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弘扬和培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精神孕育于民族文化之中,是民族文化的升华.民族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强大精神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弘扬和培育具有时代特点的民族精神,适应时代的呼唤,不断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纳外来文化中新的时代内容,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通过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保持和发扬,只有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创造性的转化才能获得,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温朝霞 《探求》2018,(1):27-31,45
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3.
试论生产力中的“文化力”范畴郭成铎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世界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将凝结于现代文化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将凝结于社会主义现代文...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  相似文献   

5.
试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具有其先进性并体现时代精神,为人民服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其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它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整和性和协调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动态性和人本性.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丹娜 《探求》2013,(1):16-21,30
中国实现现代化为什么要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探索民族复兴的历程中不断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全党对上述三个问题作了全面科学的阐述和回答,提出很多新思想、新概括。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回答。本文作者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世界历史”性的伟大事业,因此应该从世界历史的高度上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文章从民族特色的世界历史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定位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些基本要求,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林玮 《社科纵横》2008,23(6):133-134
档案是重要的民族文化之源.学校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学校珍贵的文化财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档案文化,为"三育人"提供信息保障,不仅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合格人才的需要,这是顺应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适应民族独立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要求,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基础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发展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国6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发展道路。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要始终强调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基本原则;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成果,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领导,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科学以来,已经走过了140多年的里程.在这将近一个半世纪里,它从学说变成了社会主义实践,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从本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改革浪潮,是社会主义发展长河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这次飞跃的意义,就在于它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选择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我们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次飞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实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3.
李梦阳 《社科纵横》2013,(1):235-23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建设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重要工程之一,它的实施对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化从大概念上讲,是包孕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全部,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对整个国家政治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总体水平还不是很高,还处于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现阶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代人不断地去完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定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破解21世纪人类社会的问题挑战与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势中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创新发展。这一双重定位既有所区别,同时又相互包含、内在统一,双维呈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返本开新、守正创新。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另外双重理论定位。文化侧重价值理念与思想观念,精神侧重心理状态与意志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两者的自觉传承与创新转化,把两者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这一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的过程。而新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建 《创新》2011,5(4):122-124
各民族紧密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网络文化迅猛发展,传统高校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运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既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殷切厚望.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和热爱祖国、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可见,高校教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国家  相似文献   

19.
杨丹娜 《探求》2014,(5):5-9
"顺应世界大势",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是我们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探索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新视角。我们要顺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大势,实现中国梦以及中国梦与世界梦(即"世界人民的美好")的接轨;顺应世界新科技和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大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速中国与世界融合的进程;顺应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发展大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把握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潮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自觉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我国文化建设目标。在世界的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调整时代,倡导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迎接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文化归属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实现文化理性自觉的前提,彻底的文化批判精神是民族文化进一步走向自觉的重要环节,而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凝练民族文化精华、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则是实现民族文化高度自觉的确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