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3月2日,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已经敲定,农工党中央《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最终首先提交。由此,今年全国政协的一号提案再次锁定民生议题。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回顾 相似文献
2.
2022年全国“两会”已经胜利闭幕,这是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两会”不仅是汇聚民情民意。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载体,也是共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增进民生福社水平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4.
赵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10
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现强国富民中国梦的根本路径与价值旨归,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6.
2011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世界》2013,(3)
为了考察地区发展的新情况,突出反映民生改善问题,根据“十八大”精神,中国统计学会组织课题组,在原《综合发展指数编制方案》的基础上,调整和补充部分指标,改进为《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编制方案》.测算结果显示,四大区域发展与民生指数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快,发展与民生指数的各分项指数持续提高,2011年31个省(区、市)发展与民生指数比201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2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新的关键节点举行的全国“两会”,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新时代十年新跨越、展望开创未来新局面,任务重大,意义非凡。全国“两会”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重要会议。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大礼包”充满期待: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大礼包”分量十足、诚意满满,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8.
徐士元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8(5):28-3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生观随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回溯改革开放30年民生观的演进历程,结合当代民生的现状,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民生发展时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生发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目标,是发展的高级形态,进入民生发展时代标志着一个国家开始进入现代化的成熟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经历了30年的制度转型和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两个30年,中国需要将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推进到民生发展时代。中国的民生发展时代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包括丰富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1.
12.
1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改善民生提速之年。收入薪酬将提速,5年将实现“倍增”:社会保障将提速,覆盖面、保障标准将明显提高:保障房建设将提速.全国从去年的360万套增至今年的1000万套。“提速”不是说着玩玩的.是要黄金白银作后盾的。这提速那提速,说到底是资金投入的提速。钱从何来? 相似文献
14.
3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做法。未来5年,湖南省将进一步落实就业增收、社会保障、素质提升、全民健康、安居宜居、畅通、安全、解困为内容的民生建设“八大工程”,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增加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足感,既“增收”,又“添福”,过上和谐安康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5.
2014年3月3日,中国的“两会”时间正式开启。代表委员齐聚北京,议国是,献良策,瞩目改革、热议改革,凝心聚力,畅想未来。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两会,适逢我国"十一五"与"十二五"之交汇。在这一交汇点上,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实现了由世界第三到第二的巨大跨越。在经济大幅增长的背后,用工、保障、分配等诸多问题也纷纷呈现出新的动向和需求。用工"荒"、派遣"滥"、工资"被增长"一系列崭新的词汇,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关注。如何认识与破解用工荒?如何规范被滥用的劳务派遣?如何增加劳动者收入,尽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两会之上,人保部、全总、地方官员及企业家代表、委员纷纷就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与探讨:政府引导、立法规范、建立机制、企业力行、多管齐下……站在新起点,展望新五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五年发展蓝图之下,我们的用工会更加充裕,我们的劳务派遣会更加规范,我们的收入也会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2019年新中国迎来建国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注定不平凡。3月的北京沐浴春光,有“声”有“色”,聚焦世界目光,15日,中国“两会”圆满胜利闭幕。国际社会热议“两会”成果:中国政府在内外挑战并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推出积极务实的政策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更高水平的对开开放。15日表决通过的《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为对外开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 相似文献
18.
19.
魏红征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84-89,96
为探析中国社会转型期改善民生的基本内涵、价值理念及价值路径,在对"民生"内涵溯源与梳理的基础上,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转型期改善民生的价值路径展开分析。分析认为:当代中国"民生"不仅具有"民生在勤"和"国计民生"的内涵,还应包含"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和"主权在民"的价值理念;改善民生的价值路径应以追求社会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为出发点,实施"民富国强"的治国理念,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防范陷入"国富民穷"、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转型陷阱。 相似文献
20.
包容性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的自然延伸,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共同发展,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我国积极倡导包容性发展理念,实现包容性发展是中国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民生建设是包容性发展的题中之义,当代中国民生建设中尤其需要倡导包容性发展这一理念,正在实施的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经把"包容性发展"作为新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