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西藏民间故事资源丰富,品类众多,做好西藏民间故事的对外译介意义重大。《尸语故事》是最负盛名的藏族民间故事经典之一,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多语译本。文章对搜集到的四种藏族《尸语故事》英译本的翻译主体背景、翻译方式、翻译路径和翻译动机进行考察,并对该故事集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思坤 《云梦学刊》2001,22(6):113-115
由于《论语》本身所提供的语境因素不充分,导致许多章节词的具体意义不明,句子的关系意义不明,话语的语境意义不明。在充分借鉴前人训诂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力求使《论语》的释义尽量接近孔子的原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3.
《红史》和《雅隆尊者教法史》作为14世纪藏族传统史学代表作,研究这两部著作对于把握整个14世纪时期藏族史学发展特点以及史学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这两本著作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试图以一种新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红史》和《雅隆尊者教法史》的史学地位和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鲜明 《理论界》2014,(7):123-125
《近世社会主义》是国人最早译介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其翻译版本多次出版。本文系统考察了该译著的翻译史。《近世社会主义》的译介不仅是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翻译并传播的开始,也为研究翻译在思想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提供了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类聚分析,是现代语言学广泛运用的分析方法之一。但这一分析法早在《说文广义》中有所体现。类聚分析《说文》,以及如何类聚分析《说文》,这是《说文广义》馈赠给《说文》研究的又一方法论上的启示。基于《说文广义》这一启发,文章以《说文》中“词与意义说解”为切入点。从“训释种类”、“训释方式”、“补充和引用”、“联绵词训释”四个方面。对《说文》进行了类聚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揭示了运用这一分析法研究《说文》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具贤娥 《理论界》2010,(10):157-158
《翻译老乞大》、《翻译朴通事》里最早出现关于上声连读变调的描述,凡例中说"连两字皆上声而势难俱依本声之呼者,则呼上字如平声浊音之势,然后呼下字可存本音",正反映了上声加上声时前一字读为阳平的现象。本文根据这条对《翻译老乞大》、《翻译朴通事》里的上声字组的声调标记进行了分析,查明了它们出现的情况和其特征。  相似文献   

7.
胡孝根 《兰州学刊》2008,2(3):176-178
对话文本自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思考方式。文章通过对《论语》和《柏拉图对话录》的文体形态比较,分析各自文体特点,探寻它们在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小曼  胡作友 《学术界》2015,(2):135-141,327
《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经典之作,语言凝练简洁,意义丰富,哲理深厚。勒菲弗尔指出翻译是处于意识形态和诗学控制之下对源文的改写。赞助人影响意识形态,而专业人士更加关注诗学。本文主要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角度解读《道德经》的英译,分析意识形态和诗学对《道德经》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野草》与鲁迅对《苦闷的象征》的翻译,已有的研究焦点多集中在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对鲁迅《野草》的影响上。对于鲁迅翻译的《苦闷的象征》与鲁迅创作的《野草》在翻译意图与创作意图、翻译策略与创作策略、翻译风格与创作风格的互文性关系却一直没有人涉及。事实上,鲁迅的《苦闷的象征》的翻译与《野草》具有非常明显的互文性。在翻译与创作的意图上,二者都在借苦闷的表现呼唤健全的人性。在翻译与创作的策略上,二者都倾向于与理想读者的对话。在翻译与创作风格上,二者都呈现出了艰深、晦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英诗译稿》是郭沫若最后一部翻译作品,也是他晚年心曲的自然流露。通过对《英诗译稿》翻译方法的分析,一方面可以看出郭沫若在翻译理论上自我更新的自觉意识,一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郭沫若在特殊社会环境中的隐曲心态。《英诗译稿》的最大价值在于:它隐含了一个我们大众视野之外的不一样的郭沫若,凸显了一个在文革之中未被公众所认知的郭沫若,它承载了晚年郭沫若的审美理想,折射了这位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知识分子难以言说的痛楚。另外,《英诗译稿》翻译的研究,也可以折射出郭沫若翻译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这些问题对翻译文学的发展也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诗歌史上,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很有影响和特色的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面貌的一个新的开端,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爱情诗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本文通过题材的创新与深度、反思和表达的情感重心、现实创作观与浓郁文学色彩的并行等三个方面,对《长恨歌》的文学史意义重新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界在纪念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的大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 0 0周年的活动中 ,都不说《原富》而说《国富论》 ,用郭大力和王亚南的译本包括译名与内容取代《原富》来纪念严复 ,实为不当。既要纪念严复翻译斯密大著之功 ,就要尊重历史事实 ,标明《原富》、研究《原富》 ,包括研究严复在书中按语所体现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3.
历经人生的坎坷磨难,庞德视《大学》为一部光芒四射、经世不衰的经典之作,且具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他大量使用轻松活泼的现代语言进行翻译,从而创造出生动直观的形象,这又契合了他的意象主义诗学主张。本文循着庞德《大学》译本的字痕墨迹,结合其语言观和翻译观,从意识形态和诗学观操控翻译的角度综合分析、评价了庞德的《大学》译本,阐明其翻译目的和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14.
《圣经》汉译自有史记载以来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涌现了众多的汉语译本,以及各种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译本。对《圣经》汉译版本进行综述将有助于揭示《圣经》汉译活动的历史意义,对《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现象学的观点分析了《庄子》意义生成特点 ,认为由于《庄子》中存在着意向行为不明和意识对象不清现象 ,无形中影响了《庄子》文本意义的建构和生成 ,从而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庄文的朦胧和晦涩。试图以此为学界解释《庄子》一文的朦胧和晦涩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以及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英国著名汉学家德庇时1822年以李渔作品《十二楼》中的《三与楼》《夺锦楼》与《合影楼》为原本翻译的《中国小说集》是其代表性译作。在英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德庇时均受到翻译规范的制约。他选择小说《十二楼》译介受到预备规范的影响;他在英译中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减少译文的异质性,受到起始规范的作用;他在处理小说情节时采取删节、增补与改写等具体翻译方法,则是操作规范规约译者实际翻译过程的体现。德庇时英译《中国小说集》在英语世界的广泛传播,是译者主动适应翻译规范的结果,对当前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对严复《天演论》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译著的翻译理念进行研究,分析译者严复在翻译时如何从原文本、社会政治环境及自身能力三个方面来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个层面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18.
转喻图式-例示翻译观认为转喻翻译是在翻译过程中以语境为基础并受规约制约的转喻图式的例示,着力实现具有心理效果的转喻思维过程和其通向的目的意义.基于此理论,对比分析了《醉翁亭记》转喻的六个英译文,发现主要采用了五种转喻翻译策略:保留使用转喻图式-例示方式、采用不同的转喻例示方式、直接译出目标意义、转喻源概念和目标概念同时译出和原文与译文之间形成新的转喻关系.  相似文献   

19.
西塞罗的De Re publica是追随柏拉图的Politeia写的,两者的结构和内容类似。西塞罗把Res publica设定为与Politeia同义。既然有人把Politeia翻译为宪法,则也有可能把De Re publica翻译为《论宪法》。但De Re publica的传统译法是《论国家》和《论共和国》。然而,在翻译De Re publica为中文的过程中,许多段落中的Res publica一旦被翻译为"国家"就难解甚至不通,一旦被翻译为"宪法"则易解而通畅。所以,西塞罗的De Re publica应翻译为《论宪法》或《论真正的宪法》。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周作人合作翻译的《神盖记》手稿,是目前罕见存世的两人深度合作成果。这是早期留日时期的遗存,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既体现着两人当时先进的翻译理念,也呈现了当时两人的知识面和翻译技巧之差别,尤其反映出鲁迅对兄弟合作《域外小说集》的总揽全局作用。从中也可以考察《神盖记》对于鲁迅后来的文学创作具有的借鉴意义。对于中国现代翻译史研究和文学创作手稿研究也是第一手的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