教学,从单纯的语言要素教学转变为注重交际实用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老乞大》《朴通事》是元明时期编著的用于朝鲜人学习汉语的两本会话教材,有着明显的口语化特征,较为浅显易懂。两书中的词汇也多与日常交际相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本文主要研究两书中涉及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动态助词"将",从产生和语法功能、基本用法和特征及消亡三方面研究动态助词"将"在两书中的运用情况,力求形成对"将"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6.
由《原本老乞大》所见,元代高丽商人前来汉地经商所获利润丰厚,在使用纸币时,高丽商人无法辨别纸币真伪,对纸币品质要求严格。为维护自身利益,高丽商人愿意接受品质优良的料钞与上等择钞,拒绝接受烂钞与昏钞。择钞的收受与否是当时市场交易双方谈判的重点之一。解读《老乞大谚解》,或可从元至明初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变迁的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7.
祈使句是<老乞大>和<朴通事>中的一种基本句类,类型多,分布广,本身又积淀了丰富的历史语言信息.祈使句按其形式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本文着重探讨了二书中的显性祈使句.在全面描写、穷尽统计和分类对比的基础上,本文聚焦于祈使句相关指标与各书篇幅之间的不相称现象,进而确认<老乞大>以口语性见长,<朴通事>以文学性取胜,二者的语料价值不可等量齐观.  相似文献   

8.
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老乞大》和《朴通事》为中心语料,探讨近代汉语句末"便是"句的相关问题。分析"便是"的性质,处于不同句法位置的"便是"有动词、连词和语气助词三种功能,分别占72.48%、7.34%和20·18%;句末"便是"有动词和语气助词两种功能,动词用法占57.63%,语气助词用法占42.37%。归纳句末"便是"句的句法类型,一种为"NP+便是",变体形式为"NP1+V+NP2+(的)+便是",另一种为"NP+VP+便是";对句末"便是"句进行共时对比;基于《老乞大》和《朴通事》不同版本语料对句末"便是"句进行历时对比。  相似文献   

9.
朝鲜著名语言学家崔世珍所著<老乞大集览>和<单字解>,是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资料,其中反映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在汉语言文字方面的深厚造诣.本文以这两部著作的语源学价值为着眼点,举例分析其中所采用的主要训诂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与泰山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玄奘西游的故事,自唐代开始便与泰山发生密切联系;后世“西游”题材的文学创作,受此源影响,多在作品中出现泰山的内容,泰山成为“西游”文学的一个重要素材。而此点尤在明代出现的百回本《西游记》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对与“西游”故事有关的多处泰山胜迹、掌故作了探考,并自《泰山小史》与《琅嬛文集》两书中揭出关于“西游”本事的两条新资料,可为求索《西游记》与泰山的文学因缘提供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中刻画了众多道士形象,其中有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太上老君,有卖弄权术、荼毒生灵的妖道,还有道法高超、气度不凡的地仙之祖镇元大仙.本文通过解读这些道士形象,试图挖掘其中蕴涵的文化意蕴:一是明代道教日趋世俗化;二是明代儒释道合流的大环境;三是明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西游记》研究使用过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西游记》研究,把从唐代玄奘取经的本事时代到今天影视戏剧、网络动漫的改编时代以来所有的相关作品视为一个绵延不绝的传播链条,在文化传播的视野中来探讨《西游记》研究的新转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杜贵晨 《南都学坛》2005,25(5):62-64
古代文学用“七”与“九”乃至“九九”作为章节、情节联系之数度的并不少见,但是用“七七”之数,特别是以“七七”、“九九”两循环之数错综交互为章节、情节的结构素,却是《西游记》的首创。由于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西游记》叙事并用“七七”、“九九”之数为度。两者交叉互补,形成《西游记》章回布置与情节结构的数理机制。这一做法虽然主要是古代佛道中人才容易感知寓意,但一经揭明数理,普通读者也不难理解其加强文本叙事层次性、整体性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六十甲子农事喜忧图》是流传于湖南民间的、与士大夫的农占著述不太一样的民间农占文本。这是一种全新的农占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以比较浅显、通俗的韵文写成,按六十甲子顺序,显然便于记忆和流传。对这类资料予以关注探讨,应是农学、农业文化研究的侧面之一。  相似文献   

15.
《根鸟》作为曹文轩独特的文本创作,在主题构架、角色认同、意境营造等三大方面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传统复归意识,特别是对“西游”文脉气韵的承续。这种解读路径不仅拓宽了深入解读作品的视阈,同时也激活了当代文学写作如何承续古典文脉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唐代,佛教已进入鼎盛发展阶段,高僧玄奘所著录的《大唐西域记》(以下简称《大唐》)广为流传,其中所记载的异域的奇异故事亦随之传播于民间。而当时小说创作中有大量题材取材于民间,两者的相互渗透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从《大唐》中梳理出部分题材,以大量实证材料证明《大唐》对当时"征奇话异"的小说创作产生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学术界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发现了一套清代的《石头记》抄本,派专家做了学术鉴定和考察,这个抄本是迄今发现12个早期《红搂梦》抄本中价值最高的本子之一,文本内容很多地方独出异文,这些异文更接近曹雪芹的原笔、真笔,解决了一些《红楼梦》版本校勘的问题。1986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了这部《石头记》。文章作者在圣彼得堡目睹了《石头记》抄本,与中华书局的影印本尺寸不同,这部《石头记》宽如同常见书(18.5cm),而长度却像《辞海》等大型工具书(25.5cm)。这套《石头记》共5函,每函7册,现存35册,一般每两回订一册,但也有少数三回装订一册,还有一回订一册的。第五回和第六回装订的那一册遗失了,这很可能因为第五册里有“册子”判词和“红楼梦”曲子,预示十二钗的结局,更能引起阅读兴趣,被人借阅未还而失去。这部抄本没有第八十回,最后一册只有七十八回和七十九回,事实上,八十回的内容包含在七十九回中,第七十九回和第八十回尚未分断,也说明这个抄本所依据的底本应该是时间比较早,当在曹雪芹去世前后不久。此外,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虽然分开了,第十八回却只有标回而无回目的具体文字,属于早期抄本的特征。抄本的纸张是已经写有文字的纸反过来在背面抄写,册页上还有红色点断的痕迹和名宁旁边的红线标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型世言》、《儿女英雄传》方位词“左右”的计量对比研究发现,从数量分布上看,《儿女英雄传》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非常接近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布。从功用的角度来看,尽管从明代末期到清代中叶仅仅只有200多年的差距,但“左右”在两书中有着不小的差别:在《型世言》中,“左右”作为方位词,其各种用法才刚刚萌芽,基本上只能单用,作主语、宾语、状语;而“左右”在《儿女英雄传》中,除了单用,还可以与其他词联合成短语,作主语、宾语、状语和定语,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基本相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说、戏曲评点对朝鲜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已知受到中国评点小说、戏曲影响的作品有<广寒楼记>和<汉唐遗事>.前者主要是受到了金圣叹评点本<西厢记>的影响,在<广寒楼记>的两个版本系统中,第一个系统的版本所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例上,同时在评点文字上也大量套用了金评的内容,而在本文内容及夹批中还套用了金评<西厢>的曲词.第二个系统的版本不仅保存了前一个系统版本对金评<西厢>内容的套用,而且更多地融入了<西厢记>的曲词.上述影响在对比<广寒楼记>与<西厢记>时都可找到实证.<汉唐遗事>在创作上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在评点方式上则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有关《断发记》的作者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为李开先作,一为无名氏作,其中李开先作《断发记》为大多数人的看法。该文分别从版本、音韵等角度逐一加以考辨探析,提出《断发记》的作者不可能为李开先,只能是无名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