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至2019年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肆虐的黑暗时期。民主联盟党领导的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与美军结成反恐联盟,在击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斗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美军依赖的最主要地面战斗力量。叙库尔德人积极参与反恐,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受到了切实恐怖威胁,另一方面是希望借此争取美国支持,谋求国际合法性,以推动自治进程。然而,库尔德人基于反恐之上的自治存在内生缺陷。美国与库尔德人的反恐联盟具有脆弱且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等特点,双方属于临时交易性质的战术盟友关系。库尔德人以反恐为工具,而美国同样将库尔德人作为反恐工具,无意支持库尔德人自治或独立。这一工具性决定了库尔德人自治的脆弱性,致使库尔德人面临不确定的未来。叙库尔德问题的解决必须在叙利亚全国对话框架内进行,而借助外部力量强加解决的方案注定会失败。  相似文献   

2.
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以"叙利亚民主力量"的身份,积极反抗"伊斯兰国"组织的暴行,实际上其构成仍然是以库尔德人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力量,它在国内与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政府都保持距离,在国际上受到美俄等域外大国的财政援助和军事支持。虽然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了丰硕战果,然而,国际社会的同情并不能改变叙利亚库尔德武装本身既抑制了"伊斯兰国"组织的扩张,又破坏了中东地区现有力量平衡的双重性质。更严重的是,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甚至会引发地区其他国家库尔德民族的连锁反应,其所奉行的"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极端化趋势渐显,有可能成为中东地区恐怖主义的新源头。  相似文献   

3.
叙利亚内战爆发前,库尔德人曾是这个国家饱受欺压和排斥的少数民族。为争取民族权利,叙利亚库尔德人从内战前就开始组织政党开展民族运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政治组织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反恐联盟的支持下,库尔德人武装通过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控制了叙北部库尔德人居住的大片土地,并极力寻求政治自治。在俄罗斯的积极支持下,库尔德政治力量提出了战后在叙利亚建立联邦制的构想。目前,叙利亚库尔德人已经在叙北部建立了库尔德联邦区,并期望内战结束后建立自己的自治区。但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政治发展进程正受到来自土耳其及国内其他阿拉伯反对派的阻挠和抵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奉行亲美立场的伊拉克库尔德人在美国的中东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伊战后,以2003年伊拉克战争为标志事件,2011年美军撤离伊拉克为重要节点,美国的伊拉克库尔德政策可以分撤军前和撤军后两个阶段。随着伊拉克国内安全局势的恶化、伊朗支持什叶派力量的力度加大、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沉浮和美国中东战略的收缩,美国不断调整对伊拉克库尔德政策。该政策是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从本质上讲是美国将其作为维护中东霸权战略的重要抓手和依托。近年来,随着伊拉克国内反美情绪的高涨、伊朗地区影响力的增强、叙利亚局势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的叠加,美国根据中东局势变化和战略利益需要持续调整库尔德政策,伊拉克库尔德人仍将是美国中东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棋子。  相似文献   

5.
在"阿拉伯之春"政治风潮带来的中东社会转型过程中,中东地区库尔德人也以争取民族权利和自治为目标开展了所谓"库尔德之春"的民族运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东地区伊拉克、土耳其、伊朗、叙利亚等国家库尔德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虽然存在明显差别,但他们都希望能够借助当前的中东社会转型,为自己赢得更加充分的公民地位、少数民族权利和高度自治。然而,无论是他们当前面临的"伊斯兰国"组织威胁,还是他们与所在国家主体民族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所在国家政府对库尔德民族权利要求不同程度的压制,都表明库尔德人争取民族权利的民族运动仍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库尔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库尔德问题是,库尔德人内部不团结,居住国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与伊朗等国的库尔德人对自己问题难以达成共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各自利益对库尔德问题 继续横加干涉,使库尔德问题越发复杂化等,库尔德问题的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许是21世纪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症结之一.  相似文献   

7.
受族裔认同、地缘政治和库尔德问题等因素的复合驱动,近十余年来土耳其与西亚土库曼人经历了相互“重新发现”和认同增强的过程。土耳其试图将土库曼人扶植为本国的地区代理人,服务于其周边外交目标的实现。在叙利亚,土库曼人成为土耳其干涉叙内政、打击库尔德人和推行地区干涉政策的重要工具;在伊拉克,土耳其利用土库曼人制衡库尔德地区的独立野心,保持土在伊北部的影响力。然而,受到叙伊国内局势、土库曼人族群特征、土与叙伊两国中央政府及库尔德人之间复杂关系的影响,土耳其与两国土库曼人的互动方式及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叙利亚土库曼人的代理人色彩更浓厚,伊拉克土库曼人的伙伴角色则较为模糊和尴尬。土耳其与西亚土库曼人的密切互动乃至捆绑进一步撕裂了土周边国家内部的族群关系,加剧了其国内政治与治理格局的碎片化和脆弱性。  相似文献   

8.
李意 《阿拉伯世界》2005,(2):22-23,13
伊拉克是一个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在近4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600万伊拉克人,其中阿拉伯人约占73%,库尔德人约占21%。伊拉克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北部库尔德地区的官方语言是库尔德语。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伊拉克境内除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或犹太教外,全国有9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逊尼派穆斯林占40.5%。北部的库尔德人也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多属逊尼派。历史上,逊尼派、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库尔德问题是,库尔德人内部不团结,居住国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与伊朗等国的库尔德人对自己问题难以达成共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各自利益对库尔德问题继续横加干涉,使库尔德问题越发复杂化等,库尔德问题的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许是21世纪中东地区乃至世界的症结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这些看似偶然巧合的恐怖袭击事件实则暗含勾连、内藏玄机.“伊斯兰国”正是希望通过制造一系列令人胆寒的暴恐袭击,达到其所追求的强调存在感和传导恐慌情绪的意图. 自去年6月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建政以来,有关该组织的消息报道时常抢占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醒目位置甚至头版头条,“伊斯兰国”这一特定用语迅速蹿升为频繁见诸报端的高频“吸睛词”.  相似文献   

11.
举世闻名的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又称远寺)和岩石圆顶寺,是穆罕默德“夜行”和“登霄”之处,原是穆斯林第一朝向,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被称为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寺。一向视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仇敌的以色列侵略者,一心图谋破坏,摧毁这两座圣寺,自1967年侵占耶路撒冷以来,于了一系列见不得人的勾当。其主要手段是:  相似文献   

12.
阿拉伯语作为《古兰经》的语言,对其他伊斯兰国家的民族语言影响很大。波斯语、库尔德语、帕修特语、达利语等至今还借用阿拉伯文字母来书写。拉丁化之前的土耳其语、斯瓦希利语、马来语、印尼语也一样。阿拉伯语的词汇对其他语言的影响更大,它在这方面的“扩张”已渗透到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57年第一个叙利亚库尔德政党建立以来,库尔德政党经过多次分化、重组和联盟,一直是叙利亚库尔德运动的主导力量。作为叙利亚库尔德人的代表,库尔德政党提出了维护库尔德人政治文化权利、承认库尔德人少数民族地位、给予库尔德民族一定程度自治等不同层面的政治要求。尽管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压制,而且-9当前叙利亚国内的反对派在民族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但库尔德政党始终坚持要实现自己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东地区历时千年之久的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冲突,日前再度成为举世焦点。2014年6月以来,一个叫做“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文缩写作ISIS)的伊斯兰逊尼派极端组织突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们出动武装,在伊拉克与叙利亚边境大打出手,接连以少胜多击败伊拉克政府军,先后攻陷伊拉克的摩苏尔等多座城市,兵锋直指伊拉克首都巴格达。7月初,该组织宣布建立“伊斯兰国”,剧烈变化的伊拉克形势,被世人再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是伊拉克库尔德人多年来的政治目标。伊拉克战争结束后,面对周边国家对于库尔德分离倾向的压力和反对,再加上库尔德地区内部存在各种问题,库尔德领导人在伊战后政治重建中采取了务实的态度。为争取更大程度的区域自治,他们在宪法草案中确定了伊拉克国家的联邦主义性质。并利用和美国政府的密切关系,在伊过渡政府中占据了大量重要职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库尔德人彻底放弃了分离主义目标。从目前来看,库尔德人对分离主义的取舍将和伊战后重建的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伊战后重建最终失败并爆发内战,库尔德人依然会寻求自己的独立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为突破阿拉伯国家的围困和孤立,以色列建国后制定并实施了"外围战略",并将其与库尔德人的关系视为"外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色列对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朗四国的库尔德人采取的政策各有差异,重点且公开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对其他三国库尔德人则采取较为谨慎的政策。在整体上,以色列库尔德政策呈现出利益化、差异化、隐秘化和动态化的特点。作为"外围战略"的具体表现,以色列与库尔德人保持的长期战略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周边安全威胁,并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尽管库尔德问题复杂多变,但未来以色列仍会继续秉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深化发展"外围战略"的理念与布局,灵活调整其库尔德政策。  相似文献   

17.
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是伊拉克库尔德人多年来的政治目标.伊拉克战争结束后,面对周边国家对于库尔德分离倾向的压力和反对,再加上库尔德地区内部存在各种问题,库尔德领导人在伊战后政治重建中采取了务实的态度.为争取更大程度的区域自治,他们在宪法草案中确定了伊拉克国家的联邦主义性质.并利用和美国政府的密切关系,在伊过渡政府中占据了大量重要职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库尔德人彻底放弃了分离主义目标.从目前来看,库尔德人对分离主义的取舍将和伊战后重建的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伊战后重建最终失败并爆发内战,库尔德人依然会寻求自己的独立道路.  相似文献   

18.
唐代中国和大食国几乎是同步兴起、繁荣和强大的两大帝国,两国间的友好往来揭开了中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唐初,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和海路来中国经商并定居,他们带来了伊斯兰教和西亚、中亚的名贵香料和珍珠宝石。唐代,我国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阿拉伯称中国为“随尼”,与隋朝的“隋”同音,据析,阿拉伯人早在隋朝前就知道东方有个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一战后,法国确立了对叙利亚的委任统治。委任统治期间,在法国当局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影响下,叙利亚境内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发展迅速。叙利亚库尔德人不但组建了政治实体霍伊布联盟,积极推进库尔德文化复兴运动以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与基督教名人联合共同发起了以贾兹拉为中心的自治运动。叙利亚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战后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动、法国的民族分治政策、土耳其库尔德民族主义、亚美尼亚民族主义等因素都密切相关。整个委任统治时期,尽管叙利亚库尔德民族主义运动并没有实现民族自治的最终诉求,但是这场运动本身培育了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战后中东地缘政治局势产生了复杂影响,成为现代叙利亚库尔德问题的重要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上半叶,面对阿拉伯人的统一诉求,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美国媒体,结合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刻板印象,将“泛阿拉伯主义”附会到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进而视其为西方文明的对立面。纳赛尔掌权后,美国媒体出于对埃及亲苏外交的敌视,纷纷指责埃及政府试图仰仗苏联支持,建立“阿拉伯帝国”。随着埃及(阿联)与苏联之间矛盾的加剧,美国舆论界仍继续敌视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认为纳赛尔建立“阿拉伯帝国”的“野心”虽然导致其与苏联的纷争,但仍是西方的威胁。美国人对纳赛尔的敌视,虽然伴有强烈的冷战心态,但他们频繁以“阿拉伯帝国”或“穆斯林帝国”的历史意象,比附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实践,实际上是对“东西对立”叙事模式的延续,反映出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伊斯兰征服”的历史记忆,并连带着对中东地区整合倾向的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