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浒传》是汉语史研究中的重要语料。目前通行的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中,对“一VV”的断句上都还存在不一致之处。在整理出版的近代白话小说中,对“一VV”的断句亦多有不一致之处。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汉语史和现代汉语的相关现象进行对比考察和分析,以期对近代白话小说中的“一VV”断句能做到准确、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仪礼注疏》为底本,参照北大标点本,即简体字本,发现二者在文句标点断句上,均有值得商榷之处,现摘出四十余条详加讨论。  相似文献   

3.
徐时仪先生的《<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是当前对《一切经音义》文本的最新研究成果,徐先生的研究在校正字词讹误、辨析版本异文以及断句、标点等方面均多有凿空之见.然由于《一切经音义》批阅佛经甚夥,引证文献颇丰,徐先生之作亦难免有疏漏.本文就徐先生所校《慧琳音义》部份经卷中出现的断句、标点疑误14则加以按断,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4.
载于《宋书·乐志》的汉代铎舞歌辞《圣人制礼乐》一篇,由于大量采用同音借字记录,从古至今,无法断句和解释。本文将晋代傅玄的铎舞歌辞《云门篇》和汉代的《圣人制礼乐》相比照,提出了对《圣人制礼乐》歌辞的初步的解读意见,供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时参考。本文作者曾发表过《汉公莫舞歌辞试断》一文(载于《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1期),与本文有互相发明之处,读者可参看。  相似文献   

5.
明玉珍墓中出土的《玄宫之碑》(以下简称碑文),经重庆市博物馆的同志研究考证后,在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一日和三十日《重庆日报》上,曾两次发表了对碑文断句标点的意见。但其中有十五字,因“文义难明,暂不断句。”至今俟考。仔细揣摩这十五字,大概难以断句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大庆”二字上。如果大庆作名词,则为地名无疑,那么就应该断句标点为:“平成都、大庆、潼川,克向寿福于铁檠城。”当然,倘若大庆作动词,那就不能与地名潼川分开,断句标点也就完全不同了。  相似文献   

6.
就《论语·乡党》中伤人乎不问马的断句标点问题进行讨论。在常见的三种断句标点法中,唯有传统的断句标点法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增订本《大学语文》教材中,存在注释不当、断句错误或当注不注的情况。对《大学语文》注释与断句共七处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元稹集》于 1982年问世后 ,为学术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0 0 0年该书重印时 ,校点者对其中存在的疏误作了进一步的修订 ,其学术质量明显提高 ;但未扫尽的“落叶”依然有不少。兹将笔者读《元稹集》重印本看到的值得商榷之处提出来 ,供点校者和读者参考。这个题目下应涉及的问题 ,有一部分已在《〈元稹集〉断句之误例析》(《铁道师院学报》(社科版 ) 1997年第 3期 )中展示 ,可参看。  相似文献   

9.
《易·讼·九二》爻辞的原文是:“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虽仅十四个字,用语又不甚简古,但研究《易经》的学者对它的理解却存在着颇多分歧。仅从断句看,其不同,竟达六、七种之多。句读之不同,反映对爻辞内容认识上的差异。就是断句相同的,学者间在词义的训释上也不尽一样。甚至同是一人,也有忽而作此解,忽而又作彼解的。李镜池先生对此爻曾数易其说,就是一例。可见,如何正确理解这条爻辞,其中确有可商榷之处。“众说皆通”是不对的。或是其中某一种说法符合爻辞原  相似文献   

10.
《元稹集》于1982年问世后,为学术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该书重印时,校点者对其中存在的疏误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其学术质量明显提高;但未扫尽的“落叶”依然有不少。兹将笔者读《元稹集》重印本看到的值得商榷之处提出来,供点校者和读者参考。这个题目下应涉及的问题,有一部分已在《<元稹集>断句之误例析》(《铁道师院学报》(科学版)1997年第3期),中展示,可参看。  相似文献   

11.
近年來西方對標點符號研究揭示了標點符號與語言有著密切的關係;翻譯是語言之間的翻譯,所以翻譯也與標點符號有著密切的聯繫,標點符號在翻譯中也會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圖系統地探討翻譯單位與標點符號關係,這就要涉及到翻譯過程、翻譯環境和翻譯品質這三個方面。英漢語翻譯中的翻譯單位問題,化了較大的篇幅進行討論,在不受西方語言學干擾的情況下,我們提出了以標點符號切分單位為英漢語翻譯单位的新觀點。英漢語間標點符號的翻譯受翻譯環境的影響,如何處理也會影響到翻譯品質。無論是從語言學還是從翻譯角度,這樣的研究視野都是全新的。  相似文献   

12.
古籍标点之正确与否,对读者影响甚大,标点正确,则能便利阅读,帮助理解,反之,则会设置障碍,增加疑惑。近读孙安邦点校本《云自在庵随笔》,觉得存在一些标点错误,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与理解,有必要提出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因举书中十例,并试为改正。  相似文献   

13.
论段号及其语篇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不是通常认为的语篇结构单位,它是以段号为标识的语言片断.段号是书面语言中通过换行和退格形成的与标点符号类似的标识符号,是书面语言的辅助表达工具.段号具有醒目突出的特点,可以(1)表示思维变化;(2)表示转折;(3)表示强调;(4)表示人物、话论转换;(5)罗列事项;(6)标记特殊内容等.段号还可以与标点符号结合使用,增强书面语篇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形成与西方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的关系。晚清的汉译西书中很早就出现了西式标点符号。1838年出版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美国传教士裨治文首次强调了文章中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此后,包括接受了西学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也相继在各种书籍中介绍并使用了西式标点符号,客观上推动了20世纪初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系统的颁布。  相似文献   

15.
标点符号变异实质上是标点符号的活用现象,在英汉语中均有体现。具体来讲,标点符号的变异体现在其数量、形式、位置及功能变异方面。变异后的标点符号可以传达出丰富的语义信息。此外,标点符号的灵活运用还可以增强语势,激发想象,创造出非同一般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6.
法律文本翻译中的英汉标点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属于形合语言,标点符号与句法结构关系密切.在法律文本中,标点与其他形态手段的配合,直接参与句法和语义的建构.由于译者对英文标点的重要特征认识不足,在翻译过程中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容易将汉语逗号的停顿式用法搬进译文,再加上审校阶段易于疏漏,致使法律合同英译出现的标点错误引起更大的问题,造成译文语句不通甚至法律效力的弱化.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中描述范围时应规范使用浪纹线和一字线,表示起止作用时,浪纹线是数值范围符号,而一字线用于连接地名或方位名词,或相关的时间.英文论文中连接序号范围的是连接号“-”和“from…to…”.在描述变量取值范围时,建议在有2个变量且为同一取值范围的情况下,分开各自用数学运算符连接或用区间表示更简洁。  相似文献   

18.
关于《周易》中各卦爻辞的句读,学界争议较大。正确的句读是准确理解《周易》语言的重要保障。结合该书的成书地安阳的方言、上下文语境以及语篇结构考察可知,其《无妄.初九》之"无妄往吉",正确的句读当为:"无妄往,吉。"《泰.九三》之"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当断为:"勿恤。其孚于食,有福。"《井.九五》之"井冽寒泉食"当断为:"井冽,寒泉食"。《既济》之"亨小利贞"当断为:"亨,小利贞。"  相似文献   

19.
不足与需要:论标点符号的语法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用频率很高。标点符号与语法的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语法功能,但现行标点符号的语法功能体系性不强,且对其研究和重视不够。这种状况与中文信息处理和语文现代化的需求均不相适应,亟须加强标点符号的语法功能的研究,构筑以语法为原则的科学完备的标点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