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韩光辉教授《历史地理学丛稿》(商务印书馆,2006年8月)近期面世,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此书分"人物"、"学史"、"历史地图"、"研究方法"四编,是一部以历史地理研究理论和方法为中心内容的文集.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5,(4):140-150
司马迁著史难能可贵之处,是其观察历史、再现历史有突出的平民视角,在许多篇章中反映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赞扬平民出身的人物的作为,从多方面记载他们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他写鲁仲连"义不帝秦",令秦将却军五十里;记述樊哙、郦商等出身贫贱的人物,为汉朝立国建树了功业;创设了记载医者、游侠、滑稽、日者等下层人物的合传、类传;又破除视工商为末业的社会偏见,专门为工商业者立传,以大力表彰"布衣匹夫之人,取与以时而息财富"。司马迁这种进步的历史观和卓异的历史编纂思想,使《史记》成为真正记载社会各阶层人物活动的一代"全史",而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明代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儒林外史>直接写到了许多明代的真实人物,如朱元璋、朱宸濠、王冕、高启、李梦阳、何景明等,都是以真名实姓和真实经历进入故事文本.此外,吴敬梓还以一种间接方式写到一些明代的真实人物.在<儒林外史>本文中,这些历史人物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并未直接写到其姓名的全称,使读者容易误解为作者虚构的人物,而实际上作者又在文本中留下了种种线索,循此线索进行抽绎,具可按迹循踪,找到真实的历史人物.这其中就有"工部大堂刘大老爷"(第七回)以及"中山府烈女"(第三十六回)等.我们认为"工部大堂刘大老爷"当为刘大夏,"中山府烈女"当为徐妙锦.  相似文献   

4.
陆贾是对岭南的文明开发卓有贡献的历史人物,两千年前留在岭南最重要的史迹遗址,是位于广州荔湾区西村的"泥城"。一处人文遗迹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历史思考与未来取向?纪念性价值、社会性价值、教育性价值,是一切人文史迹共有的特征,"泥城"当然也不例外。以体现人物精神思想为中心,以人文史迹及其环境为物质载体,构建供人们瞻仰、缅怀、发思古之幽情,供人们休憩、审美、抚今追昔而探索更美好将来的公共园林,可是对古人、今人、未来者皆为美事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创变是前代史书叙事中"个人"意识日渐觉醒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在叙事中采用情感透视的方法更能从心理层面艺术化地展现司马迁与传主之间的"灵犀",其中也必然包含了司马迁对人生、历史和哲学的独到感悟。因此这种直面个体情感的新颖叙事不仅促使司马迁在书写以项羽为代表的历史悲剧人物时能真正取得心灵的呼应,更决定了"究天人之际"的哲学命题在司马迁的笔下能够进入人性的深层,这也是《史记》超越一般意义的历史、哲学著作的关键,使之成为文学史的经典。  相似文献   

6.
如何认识开除党籍后的陈独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独秀在我党的历史上曾经是个有影响的人物。如何认识陈独秀,乃是历史人物评价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张巨浩同志就如何认识开除党籍后的陈独秀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本刊载此,以期推进评价历史人物之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它贯穿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是新时代我们党对"人们自己创造自己历史"、共产党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和发展,富有深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历史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的力量,在他们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历史人物为切入点开展思政课教育,以历史人物的卓越品质实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既符合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又是当前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要全面深入地开展历史人物研究,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力求客观、全面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做到既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又要防止个人崇拜,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资源进行宣传教育,提升思政课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主体.中国古代史家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多样性,在史书中设置了专传、合传、类传等传记形式,用以反映历史人物的这一多样性特点,并从不同侧面认识到他们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进而阐述了评论历史人物的社会意义.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中永无止境的课题.不管如何评价,都要实事求是,尊重史实真相.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出发考虑,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中国"与"国号"存在背离和重合现象.中国古代存在众多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这些政权虽然可以称为古代国家,但只能代表各自的具体国家政权.而中国古代的"中国"主要的并非是一个政权的概念,与以"国号"为代表的政权存在背离现象,但有时也用来指称政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国号"为代表的各个政权的自称,在古代"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下,这种"中国"自称与各个政权皆自称"中国"的统称仍然存在背离现象,只有在历史上中国处于统一的情况下"中国"与"国号"才会出现某种重合,这种重合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最终完成,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与"国号"才最后实现了统一.另一种情况是后来的政权在追述本朝历史或议论以前各个朝代时,对历史上以中原地区为主且有相互递嬗关系或没有递嬗关系但为自己政权所继承的多个政权的通称,这种通称虽然与一些"国号"也会出现某种背离,但基本上符合古代中国历史实际,并成为我们认识前代历史的一种准则,今天认识中国历史疆域也应该遵循这种准则.  相似文献   

12.
《学问》2010,(6)
口述历史,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记述历史的方法,是一种可以更真实、更深刻、更具体地反映历史的方法。特别是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们口述的历史,更让人重视、更引人关注,更是了解历史、解读历史的一扇窗口。张学良就是这样的一位历史人物。在"张学良口述"中对于"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都有述及,而如何认识这些内容,学术界认识不一。  相似文献   

13.
历史人物的研究与评价始终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史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仍有不少遗憾。以刘秀为例,史家评价充满矛盾,其原因是学术研究领域中残存的某些思维定势与“左”的观念。从刘秀这一历史人物的阶级出身,历史人物与农民革命的关系,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一类的历史人物向豪强地主妥协诸方面,可以看出刘秀在其一生中是发展变化的。对刘秀也应依据马克思主义史学观,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做出恰如其分的结论,得出合乎逻辑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妇女史、口述历史与女性主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祥银 《浙江学刊》2004,(3):210-214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妇女一直以来都是以男性精英为主体的传统历史叙述的"缺席者"与"失语者".而口述历史正是我们试图将那些被忽视的妇女的生活、经历与情感融入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理解与反思的基本手段.倾听妇女自己的声音,不仅有助于弥补以男性为主体的历史的缺憾,更有助于从女性的独特视角来重新审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赵建霞 《社科纵横》2006,21(9):139-140
《三国演义》直接模仿借鉴了史书的编纂体例,将通鉴式的编年体叙事结构与人物列传体的叙事结构相结合,以时间为经,以史实为纬,以时间的自然延续和空间的不停转换来编织纵横于时空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力求全面反映一个时期的总体面貌。同时又以人物的重要经历为结构线索,以主要人物参与的重大事件构成结构的主要环节,刻画出了人物的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6.
李剑亮 《浙江学刊》2001,(4):104-106
元代诗人张弘范是一位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人物.他辅助忽必烈灭宋、建元.对此,<元史>等历史文献都以自豪和赞叹的笔墨予以记载.但身为汉人的张弘范,在为蒙元统治者的奋斗过程中,自己又有哪些心态呢?细读其据鞍横槊之余所赋的诗词作品,不难发现,张弘范对"出处辞受"的所作所为与所思所想并不一致.本文试图对张弘范的这一矛盾心态予以分析,从而解读其诗词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李萍 《学术交流》2008,(2):169-171
符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绝望>是具有双重解读快感或"套嵌结构"的文本,主人公赫尔曼面对菲利克斯时化陌生为熟悉的认同感,至少有两重意义:一是镜像的再现出了问题.二是二人偶遇的一瞬间,赫尔曼就生出复制自己的冲动.这是后现代社会增殖、膨胀文化形态的隐喻.<绝望>有意强化陈述主体,在主人公行动过程中,叙事主体以强烈的自我意识让读者时时关注叙述方式本身,使读者无法像阅读福尔摩斯或<罪与罚>等传统探案或心理小说那样专注于案情和人物.读者的期待视野一再被延迟,只在初读的好奇心获得满足后的重读时,其精妙不确定的含义才会无穷地浮出水面.<绝望>没有破坏句法层的规则,文本的双视套嵌结构也并未完全超越"封闭体"模式,没有打破人物、情节的连续性,只在语义层释放了意义的多元性,使其蔓延扩张.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关于"树立大历史观, 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的论断, 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 发挥以史鉴今的作用提供了指引.所谓大历史观, 就是从历史的长时段——几十年上百年几百年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段中、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广覆盖而不是单一视角中、从世界文明进步和制度竞争的宽视野中, 审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特定历史阶段, 既要弄清史实, 又要彰显历史的整全性与启迪后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新技术革命的角度论述当代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著作已不鲜见,但以科技革命为基轴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历史演进的著作却久未问世,最近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昌大学段瑞华教授所著《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之历史演进》一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该书以先后相继的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和当代科技革命为基轴,以资本主义为参照,系统地论述了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的关系。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理论专著。一是新视角。本书突破了以人物或著作来分期  相似文献   

20.
清初吴越地区的士人私修明史,主要是明朝遗民修史。他们或继续完成明末以来未竟的修史任务,或追述明朝历史,记录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史事;或襄助官修明史。其修史特点:力图通过考辨,恢复明代历史本来面目;重视总结明亡原因;重视史书"申以劝诫,树之风声"的功用,表彰忠义之士,借此宣扬忠孝节义;以诗为史料,以诗存史、考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