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这篇讲演围绕漂移与稳定、情感与思想、世俗与崇高三个话题展开.首先,关于漂移与稳定,我已认定,我不再渴望漂移,因为我已经拥有了我的乡村.在这块土地上,我本就可以感受到漂移的现代化给这块土地带来的震颤.其次,关于情感与思想,我认为,没有焦虑,没有烦恼,也就没有写作.焦虑是一个作家写作的种子,一切优秀乃至伟大的作品,都必然是情感焦虑的文学结晶.最后.关于世俗与崇高,在我看公平,对小说而言,越是伟大,越是崇高,就越与世俗密不可分.因为伟大的根须要深扎于世俗的土壤,作家的写作也离不开庸常生活的刻骨体验.  相似文献   

2.
问:您在重版的《世俗哲学家》中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该书的最后一章题为“世俗哲学的终结?”您是怎么认为的? 答:我是想告诉读者,这一版比以前各版有一个更为特别的结束。我在新版的序言中就是这么说的,但并没有说得太多,意在不让读者先去挑着看。这就像读者在看一部侦探小说,直到小说将近结束的紧要关头,才知道谁策划了谋杀。当我们看到最后一章时,才知道它题为“世俗哲学的终结?”我以为  相似文献   

3.
世俗     
少年时看世俗,一定是俗的。谁家娶了新妇,谁家盖了新房,又有谁家国外有亲戚,当时一定是讨厌的。我宁愿素衣布衫捧一本线装书看,想着一个人远行,带有行为艺术的味道。那时,我想:特立独行的女子,怎么可以沦为世俗品相?怎么可以结婚生子过着一日三叹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那么,我要在静夜走出世俗的自己逾越所有的沉重来到果汁浓郁的内心我在这里倾注全部的自己贴近我的祖国从呓语的大地到呓语的天空  相似文献   

5.
周晓斐 《可乐》2008,(3):22-22
刻意遗忘,其实是为了避开世俗的惊扰。我是一片生长在角落的青苔,土地是我母亲,雨水是我父亲。在一个雨后的清晨,我出生了,却被遗忘在这个荒凉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佛教在中国已经成为大众宗教,覆盖面非常宽。作为农民的儿子,我曾经跟随着父辈拜过佛。在南方的农村,儒、道、佛三教处于混杂交错的状态。民众是见神就拜,渴望着神明能救苦救难,普渡众生。我们今天研究佛学,固然要对佛教的发展演变作历史的描述,而更重要的是要对佛教的现实状况作实际的考察。马克思说过,“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世俗生活中当然有  相似文献   

7.
简单地把宗教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不能解释宗教的曾经和正在国家的经济、政治 ,文化生活中所发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的宗教与国家世俗政治的分离 ,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超越世俗政治、正如它不能超越世俗生活一样。世俗政治与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在目前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都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8.
坠网之中的逃脱——解读张爱玲作品的“世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为了逃避虚无的人生体验,世俗生活进入了她的文学世界.但在对世俗生活的感性认同中,她的虚无思想又时时渗透于字里行间.张爱玲坠入了世俗最终却又超越了世俗.  相似文献   

9.
神圣是宗教的核心,没有这种东西,宗教就不再成其为宗教。神圣是超经验、超世俗的存在,它是超越了有限的语言和形象的无限。但人们还是力图通过有限的、世俗的方式作为中介来体验神圣,认识神圣,甚至达到神圣,这些中介也就是神圣的自我表证。如果没有神圣的这种自我表证,人们对神圣将会一无所知。神圣与世俗的内在张力,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通过世俗的中介认识真实的神圣,这就是神圣与世俗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10.
在《老子》的哲学语境下,从“复归”的境界来看,“复归”既有向“根”与“初”之境界的复返,又有向“无”与“明”之境界的回旋,既有向“朴”之境界的回转,也有向“真”之境界的切近;从人的维度看,“复归”可以视为人之主体性与实践性的彰显,以及经由世俗生活之后的省思与内转。由于世俗生活对本来澄明之心的习染与遮蔽,“我”之欲泛滥,因此,行走在世俗之中的“我”需要铭记“复归”之路,努力“复归”至虚静清明之境。当然,在老子那里不管是从人的层面还是从物的层面谈“复归”,其终极指向皆是道,其终极境界则是无。  相似文献   

11.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创作,不难发现,女性书写者对女性主体性的探寻呈现出不断变化深入的态势.即从张洁、张辛欣"女人是和男人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人"到王安忆、铁凝对女人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存在的特性的探寻,到林白、陈染文本从个我隐秘的生活、心理层面对性别个体女性自我的追问,再到王安忆<长恨歌>在一种平易的日常状态中展现女性个体生命的世俗形式及意义,营造一个世俗、民间的女性自我.  相似文献   

12.
我的自然观     
我被一些评论家称为“自然诗人”,可能是我的诗歌中关于自然的内容比较多。我一直认为,自然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最高价值,自然也是中国人的神圣殿堂。这实质上是一种诗性自然观。我对自然的尊崇,与成长环境、生活方式乃至个人性情、思想认同有一定关系。我诗中的自然包含着对世俗生活的精神超越,表达一种社会性和公共性。  相似文献   

13.
《洛阳伽蓝记》中的佛教与世俗有着特殊的相互嵌入关系:一方面佛教教义充实了世俗观念,另一方面佛教中的功德思想使得后世大兴寺庙求取无量功德。此外,在世俗建筑吸纳佛教建筑风格的同时,佛教建筑也融入世俗文化中的多种元素,丰富了佛教建筑的表象内容。  相似文献   

14.
瓜们的寓言●高也微风和煦。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所以我可以爬得很高。每天清晨,我可以望着极远方的朝阳缓慢地升起,将自己洁白的光辉毫不吝啬地洒向刚刚苏醒的大地。朝阳的光芒,像初生婴儿的眼光一样,纯真与不屑世俗。  相似文献   

15.
微风和煦。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所以我可以爬得很高。每天清晨,我可以望着极远方的朝阳缓慢地升起,将自己洁白的光辉毫不吝啬地洒向刚刚苏醒的大地。朝阳的光芒,像初生婴儿的眼光一样,纯真与不屑世俗。  相似文献   

16.
雷若欣 《南都学坛》2006,26(1):32-36
中国古代的尼姑,是一个带有强烈宗教韵味的特殊群体。但因置身世俗社会,她们的活动又被赋予了世俗特性。尼姑世俗心态表现为:把握参政时机,拓宽生财之道,创造灿烂文化,品味世俗情感等。  相似文献   

17.
刘震云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演变,从背离世俗的清高到融入世俗的无奈,最后到流于世俗的沉沦。刘震云勾勒出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滑坡、人格退化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传达了他对知识分子本身弱点的批判和对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失落的思考与重建的呼唤。  相似文献   

18.
刘炳辰 《南都学坛》2007,27(3):78-79
晚唐五代诗僧贯休,虽然身居丘门僧院,但心系民生疾苦,胸怀理想抱负。其诗歌体现出了明显的世俗化特征。在内容上表现为热衷政治、关注现实人生、善恶分明的入世情怀及对世俗生活、世俗情趣的吟咏向往。在艺术上表现为善于运用富于世俗生活情趣的笔触,传达具有通俗化、平民化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学可将人类所创造的全部文化,归结为宗教文化与非宗教文化(亦即世俗文化)两部分,“‘世俗’的这个概念,其内容经常是通过同神圣化的宗教相对而言的。”在人的一切现实关系与社会文化总体结构中,宗教虽远离世俗,却绝对没有力量将现实世俗精神抽离与过滤干净,宗教的“心灵”决不能割断与世俗的一切精神联系;世俗现实也不可避免地融渗着一定的宗教精神。所谓“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的说法,某种意义上说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3-14世纪写成于吐鲁番地区的169件回鹘文世俗文书为语言资料,力图比较细致、具体地展现出回鹘文世俗文书语言数词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